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半的小妞,从会说话开始就很会用语言表达“谢谢”,这一点,连我这个妈妈都觉得这方面还不如小妞做得好。
平时给她端饭递水,她会说“谢谢妈妈”,上班回家带给她美味的蛋糕,她会说“谢谢妈妈”,甚至连一些我觉得很平常的小事,她都会准确表达出来。
昨天她和姐姐要坐在门口阳光里读书,一开始她搬了一个高点的凳子,坐了一会不舒服,拿回来说要换一个,我顺嘴说:你坐这个矮点的吧。她就很顺溜地接过话来感谢:“谢谢妈妈帮我选择。”
姐姐把妈妈切好的两份芒果拿给她一份,她会说:谢谢姐姐帮我拿过来!谢谢妈妈给我切芒果!
姐姐开心笑着说:朵朵真有礼貌!小嘴巴真甜!
我想,也正是这样的正向激励,才促使她更加熟练运用感谢这一法宝吧?
才开始听《正面管教》一书,里面说到,把感激表达出来,被感激的人会继续做那些被你感激的事。
姐姐是一个不大爱表达的孩子,真是一母两女各不同,天赋如此?但是在妹妹多次的示范带动下,她也会跟着妹妹说一声:谢谢妈妈!有点害羞。
但是,这是多好的改变啊!我赶紧回应:妈妈爱你们哦!
姐姐参加英语阅读营,要求每天读英语半小时,一个月了还需要妈妈每天督促:读了吗?终于有一天妈妈问的时候,她自信回答:你自己看看!于是我看手机公众号,显示已经读了40多分钟了。于是伸了个大拇指给她。
小妞赶紧说:姐姐会主动读英语了,你真棒!姐姐被三岁的妹妹夸得不好意思起来,说:咱俩一起读吧!
里面有一个听音识图片和单词的环节,很好玩,妹妹听到就想去蹭学,但是姐姐老嫌她耽误事儿。这会看妹妹表扬自己,投桃报李,主动拉着妹妹学英语单词去了。
我被小妞的这种敏感意识和准确表达震动,看到了赞赏和感激带来的正向效果。真好。
晚上小妞玩“幼儿园”游戏,想起幼儿园了。疫情原因,幼儿园不开学,她几个月没见到老师和小朋友们了。她想给林林老师视频。鉴于晚上九点半了,而林林老师还有一个不到一岁的宝宝,我怕打扰老师,就说你语音留言吧,老师会听到的。于是她奶声奶气地表达了对林林老师的思念和爱。老师一时没回复,我也忘了这事,专心陪小妞玩游戏。
第二天上午发现林林老师昨晚十点多回复了,说她也很想念朵朵,快开学啦,很快会见到的。然后说朵朵在幼儿园是个乖宝宝,老师说的都能做到,还很会安抚小朋友,很善良,很会表达,是老师的小帮手,经常受到表扬,她很喜欢朵朵,等等。
说实话我这个妈妈不很称职,因为工作忙,朵朵上了半年幼儿园我接的次数屈指可数,和老师的交流很有限,只能从她回家说起的只言片语来了解她的幼儿园生活。这次林林老师说的话让我对她在幼儿园的表现有个了解,还是很欣喜的。
想起朵朵善于表达,我为什么不能学一学孩子呢?于是我给林林老师回复了一段话,真诚表达了对她喜欢朵朵、关爱朵朵的谢意。林林老师很快回复说,我的话让她今天的心情和今天的阳光一样灿烂。并表示这是老师的本职,她会把班里的孩子们跟自己的宝宝一样疼爱。并说朵朵特别有礼貌,小嘴巴很会表达,动手能力也很强,是班里小朋友的榜样。还赞扬和感谢我们教育出这么好的孩子,真是教育有方。我满心惭愧,但也是“心情和阳光一样灿烂”。
这次和林林老师的交流让我很受启发。一是感激要表达出来,你不说,别人真的不知道。二是互相的感激和赞赏,会生发出更大的正向激励,会让以后的关系更融洽,发展更顺利。
何乐而不为呢?请大声、准确地表达出你对别人的感激和赞赏吧!你会发现,天地都为之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