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时间】
总体践行605日
6.0 践行第95日
亲子践行479日
【日常感悟】
这几日有些写不下去了,不知是因为假期里的浮躁还是心神的不定,平时只要有在学习阅读和反思必然是会有感悟的。但最近沉溺于追剧,似乎一起又回到了原点。回到了以前那个晚睡、又昏天黑地的原点。但每每产生这种想法的时候,我又会想起那本书《活出最乐观的你》一定要持续的“反驳”直至自己回到正轨。
复习:
《活出最乐观的你》
A,Adversity,代表不好的事,逆境;
B,Belief,代表你对这件事的想法,信念;
C,Consequence,代表你依照自己的想法做出的行为,也就是后果;
D,Disputation,代表将负面想法与情绪中断,反驳;
E,Energization,激发,对于正面想法给予激励和加强,形成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正向思考模式。
图片
比如,A-不好的事情:正在备考艺术院校的红红在练习画画,她的父亲突然朝她大吼一声:“喂!已经6点了,你煮饭没有?”
B-想法:红红认为自己只配煮饭。画画这种高雅的艺术,她不配。
C-后果:红红很不开心,做完饭后,老是想着父亲说的话,也不想再去练画画了。
D-反驳:(1)证据:第一,连一个70岁的大爷都可以每天晚上在广场上用水毛笔练书法;
第二,很多人残疾人都可以在街上写粉笔字、画画卖艺,她凭什么不配画画呢?
(2)其他可能性:她父亲可能没有控制住自己的脾气,为了发脾气,拿红红当幌子。
(3)暗示:就算不配又怎样?她也有权利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且她画画的时候很开心、投入。
(4)好处:原本消极的想法让红红放弃了画画,得不偿失。所以,可以选择转移注意,不要这样想。
E-激发:她要更坚持画画,尝试画不同风格的画,通过画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享受自己的人生。
很多人往往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畏首畏尾,画地为牢,还没尽力就低头认输,结局就是越过越低配。
用ABCDE法则长期训练自己的思维方式,可以让我们打破限制性的信念,释放出生命更多的潜能。
人生前期越害怕挑战,越踟蹰不前,后期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心动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悲观的解释风格有三个维度,就是永久性、普遍性和个人化。这种解释风格会带来什么后果呢?悲观的人相信的是,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坏事会永远影响他们的生活,这会使无助感延伸到未来,把好事归因为侥幸,而普遍性让他们认为自己做什么都不行,使得无助感会扩散到生活的各个层面,打击面百分之百。个人化控制你如何看待自己对自己的感觉。悲观的人,总是怪罪自己,把不是自己的过失看作是自己的错。而乐观的人正好相反,他们觉得坏事的原因是暂时的,是特定的原因,这就限制了无助的时间和影响范围,而把好事归因为自己的人格特质这些永久性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