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26/100
阅读时间 2016.10.2-10.3
ISBN 9787508662510
在书店的时候这本书黄色的封面挺突出的,被它吸引了注意力,“为什么工作”这个标题也让我有拿起来一看的冲动,因为这是我这段时间也在思考的问题。其实本来觉得这也是一本鸡汤,聊胜于无。但是这薄薄的一百页左右的书,竟然看了两天,让我有种吃到鸡肉的感觉(-^O^-)里面关于“自我实现预言”的部分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其实和我们常说的“信则有,不信则无”有一点点的类似,只不过书里面通过一些例子的描述,更加确切地表达一个观点,那就是如果你有一个理念,你的行为就会与这个理念所一致,最终的结果也很大可能符合最初你的预期,于是你越加肯定理念的正确性。但是这个理念真的是正确的吗?
此外,薪酬相关激励制度的影响,也是这本书重要的讨论内容。因为存在“动机排斥”,薪酬的激励可能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作用强大。
究竟你做的是“工作”、“职业”还是“使命”呢?看看别人的观点,同时有自己的思考也是挺不错的。
摘录
对于那些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的人,他们将工作当成事业来经营,并且沉浸其中,尽管并不总是这种状态,但毫无疑问,工作对于他们来说至关重要。对这些人来说,工作中充满挑战,而正是这种挑战性,迫使他们远离舒适和懈怠,不断磨练和提升自我。这些幸运的人认为他们从事的工作充满乐趣,就如同他们做填字游戏和九宫格游戏那样有意思。(引言)
对于为什么工作,盖洛普收集到了各式各样的回答,如同我在前文中所列出的那些原因:工作助力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工作中被上级和同事欣赏和褒扬、工作中他人尊重和赞同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感觉自己所做的工作意义重大、在工作中可以结交好友。(引言)
只有当你给人们提供的是浪费生命的无聊单调的工作时,“你才会再也无法得到优秀的员工”。(P5)
关于人类天性的观点和理论在科学研究中总有一席之地。我们不必担心关于宇宙的理论会改变宇宙本身。星球也并不在乎我们对它们是怎么想的,不在乎关于它们我们有什么理论。但是我们却着实担心我们关于人类天性的理论会改变人类的天性。(P6)
当人们将自己做的事情仅仅当成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来看待的时候,人们很难从工作中获得自主性,也很难从中获取成就感。当人们将工作仅仅看作为了生存必须要做的事情时,人们只在乎报酬,如果其他工作能提供更高的报酬,那么他们随时可能换工作。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退休,也并不鼓励和希望他们的朋友或孩子像他们那样,重蹈他们的覆辙。
当人们将从事的工作视为“职业”时,他们会获取更多的成就感,也会有更多的自主权,甚至会很享受自己的工作。但是他们关注的是自己的提升和进步,认为沿着这一轨迹能不断升职、获取更高的薪酬、找到更好的工作。
当人们将从事的工作视为“使命”时,他们的满意度和成就感是最高的。对这些人来说,工作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他们愿意将自己奉献给工作,工作彰显了他们生存的意义,他们深信自己的工作能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他们也愿意鼓励自己的朋友和孩子从事这类的工作。毫无疑问,当人们将自己的工作视为“使命”时,他们能从工作中获取非常之多。(P15)
很值得玩味的一段话。
其实,你不一定非要在一个救死扶伤的组织内工作,以寻求工作的意义和目标。你只需要找一份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的工作就行。(P21)
不要想当然地认为你已经知道客户的真正需求了,有时候甚至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P23)
任何一项工作,其工作内容可以兼具复杂性和多元性,员工在工作中能不断提高技艺,在工作中能不断获得成长,也能拥有一定的工作自主性。或许最重要的是,当自身的工作对社会有益、能为他人带来幸福时,工作对员工来说便充满意义。(P23)
大家都想找到一份自己喜爱的工作,如果工作本身充满挑战性和成就感,工作中能发挥你的特长,提高你的技能,工作中你有很大的自主性,你感觉自己是团队的一份子,你深受同事的尊重,这些因素都将有助于你喜欢上自己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如果这份工作的目标是有利于社会而且充满意义的,就更能让你爱上你的工作了。
好工作并不是要求具备上述所有的这些积极性的特质,但是一个崇高的目标是最关键和不可或缺的。(P25)
我用这段话对比了一下《住宅改造王》这个节目里的建筑师,全部符合啊!所以他们一定很爱自己的工作了。
毫无疑问,员工对待工作的态度非常重要,但仅靠员工在心理层面将一份索然无味的工作视为充满意义,这是不够的。
用普费弗的话来说,一个好的公司同时
也培养着忠诚度高、向心力强的员工,而忠诚度高、向心力强的员工会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P25.P26)
心理学家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松在著作《积极性》一书中的核心观点是,当人们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状态中时,他们更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具有“更加宽广和具有建设性的与世界互动的方式”。相反,当人们处于一种消极负面的情绪状态中时,他们更容易变得保守,想坐享其成,时时担心出错或把事情弄砸。危险让我们的视野变得更加狭窄。(P29)
其实让我们感动,是因为超出了我们的期待。(P32)
工作的单调无聊是无法用薪酬来弥补的。其实更有可能的是,员工们已经安于并顺从这种生活现状了,工作对于他们来说毫无意义,只是一项苦差事而已。(P39)
在一些考核体系中,学校根据学生们在标准测试中的成绩来对他们的老师进行年度评估并进行薪酬调整,而教学大纲正是为了让学生顺利通过测试而编写的。
标准的测试衍生出标准的教学课程大纲,如果依据学生在测试中的表现,教师可以被评级、学校可以得到基金支持,那么让老师们依照为提高学生测试通过率而编写的详细教学大纲进行教学便是情理之中的事。
许多老师都认为这种体系正在降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这种体系不需要老师们有自己的评判,同时还大大降低了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为提高教学水平而需要的判断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体系的产出物肯定是与“灵巧的表现”完全对立的,这种“去技能化”最大的悲剧结果是:或者枯竭优秀教师的教学热情、教学能量和教学成就感,或者将优秀教师驱逐出教育行业。(P43.P44.P45)
当人们已经有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内在动力时,再给他们以金钱方面的激励,不但没有强化他们原有的好好工作的动力,反而会适得其反,大大削弱原有的工作动力。经济学家布鲁诺·弗雷将之称为“动机排挤”。(P54)
当人们已经有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内在动力时,再给他们以金钱方面的激励,不但没有强化他们原有的好好工作的动力,反而会适得其反,大大削弱原有的工作动力。经济学家布鲁诺弗雷将之称为“动机排挤”。(P54)
当然,这种动机对抗的现象并不经常出现,实际上,尽管有多年的调查证据,我仍然认为我们并没有完全理解这种现象。但是我们从中可以清晰知晓的是:激励措施有时候会转变为一件危险的武器。当然对这一理论持否定态度的人士会说,导致问题产生的并不是激励措施本身,而是因为实施了一些愚笨的激励措施。诚然,确实有一些激励措施是相当愚蠢的。但是还没有哪项激励措施能够聪明到可以替代“人们做正确的事情是因为它本身是正确的事情”这种内在动机的。(P58-59)
书里提到的护理中心家长接送的例子和帮忙搬沙发的例子都很有说明性。
威廉·沙利文:作为一个社会整体,我们总是认为,只要我们创造出一套完善的工作规章制度,辅之以灵活的激励政策,那么即便没有专业人士的诚信工作也无所谓。但事实并非如此。人们做好工作仅仅是处于他们想要做好工作这一内在诚信动机,我们实在找不到更好的替代动机了。我们越依赖外在的激励政策替代诚信工作的内在动因,结果就越陷入恶性循环。(P61)
对发现和发明进行区分是至关重要的,并不仅仅因为它影响人们从中赚多少钱。无论是科学家还是其他人,当人们有所发现时,我们并不会问这项发现是否应该存在。换句话说,尽管发现的内容有时会涉及道德层面,但发现本身并不存在道德维度。相比之下,发明则完全不同,发明的特性是它本身存在道德维度。我们会习惯性地询问它们是否应该存在。我们想知道它们能带来什么好处(提高生活或生命质量),想知道它们存在哪些缺点。我们会争论是否将这些发明应用广泛推广,如果要广泛应用,需要制定何种管理条例。(P66)
在乔纳森海特的《正义之心》一书中阐述道:人们的道德观念并不源于理性和反思,而是源于他们很大程度上自己都并没有意识到的根深蒂固的直觉。也就是说,人们通常相信自己是在对问题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做出的道德判断,是运用理性细审证据和争论、权衡利弊后做出的判断。但事实上,在对具体问题深思熟虑之前,人们便已经确定了自己的道德立场。
一个多世纪以前,马克思借用意识形态这个术语来指代他所说的“虚假意识”。对于马克思来说,意识形态家们不仅通过忽视证据来保护自己的理论,还故意扭曲事实证据来佐证他们已经相信的理论以及受制于所处环境他们愿意相信的理论。(P73.P74)
“自我实现预言”这个词语是1948年由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提出的。他探讨的很多案例都是关于原本无法准确描述世界的理论是如何采取行动最终变为“可描述世界”的理论的。实际上,“自我实现预言”是对一种情境的错误定义,在这种情境下,一种新的行为表现的出现使得原来错误的观点变成正确的。(P77)
意识形态对人们行为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套意识形态渗人人们所处文化中的深度、广度和显著度。如果意识形态只在某个孤立的地方流行,那么它的影响将小得多,并且也更容易被纠正。但如果意识形态渗入社会的各个角落,那么它的影响将会深远得多。(P81)
你对你监视的那些员工的自律能力缺乏信任,你便会给员工强加更多的规则,并对员工实施更严格的监督。如说你认为人们在工作中缺乏追求正确目标的意志,你便会出台各种激励措施来鼓励人们努力将自己的工作做好。但这样做的后果便是,人们原本认为做好自己的工作是本分所在,但现在,各种激励措施的实施严重削弱了这种原有的内在动力,让人们逐渐因为激励机制而工作。(P85)
所以当别的企业有更高的薪水和激励机制时,员工当然就没有留下来的理由了吧。
虽然并不总是如此,但只要人们愿意去找寻,他们经常能在那些鼓励工作的意义和成就感的环境中发现自己、成就自己。因此即使是在前途不明朗的情况下,每一位个体也都能抵制住那种“只要给钱,做什么工作都无所谓”的想法。当我们发现自己用饱含热情而非冷漠的态度积极工作给他人带来福祉时,我们便会要求自己竭尽全力努力工作。(P92)
结尾
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为创造一种值得我们追求的人性来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