将闾葂见季彻曰:“鲁君谓葂也曰:‘请受教。’
辞不获命。既已告矣,未知中否。请尝荐之。
吾谓鲁君曰:‘必服恭俭,拔出公忠之属而无阿私,民孰敢不辑!’”
季彻局局然笑曰:“若夫子之言,于帝王之德,犹螳螂之怒臂以当车轶,则必不胜任矣!
且若是,则其自为处危,
其观台多物, 将往投迹者众。”
将闾葂覷觑然惊曰:“葂也汒若于夫子之所言矣! 虽然,愿先生之言其风也。”
季彻曰:“大圣之治天下也,摇荡民心,
使之成教易俗,举灭其贼心而皆进其独志。
若性之自为,而民不知其所由然。
若然者,岂兄尧、舜之教民溟涬然弟之哉?
欲同乎德而心居矣!”
【解释:鲁国动荡不安,国王急于求贤,召见隐士蒋闾免,说:“请先生赐教。”
蒋闾免推辞。
国王纠缠不放,再三请教。
蒋闾免看见国王有诚意,便大胆鸣放说:“你自己不要奢侈,对下属不要傲慢,带头实行恭俭吧。
干部路线方面,那些在公无私的忠臣,你得提拔他们,可别再任人唯亲啦。
以上两点落实了,百姓谁敢说二话。”
说完了又觉得不太妥当,却又想不起哪句不妥当。
国王再三道谢,还说以后要请他出山来,共济时艰,振兴鲁国。
蒋闾免从王官回家后,拜访隐士季彻,告诉此事,并复述了自己讲过的每句话。
蒋闾免问:“妥当吗,那些话?”
季彻笑弯了腰,说:“先生那些说教,拿去匡正国王,好比螳臂挡车,顶个屁用!
他若听过了你的话,岂不睁眼跳崖。
什么带头实行恭俭?
你是教他示范表演罢了。
什么提拔大公无私的忠臣?
他修建了那么多的办公大楼,想升官的正好表忠心,演无私。
削尖脑袋想钻大楼的家伙是那样多哟,君臣都做假了,鲁国能安定吗?”
蒋闾免惊呆了,说:“免的见识浅薄,听到先生的话,更茫然啦,倒希望你谈个谱谱。”
季彻说:“大圣人坐天下,推动民心向善,
是让百姓建设精神文明,改变歪风陋俗;
是让百姓泯灭残暴意识,树立对自己负责的观念。
做这一切,绝非官方一抓到底,而是有赖民间好自为之,就像人的天性自然流露,自己都说不出为什么会这样。
做到了这一切,大圣人便超过尧爷舜爷,何至于拜尧舜为大哥,颟顸的贬自己为老弟呢。
他同尧舜平起平坐,可以心安理得,毫无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