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理说办了苏州园林卡和休闲年卡,只要有时间,随时可以刷卡逛园林,但是近三年因为口罩病,逛园林变得有些奢侈。今天之所以去了,是题目所说的“顺便”。
夫妻俩乘地铁去苏州市里,目的是换药。手术将近一个月了,伤口还是敞开式的,里面塞了药棉,药棉经常更换,从厚实的逐渐换成薄片,寄希望凹陷处的肉自己长满长好。过程极其漫长,还需一段时间。
换过药棉,才9点半。这阶段的苏城,天气晴好,温度适宜,正是出游的好时机,倪先生建议去园林逛逛。去哪?留园。
留园,全国四大名园之一。
留园为中国大型古典私家园林, 占地面积23300平方米,代表清代风格,园以建筑艺术著称,厅堂宏敞华丽,庭院富有变化,整个园林采用不规则布局形式,使园林建筑与山、水、石相融合而呈天然之趣。利用云墙和建筑群把园林划分为中、东、北、西四个不同的景区。留园内亭馆楼榭高低参差,曲廊蜿蜒相续有七百米之多,颇有步移景换之妙。建筑物约占园总面积四分之一。建筑结构式样代表清代风格,在不大的范围内造就了众多而各有特性的建筑,处处显示了咫尺山林、小中见大的造园艺术手法。
古人比较低调,留园的外观普通朴实,像寻常人家。进去一看,始见真面目,叹为观止。
留园的前主人刘恕,喜好法书名画,将自己撰写的文章和古人法帖勒石嵌砌在园中廊壁,所以留园多书条石;刘恕也爱石,治园时,他搜寻了十二名峰移入园内,并撰文多篇,记寻石经过,抒仰石之情。因了这一些,留园就比别的园林多一份书卷气。
我边看边想,要是雅庭姐一起来多好,她最喜欢观赏古人的书法作品了。
留园有十八景,古木交柯是为一景。据说最早种的古柏和女贞,交相融合,寓意祥瑞。它们的身影与白墙辉映,成了一幅天然的国画。
在亭台楼阁假山间兜兜转转,突然看到“别有天”。门口极为普通,且掩映在角落里,若不注意很容易错过。我是因了“别有洞天”,觉得此处少个洞字,有些奇怪,张头探脑,就发现了这个不规则门洞里藏着美景。
缘溪行。园子里有条溪流,七曲八弯,沿小溪行走,可见鱼鸟树木花草,心旷神怡。
活泼泼地。“窗外鱼鸟活泼自在,屋内经典满床。此地为缘溪行入口,表现了园主对桃花源式隐居生活的向往。”
留园是由中、东、西、北四个景区组成,每个景区各有特色。从一个园子里出来,不期然又踏进另一个园子,气象万千,风景各异。
小蓬莱边的池塘里,荷叶还是青绿色。阴凉处坐一会,看看野眼发个呆。
移步换景,处处是景。
留园三峰,冠云峰居中,瑞云峰、岫云峰屏立左右。冠云峰高6.5米,相传为宋代花石纲遗物,系江南园林巾最高大的一块湖石。峰石之前为浣云沼,周围建有冠云楼、冠云亭、冠云台、伫云庵等,均为赏石之所。
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瑞云峰被移入织造成府行宫(今苏州第十中学)。
“清泉洗心,白云怡意”。特别钟情这八个字,每次去留园,总要面对它看上几眼,拍个照。今天还在它旁边的亭子里坐了一会。
倪先生给我拍照。这阶段面色萎黄,不上镜。
上图的“五峰仙馆”,里面华丽丽的,全是楠木啊!
庐山五老峰,层层叠叠,错落有致。
出口处,有周思梅、杨玉如书画展。前者是苏州女书画家,后者为台湾书法家,两人是好友,合作展出。
结束留园的游览,正是午餐时间,夫妻俩吃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