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活的节越来越快,杂事、工作任务好像越来越多,在这个欲望很容易被物化的年代,每天想挤出一些时间来看书,看似难以做到,那是因为你没有将读书这个事放到日常重要的位置上。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在古代读书确实是一件令人感到荣耀值得推崇的事,因为那是改变社会地位的唯一途径。我们现在看古人的那些话,虽然有些夸张,但还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我们的很多见识还是来自书本。
所以,有机会你就放下手中的手机吧,因为书里的知识远远胜过这碎片化浏览;关闭面前的电视和IPAD吧,因为它所能带给你和孩子的益处远远不及书本;暂时停下手头忙不完的事务吧,书本能让你的心灵得到很好的放松按摩。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当我在阅读小说时,我的情绪会跟着书里的故事情节发展出现起伏,好像在跟书里面的人对话,有时候会与书里的主角一起悲伤流量、一起快乐大笑,旁人看见了我那个样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当我阅读科技、哲学、旅游书刊时,我会看到一个崭新的世界展现在我面前,在书里见所未见过事物、去所未去过地方、遇见有趣的人和事、解开生活中未知的迷惑,它让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完善,可以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她的精神发育史。常说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天的我远远未达到这个目标。
苏轼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简书里的签约作家、我们写作训练营的指导老师齐帆齐,她出身贫寒,读书的时候还问同学借书,初三都没有念完,只能辍学到外打工。开过餐饮店,自己创过业,也在服装厂、电子厂工作过。虽然她经历曲折,但是她在任何地方,她始终都坚持做一件事:阅读。她读起书来往往是废寝忘食的状态,同学都觉得她走火入魔了,她却深知自己是乐在其中。然后将身边的人和事、所见所想,一有空就写出来发在qq空间等地方,那些QQ友觉得她写得好,不断鼓励她写。在福建厦门的工厂里学做服装时,每天上班十几个小时直到凌晨两点,每晚十点累了还要吃一次宵夜,然后再继续干活......
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齐帆齐还是坚持看书,读书时光不可少,那时候想得到一本小说都不容易,经常看的是《读者》、《意林》《故事会》等杂志,她默默地想:“坚持读书以后一定会有更多的机会,不至于再干农活了。即便是村妇,我也是一个不一样的村妇,是一个有思想有情怀的村妇”。看书多了,说话和眼界确实不一样。
在服装厂呆了将近十年左右,齐帆齐又辗转来到了温州,在街上卖起了早餐。那个时候摊位的前面刚好是一个书摊,所以她就利用一些空闲时间,经常在那看起了一些文学书籍。她说她看得最多的是路遥、张爱玲、严歌苓、桐华等人的书。
所以现在我们看她的文章风格,能看见那些作家的影子。齐老师通过坚持不懈的读书、写作,成功逆袭,出版了五六本书,月收入从只有两千的打工妹成长为月收入过百万的中国散文作家协会会员,简书知名导师。
拿我自己来说,阅读也改变了许多,遇到问题会积极从各个角度去思考,心境变化大,很少与别人发生冲突了。现在每天晚上八点半,如果没有特别的安排,我们全家放下手里的一切活,集中一起阅读书籍一个小时,这一小时是我们消除疲劳、思想交流的一小时,也是我们慢慢成长的一小时。
记得小时候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也没有手机、电视、报纸等这些多媒体存在,书籍成了寄托灵魂、努力向外伸出触角的好去处,或许是由于环境造成的喜欢书本的秉性吧,对于文学的那份情谊,是任何时候也改变不了的。现在很后悔在学生时代没有好好地利用学校的图书馆,汲取生长的营养,只是学好本专业的知识,没有去拓展其他领域,所幸的是加入了学校的文学社,还有几篇文章变成了铅字,那时看到北岛、海子、舒婷等人写的诗歌,令人耳目一新,大开眼界,他们用一种全新的风格写诗,诗中发出的心声读后振聋发聩,从此我喜欢上了现代朦胧派诗歌。
在多次人生的挫折中,我还能从书本中找到安慰和勇气,对它们产生了特殊的感情 。
它能使我放下对一切冗繁事物纠缠的桎栲,它能在黑夜里给我光明,也能在我的人生路上出现抛锚时给我重启的力量。
有句话说:你读过的书,见过的世面,就像你吃过的饭,虽然一时看不到收获,但时间久了,就会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
傅踢踢说过:我也许一辈子都不会去拉丁美洲,可是马尔克斯、略萨和科塔萨尔笔下那个躁动的、魔幻的、诡谲的、绮丽的世界,却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之中。万一有天我到了,那也不叫旅行,叫返程,返回我想象中的天地。
第一次读博尔赫斯的短篇,尤其《小径分叉的花园》,翻完都傻了,原来小说的结构可以如此精巧。第一次读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愣了半天,原来人类的脑洞可以大到这种程度。第一次读福柯的《疯癫与文明》、《规训与惩罚》,真的很久没回过神来,原来对权力的理解和批判,可以从这种角度展开。他说好多新鲜的知识都是读书得来的。
大家都知道,犹太人是世界上最爱读书的民族,也是最富有的民族。自然他们是优秀的,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犹太人共拿走了20%的化学奖、25%的物理奖、27%的生理与医学奖、41%的经济学奖、12%的诺贝尔文学奖,同时还拿到了1/3以上的普利策奖、1/3以上的奥斯卡奖。而犹太人在世界上的人口只占0.3℅。可见读书的力量有多大。
阅读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不需要太多条件限制,不管你处于社会哪个阶层,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你都可以阅读,尤其是现在有了手机可以方便地阅读电子版书籍,在那短短的约会等人几十分钟时间,你可以拿出书来看;在睡前的十多分钟,在排队等候的几十分钟……在你进入到书中角色中去后,仿佛周围的一切都跟自己无关。
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是什么?有人说是努力工作,为国家作出贡献,拿到了大奖之时;有人说是与大家同甘共苦,战胜难关时;也有人说是与心爱的人在一起旅游度假玩得开心时......
我说上面这些说法都没有错。但对于平凡的我,真正美好的时光,还是拥有一片绿色的树荫,一道阳光,一杯咖啡,一本书,一个闲适的下午,浮生偷得半日闲,静品书中味万千。
每当夜色降临,月色笼罩世界,独坐窗前,捧一本泛黄的线装书,轻轻扭亮一盏小小的台灯,柔和的灯光撒满纸页,一股油墨香沁人心脾。我投身到它的字里行间,指尖在书页中流连忘返。
读书,能带给我心灵一份独一无二的宁静。
和书待在一起的那些日子,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光之一。
最后让我拿一首之前写的小诗《读书时光》来表达阅读的意境:
读书时光
草在结它的籽
风在摇它的叶
阳光照进落地窗
我们坐着不说话
指尖掠过书页
文字飘进心海
忽尔抬头
相视一笑
一切都很美。
(齐帆齐商学院写作训练营第八期第5篇千字文2600 字,指定主题打卡第2篇,累计866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