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收获:
1、印象笔记不仅仅是用来搭建知识体系,更可以当成是一个生活方式,积沙成塔、把无序变有序、把点和线逐渐变成面和网。
2、用印象笔记搭建知识库的基本步骤:大量收集——分类收纳打标签——应用输出
收集什么?收集一切你觉得有意义的事物、观点、案例,为知识输出和应用提供素材。
如何分类?按主题,按来源,按架构都可以,实在不知道怎么分类,就先不分,等资料多了自然就知道怎么分类了。标签,为的是在需要的时候快速找到你需要的信息。大海捞针很难,但是如果给针打上标签,要找出来就容易多了。
如何输出和应用?我认为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前两步做好的前提下,知识最终是为解决问题服务。
二、想法:知道了印象笔记的好处却没有用起来,原因是我忽略了大象的情绪。
第一次学习《阅读知识库》以后,对自己说:“印象笔记功能这么强大,我要把它用起来。”两个月后的现在,读完了书籍《印象笔记留给你的空间》,再学了一次《阅读知识库》,我依旧对自己说了同样的话。那为什么第一次说了以后并没有把印象笔记用起来呢?愿意有二:
①骑象人看到了用好印象笔记的重要性,大象看到要学习一个工具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大象不愿意投入。
②在简书写读书笔记,大象很开心。比如,每天的阅读量和偶尔的点赞让大象感觉到了自己的被关注,简书的日更挑战赛让大象有成就感。
怎么样让大象开心地接受印象笔记,我想可以这样做:①在印象笔记上写读书笔记,再把写好的笔记复制到简书。③每天做一点点,给大象时间,让大象逐步去适应新的工具。
三、行动
1、在印象笔记建立个人图书馆:整合读书笔记,含文稿、思维导图、九宫格、概念卡、火箭图等
2、尝试在印象笔记写晨间日记。
3、把重要证件保存在印象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