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本人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神 游 天 柱 山
徐民伟
有些风景乍听其名,甚以为异,初观其景又觉平常,但若细细看去,慢慢回味,便可渐渐感触到其妙处,体味到其魅力所在。它不是走马观花就能感悟到的,它需要咀嚼,需要回味,有时甚至还需要在实地寻访的基础上,再来一次深度的神游,你才能真正的走近它,看懂它,才能深切的品味到它那看似平常,实则深厚的特别韵味,天柱山就属于此类。
天柱山又名葛峄山、峄阳山、柱子山、桂子山,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境内。最初听到天柱山的名字,本以为它必是一座高峻挺拔的巨峰,是一座雄壮伟岸的高山,要不然怎么能得到“天柱”之名呢。然而,真正看到它,才发现它既不高峻,也不挺拔,且不说那些高山大岳了,就是与枣庄的其它山峰相比,天柱山也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它高不过百米,远望去甚至尚不足以称之为山,到是称之为丘,似乎更恰切些。然而就是这么一座不起眼的小山丘,不仅得到了“天柱”之名,而且在《峄县志》中还被列在“山川卷”之首;不仅列到“山川卷”之首,甚至连古峄县的县名也是出于此山。《峄县志·山川卷》云:“首列葛峄山,因县之得名此山”,“葛峄山,县东南十五里,县所由于也。下有村落,氶水环之,即禹贡峄阳山,土人又呼柱子山”。是什么原因让这座普通的小山,在古峄县有这么突出的地位,得到如此的高看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实地探访了天柱山。
经过一番察看探究,我觉得天柱山之所以在古峄县受到如此的青睐,是因为它兼有地缘之利,山势之隽,遗存之妙。
说到天柱山的地缘之利,首先是指它的地理位置,它处于峄县城东南十余里,是个离县城不远不近的地方。在古代,就算是步行,也不过用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可谓进退自如,往返极为方便;再则是由于它近临氶水,河水迴绕其旁,浩浩东南而去,山水相依、山水相映,这就为天柱山增添了水的灵秀、河的韵致;三则天柱山周围土地肥沃,土层厚、地势平,向东望去,几乎是一马平川,在山地丘陵居多的古峄县,可以说是难得的膏腴之地。
天柱山的山势之隽,主要体现在其山形的灵巧隽美上。天柱山虽然不高,不是高崖巨峰,但是它平地凸起,一山独立,峭岩巉险,就其山势外形来看,亦蔚为可观。更由于其山上覆土较多,林木繁茂,郁郁葱葱,再加上氶水碧波、映带其旁,这便使天柱山比其它山多了些灵隽的气韵。明朝兵部右侍郎、古峄县名贤贾三近,在其撰写的《天柱山重修佛母塔文笔峰记》一文中,对天柱山的一段描述,最能表现出天柱山的地缘之利、山势之隽,文中写道“峄东南十余里,有天柱。一名桂子山,一名葛峄山,盖县所由名处也,相传峄阳孤桐即此。其山四周峭绝,不与群山伍。灵气蒸蒸,自东海来。北泰岳、邹峄诸山脉,南行至此结聚。有异人向余谈此山,载在图经,为宇内三十二福地,杰然著名,语云:山以小为尊,盖谓此也。登此山绝顶,周览诸方,西北云气郁焕,楼台万家。稍东古柏千霄,殿宇嵯峨,则县治黉宫在焉。东北三峰秀出,为笔架山,此山如宾主相对。山下有氶水迴绕,势如横带。四望烟村,高下绿树参差,平田万顷,近此有余家先陇别业,望之俨然在目前。山上旧有小浮图丈余,名为佛母塔,考旧碣,创自元泰定时,迄今岁久倾废。余念此山为峄望,方谋葺之······”。贾三近不愧为古峄县一代文宗,其文不仅文笔优美、老辣,而且信息量很大。寥寥数语为我们展现了五百年前古峄县的地域风貌。通过此文让我们知道了天柱山被载入“图经”,是宇内三十二福地之一;还让我们知道了,原来“山以小为尊”,真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啊;他还带我们登山远眺,西北望,可见到城内的县衙门和官办的学堂——黉宫,殿宇嵯峨、古柏千霄。四面观览,又见村舍绿树、平田万顷、氶水迴绕,遥与笔架山相对呼应,一派沃土福地的祥和景象。难怪天柱山上会有寺庙,山下会有庙庵,山旁能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地主庄园——黄家大院了,原来这里就是农耕时代的风水宝地,即所谓的福地了。
这里山美,水丰,地肥,是农耕时代的一块难得的福地,正由于此,天柱山上至今留有大佛寺,山下有贞修庵和黄家大院三处文物的遗迹。这些遗迹就是我所要说的,也是让我有所感触的天柱山的遗迹之妙。
大佛寺在天柱山的山顶,始建于元泰定年间。其东北角建有佛母塔,前面所录贾三近《天柱山重修佛母塔文笔峰记》一文,就是为重修此塔所写的。现在寺、塔皆已毁圮,仅有其石基等遗迹尚存。
贞修庵在天柱山的山下,明朝时峄县名贤黄图昌所撰写的《创建贞修庵记》一文中,对此有详细的记述,其文曰:“余弱冠即从先大夫读书天柱山中,山不与群峰伍,屹然独立,称天柱山。云氶水溯峄而东南出山下,山与峄为巽方,文笔又镇诸水,使无斜飞,语一方形盛无最兹天柱山矣。去山足数十武,为孔善人里,善人世有隐德,急于乐施而不责报,人以啧啧称长者。善人有女而夙慧,不苟言笑,茹素好佛,闻诵读经典则能解大意。每与诸姑姊曰:人世浮沤,如清晨棲弱草,惟兹佛性圆明周。恒河沙界,历有千万亿劫无穷期。塗饰铅华,以假为真,五浊恶趣,转转沉沦,吾终不以彼易此。年及笄善人为择配,将委禽焉,而秉志益坚,誓死不回。善人不能强,遂祝发为比丘尼,字曰性训,搆茅屋庵以居。自焚修梵呗,外督农课耕,蚤夜力作,以所积羸余,为诸木石瓦墁之费。阅数载创大殿三盈,以奉观音大士及文殊普贤菩萨。逾年而配殿成,又逾年而千佛阁成,又逾年门楼墙垣,丹垩金碧,巍如焕如,居然名刹矣······”。黄图昌的此文收录于《峄县志·艺文志》中,撰写于明崇祯六年十月,现仅摘录了其文章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主要记述了他与性训关于创建贞修庵的对话,及对性训立志修庵敬佛、普渡众生事迹的赞颂。从其文中我们可以看出,黄图昌与性训是熟识的,对贞修庵的建造过程是了解的。他开篇的第一句就写道“余弱冠即从先大夫读书天柱山中”,“弱冠”一词说明他从年少时就在天柱山中读书,贞修庵就建造在天柱山下。也可以说他亲眼目睹了贞修庵,从初为草庵到建成大殿、建成配殿,又建起千佛阁、建起门楼墙垣、鼓楼钟亭,丹垩金碧,蔚然名刹的全过程。文章虽名为记事,言简意赅,但写得却形象生动,让我们今天读来,不啻于读到了五百年前一个弱小女子,“督农课耕,蚤夜力作,以所积羸余”,经过十数年亦或数十年努力建庵敬佛、普渡众生的故事。阅读黄图昌的撰文,我们还可以得知,贞修庵的创建人是附近大财主孔善人的女儿,法名性训,该女儿自幼聪慧,不苟言笑,茹素好佛,敬心佛事,成年时其父为其择婿婚配,但她笃志敬佛,誓不婚嫁。其父母没有办法,只好任由她祝发为尼,并在天柱山下为她修筑了草庵。虽然这位法名“性训”的女子是所谓的孔善人之女,也许是出身所谓的高门大户,但是仅凭她一家之力修成如此规模宏大的庵寺,恐也绝无可能。不难想象,她不得不四处化缘,“蚤夜力作,以所积羸余”,日积月累,逐渐扩建,其中的艰辛困苦可想而知。然而岁月变幻,世事沧桑,五百年过去了,当年的那座“丹垩金碧,巍如焕如,居然名刹”的贞修庵,也与大佛寺一样,早已是断壁残墙,一片萧索,唯有其残存的几根精美的盘龙石柱,似乎还在诉说着其昔日的繁盛和辉煌。
黄家大院坐落在天柱山东边的天柱山村中,据说最初是由孔姓望族建筑于明朝中期,历经一百余年后转于刘姓家族,至清朝中期被黄家购买,故被称为黄家大院。历经五百余年,不断修缮建造,据有关记载,曾经的黄家大院,长三百余米,宽二百三十米,四进院落。由此可见,作为一处地主的院落,当年的规模何其宏大。现仅存后堂楼,为砖木结构,精致的青砖楼房上下两层,各七大间,是难得的保存完好的地主庄园建筑。从其高超的建造工艺水平,和其精巧的布局结构,让我们能够想象出黄家大院曾经的豪横和气势。
大佛寺、贞修庵、黄家大院,天柱山的三处古迹,虽然或仅存石基、或残垣断壁、或唯余一楼,但它们是时代的影像、历史的风景,通过它们,可以让我们透过岁月的风尘,置身于数百年前的时空,来一次穿越之旅,去与古人对话,去与往昔交流,感触当年的社会风貌,体味曾经的烟火气息,神游那时的山水寺庵、阡陌农田、农家小院、地主庄园,领略那个时代的世事风情,触摸那个时代的生活脉动。这三处遗址的妙处,就在于它们是帮助我们神游的路标,是此地的文化神韵之魂,通过它们的标志和标识,让我们能追寻那些曾经发生过的故事,可触摸那过去的历史心跳,去倾听那久远的历史回声。没有它们,天柱山除了名字之外,便陡然失色,索然无趣。从这个层面说,它们是天柱山风景的价值所在,它们与古代先贤的文章一起,构成了天柱山的文化风景。文物、文章、山水及其连缀起来的故事,让天柱山丰厚起来、灵动起来、鲜活起来,生动起来,古韵悠悠、余味绵长。
天柱山的魅力,在于你一眼看不透它。天柱山的妙处,在于它的地缘之利、山势之隽、遗存之妙。天柱山异常珍贵,天柱山急需妥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