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是一生的日常,成事是一生的修行,我是冯唐。
《冯唐成事心法》,这节课我们讲讲如何管理贪婪和妒忌。
每次课一开始,我都会说“管理是一生的日常,成事是一生的修行”,其实妒忌和贪婪才是天然的一生的日常。
何为“贪妒”
妒忌,随时都在。长得比我好看的,比如黄晓明,我妒忌;比我有才的,虽然我很难发现谁比我有才,我妒忌;比我年轻的小伙子、小姑娘,我妒忌;比我有经验的老人,我妒忌;比我有女人缘的,我更妒忌……
贪婪就更不要说了。能成事的人、成事的修炼者,通常都会相对能干,都会对很重要的几件事会贪婪,比如说权力、金钱、美色。
有人用一个特别好的对联来评价曾国藩:
“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
“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你想,他自己干了这么多的事,带兵打过仗,在当朝当过京官,又能立德,又能立言,又能立功,过了那么多年还有人记得他。这个其实是大家都想贪图能够实现的。
我过去也是相当有理想,在小学、在初中、在高中,当时也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现在想起来,唉……后来又想用文字打败时间,总以为,能够名垂千古,再后来想逐鹿中原。
当时听李鸿章的诗: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觅封侯。”
他说一万年来,到底谁写历史?我现在想到三千里外去当部级官员。李鸿章写这首诗的时候,是1843年,他只有21岁。
这个说明什么?
就这种贪婪,特别是对于成事的修行者,贪图权、钱、色,贪图立德、立言、立功;能够杀伐战取,攻城略地,开疆拓土;这种是能够带来快感的,是非常自然的,在你的热血里边,在你的骨头里边,也是你做这些事的动力之一。
所以我就说,嫉妒和贪婪是天生的对于成事者的一生的日常,我们如何面对它反而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如何正确管理妒忌和贪婪,才是一生的修行。
管理“贪妒”
我们怎么管理妒忌和贪婪?
我们必须要意识到好东西是稀少的,嫉妒和贪婪是必然的。
再一个层面,就算你得到了这些好东西,而且是非常稀少的好东西,你猜怎么回事?你有可能变得更妒忌和更贪婪。你的心永远有可能更大,更妒忌,更贪婪,那怎么办?
即使你非常了不起,你把成事修得特别好,好东西永远是你得到,得到再得到,即使不停地得到,那这事就OK了吗?其实也不是,你会变得风险非常高。
中国传统里边有句话叫:“笑人无,恨人有。”你如果一直不停地得到,你得到最好的名,最好的钱,最好的色(我就不提谁是最好的色了),那别人会羡慕嫉妒恨你,那你怎么办?
我备这门课的时候,一直在想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答案是:很遗憾,没办法。
我跟我妈——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太太,也经常聊天。我觉得我妈有很大的问题,就这么大岁数了,还有好多的欲望,好多的妒忌,好多的贪婪。我就问她,我说,你已经这么大岁数了,你干嘛还要有这么多的欲望,这么多的贪婪,这么多的妒忌?
然后老太太说:我有欲望,说明我活着。我如果哪天什么都不想了,不妒忌了,不贪婪了,我可能也快死了,你那个时候要多给我想想办法了。哪天你发现我不妒忌了,不贪婪了,可能也就是你快见不着我的时候了。
小到我妈,伟大到曾国藩。曾国藩就真能做到吗?
我读曾国藩,发现曾国藩也做不到。
曾国藩原话是这么说的:
“祸机之发”,灾祸发起;“莫烈于猜忌”,就是因为这种妒忌和猜测;“此古今之通病”,是古往今来大家都一样的;“坏国丧家亡人,皆猜忌之所致”,国家坏了,家破了,人亡了,都是因为猜忌。
“《诗》称”,诗经说;“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就是说如果你不妒忌、不奢求、不贪,那其实怎么样都好;他说, “仆自省生平愆咎”,他反省自己一生错误和后悔的地方,都是出于“忮求”二字,都没有出于妒忌和贪婪,这两个字。
“今已衰耄” 我现在已经老了,已经五十多岁、六十多岁了;“旦夕入地”,也可能明天就去ICU,明天就挂了;“犹自憾拔除不尽”,现在仍然觉得除不尽,除不干净。
“因环观当世之士大夫”,我去周围又看看,除了我之外,别人怎么样;“及高位耇长,果能铲除此二字者”,我看看周围这些所谓的士大夫,看看周围这些比我年岁长的人,和我一样年岁大小的人,真能去掉这两个字;“亦殊不多得也”,其实我看也没有几个。
“忮求二字”,妒忌和贪心这两方面;“盖妾妇、穿窬兼而有之”,就是妇女和小偷都会有(因为他这是封建王朝,他认为妇女比男生差,所以他这么说),但实际上他是说,“忮求二字”所有人都应该有的;他最后就这么说,“自反既不能免此,亦遂怃然愧惧,不复敢道人之短”,他就回首看自己,说我自己都避免不了这些,那我怎么敢说别人妒忌和贪婪?
这是他自醒的一段话。
曾国藩是一个很好强的人,也干过很多事儿,我很少在他的文章里看到说,他说我不行,我没办法,他总总能在一个状态下,挑出一个最佳方案。但是在如何处理妒忌和贪婪这件事儿上,他说没办法。如果没办法,怎么办呢?他是提了这么一些东西:
第一,要努力。努力并不是为了完完全全去掉这些人性,去掉贪婪和妒忌,而是说要守住底线。你可以妒忌,可以贪心,但是你不能害别人。这是一条在妒忌和贪婪处理上的一条底线,不害人。
第二,要宽容。既然你都妒忌,你都贪婪,那对于别人的妒忌和贪婪之心,特别是针对你的,一笑置之,不要批判,换了你也可能这样。
第三,是我加的,就是要适度。我一个朋友,一个很好的作家,名字不提了。我说,你现在疫情期间,你怎么安排时间?他说,我一天醒着,除去吃饭、撒尿、看毛片儿之外,可能有八个小时,我两个小时读书和写作,用另外六个小时妒忌周围人,包括妒忌你。
后来我就想说,偶尔妒忌妒忌,这是人之常情,但是,你光妒忌,只是想,成不了事的,于事无补。要是那样的话,还不如少花点气力在妒忌上,少花点气力在所谓的贪婪上。俯下身段儿就去干就好了,该看书看书,该写作写作,该干事干事。
也就是说妒忌这件事,即使去不掉,也要适度。曾国藩自己也做不到“扫除 净尽”,如果克制不了,至少保证妒忌是不害人的。妒忌是有度的,不是过分的。成事从来难,做个成事的人,一生成就无数更难,其中一个大大的关口,就是咱们讲的妒忌和贪婪。
冯氏秘籍
刚才说了我妈是怎么处理妒忌和贪婪的,曾国藩是怎么处理妒忌和贪婪的,我在今天这课的最后一段,跟各位分享一下我的独门秘籍,我的处理方式。
我必须承认我是有妒忌的,我是有贪婪的,而且好胜心非常强。我自己给自己编过说法,我说我为什么这么好胜,是因为我实在不想把这么美好的世界留给那帮傻逼。但是,这也表现了我在很多时候,会好胜,会妒忌,会贪婪。我找了一个对我管用的方法分享给各位,就是——我实在放不下去的时候,我就去趟重症病房或者去趟墓地。
去重症病房,你会发现,你已经很幸运了,你得到的已经很多了,你能正常地用你的嘴吃饭,用你的下边拉屎撒尿,已经是非常幸福的事儿了。如果你没办法吃,你没办法拉,那是什么样子?你试试三天、四天高烧不退,你会是什么样子?所以看看重症病房,看看那些病人,你会自然地放下。
另外墓地。好多人活在世上,经常忘了一个特别简单的颠扑不破的事实,就是人是要死的。你也会死的,我也会死的,那我们是不是一定在活着的时候要那么多,要了之后干什么?我们不可能永生,没有人能够永生。
所以放不下的时候,我建议你去医院重症病房、去墓地,去逛一逛。
今天讲了如何管理妒忌和贪婪:
首先,没办法;
第二,希望你正确地看待,不要害人;
最后跟大家说的,就是实在放不下的时候,去趟重症病房或者墓地。
冯唐成事心法,每周二、周四晚7点更新。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我聊聊你的思考。也特别欢迎大家点击音频页面的分享按钮,把这一期分享给你的亲人、爱人、或者朋友,甚至你的敌人。
管理是一生的日常,成事是一生的修行,我是冯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