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分享

[玫瑰]父母懂得在这 3件事上,“退一步” 孩子往往更出色。

1、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直以来,还是有相当多的家长,爱孩子少了分理智,忽视了独立动手能力的重要性,把本该孩子做 的事情都揽到自己身上。


怕耽误孩子的学习,家务活全包,甚至穿衣、吃饭 、收拾书包这样的小事也帮孩子做好,舍不得孩子 做家务。 有些孩子甚至到了大学还不会洗袜子,穿一双扔一 双;不知道什么天气应该穿什么衣服,需要打电话问家长……


家长太勤快、做得太多,剥夺了孩子锻炼 动手能力的机会,导致孩子独立自理能力差,还会形成依赖心理,从身体到思维上都渐渐变得懒惰散漫,缺乏责任感。


从心理学上来说,孩子从两到三岁开始就有强烈的 “我要自己做”的欲望,他们会逐渐完成与父母的 “心理分离”。这个时候,对孩子成长最好的方式 ,就是家长少做一点,给孩子多一些做事的机会。 在他力所能及的事情上,学会偷点懒,放手让他自 已做。


2、 孩子遇到难题时

孩子需要的,从来不是家长像“扫雪车”一样,替他扫清成长道路上的一切困难。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上,当孩子遇到难题时,家长不妨懒一点,先评 估一下问题的难度。 在孩子能力范围内、“跳一跳够得着”的,鼓励孩子自己动脑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比如帮孩子检查作业前,让孩子自己先检查一遍,发现错误在哪里; 孩子问问题时,不要马上告诉他答案,让他通过词 典、工具书、网络来找答案;孩子和好朋友闹矛盾 了,问家长该怎么办,家长可以反过来问问孩子的想法,循循善诱,启发他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


让孩子从小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从中培养独 立思考的能力。善于独立思考的孩子,会更自觉。


3、 孩子做选择和决定时

孩子就失去了自主权、选择权,只能按照家长的意志 行动。这违背了一个人格健康发展的规律,所以孩子会感到十分压抑和痛苦。 而且,由于从小就缺乏选择和做决定的机会,孩子不懂得如何做出决策,未来面临重大选择时会迷范无措。


习惯了听话和服从,也将导致他们没有主见。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家长要学 会偷懒,给孩子多一些信任,让他自己去衡量、决定 一些事情。


家长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在适当的时候, 给孩子提供有价值的建议,最终决定权还是交给他自己,当然最终后果也是他自己负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