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中国文化精神魅力

东方中国文化精神魅力

时空中的生活美学

中国的阴阳合历,节气分成二十四个。《诗经》里《豳风·七月》说:“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文中提到了庄园中的生活和相应的仪式与典礼,让我们可以理解一年四季的时序流转及其与人、事之间的密切关系。

中国历法是阴阳合历,年度是太阳年,就是以太阳的运行为周期的,岁实一年为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这是一年。

然后太阴年,一月朔策二十九又二分之一日,十二个月份加起来,比太阳年稍微短一点,于是阴阳合历,兼顾了一年季节的安排。

以满月当作月半,以月光还没出现当作每个月的第一日,以月光完全看不见当作这个月的最后一日。所以中国的历法当中,考虑到了太阳和月亮运行的周期。

二十四节气,是按照太阳年的长度分成十二个节和十二个气,这种农民历的安排至今还在使用。

二十四节气的顺序: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个节气包括了四项原则。

第一个是季节变化。比如说立春、春分、立夏、夏至 、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很好记,八个。

第二个是气温的变化,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这五个是关于气温变化。

第三个是降水量的变化,因为农业社会特别重视降水量,所以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这是关于降水量的七个节气。

第四个是关于物候现象或者农活的更替的,比如说惊蛰、清明、小满、芒种。二十四节气都有它的道理。

农业中国有几个重要的节日,成为一年当中的几个大关口。

第一个关口,是春季过后的第一个收获的时节。春季过去以后,第一次从地里边收到庄稼的时节——五月端午,这就是端午节。

在华中以南,这是收获第一次农作物的时间,主要是蔬菜瓜果,在北方则是收冬天下种的麦子。

第二个关口,八月十五月圆之时。因为全国各地正处在秋收之际,而且因为空气干燥、没有水气的遮蔽,所以秋天的月色特别明亮。在收获的时节,一家人经历了漫长的劳作以后,在一个凉爽的月夜,可以愉快地团聚,这就是中秋节。

第三个关口,是农历的十二月,“腊月”。腊是古代一年的开始,因为到了这个时候,以政府立场而言,下一年度的收入大概可以准确地估算出来了。在这个时候也可以编制下一年度的预算、结算这一年的收获,这相当于今天我们说的会计年度的起点,这就是腊月的意义所在。

然后冬至,也就是相当于公历圣诞节前后的那个时候。以太阳年而论,这是昼日最短的一日,是太阳走到最靠南回归线的时候,农作物基本上已经收获了,田地也已经清理干净了,该卖的卖、该买的买,再过一个多月就是新年了。所以冬至既是收获的时节,也是一年忙碌过后,可以喘气的时候。

再就是阴阳合历年度的第一个月的第一天,也就是所谓的新年,也叫作“新正”。大部分地区新年正是田野休息、农夫们也在休息的唯一时间,所以端午、中秋、新年都是一家人团聚的时候,在外面工作的孩子回到家里边,在田地里工作的家人有机会品尝自己辛苦耕耘的成果。

唐朝有一个诗人叫司空图,司空图写过一本书叫《二十四诗品》。他认为诗都写什么呢,无非是写沉着、清奇、悲慨种种的这种诗品,但他描述这个诗品的时候,他所用的方法不是说描写什么叫“悲慨”,而是用了一副自然的景象来描述什么叫“悲慨”。

比如说我念一下,他说什么叫悲慨:“大风卷水,林木为摧。适苦欲死,招憩不来。百岁如流,富贵冷灰。大道日丧,若为雄才。壮士拂剑,浩然弥哀。萧萧落叶,漏雨苍苔。”你看,你在诗里边只要出现了这些“漏雨苍苔”“萧萧落叶”这样的东西,你不用问,这诗一定写的是悲慨的感觉。这就能够让我们看到中国人对于艺术和自然之间的联系。

苏东坡说中国人写诗,叫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里边“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幅画面就出来了。

每一幅画当中也都有诗的意境在,他说你看中国人的画,你不能像西方那么看,为什么呢?你比如说西方人画《蒙娜丽莎》,画《最后的晚餐》,他讲究透视、讲究远近效果、讲究立体感,但是看中国人的画,你要进入画中去看。

当你把自己想象成画中的一个人物的时候,周围的那些东西都变得特别和谐灵动。你比如说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包括《韩熙载夜宴图》,包括《富春山居图》,全是这个逻辑,你看《富春山居图》的时候,你要想象自己坐着小船,从那个江上漂过去,然后看两边景致的展开。这就是中国人对于艺术和生活美学之间的联系。

你作为一个中国人,你要拥有时空中的生活美学。

中国人怎么看待天地人神

中国的远古传说是怎么来的。对于所有的中国人来讲,最重要的两个远古传说就是盘古开天地和女娲造人。这两件事对我们意义重大,因为这代表着我们整个民族的性格。

曾经有一个汉学家,就给别人讲中国的故事,他说你看中国人,夸父追日,那个太阳在那儿跑,然后夸父就追,追追追,追到最后累死了。然后后羿射日、愚公移山,这么多这些故事,说明什么呢?这西方人听了听不懂,说中国人怎么这么笨,太阳还能追?很可笑!

然后这个汉学家讲,说你们看明白没,中国人从来不服输。中国人面前有一座山,把它搬走;太阳晒我们晒得厉害,拿箭把它射下来。中国人的生存能力真是强。

在中国的传说当中认为,在没有天地以前宇宙是一团混沌,然后混沌的形状就如一个巨大的圆卵,圆卵突然裂开,其中坐了一个盘古,他举手将轻清的空气往上推,成为天空,将重浊的物质往下压,就成了地面。

这个跟亚里士多德所思考的是一样的,就是我们说上面叫以太,月上区叫以太,月下区就都往地心沉。然后盘古的骨骼成为山岭,血脉成为河流,毛发成为草木,于是世界出现了。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所以中国老庄说“无为有之母”,以及混沌是最原始的形态,与这个说法是互相符合的。

女娲这个角色不仅是人类的创造者,也是宇宙的整顿者。女娲两件事,一个事是女娲造人,一个事是女娲补天,所以女娲造人,她是人类的创造者;补天,是宇宙的整顿者。水神共工发怒叫“头触不周山”,拿头去撞那个撑着整个宇宙的那个大柱子,撞倒了以后洪水泛滥,女娲烧炼地上的彩石,补了这个天上的缺口,其中漏了一块就是贾宝玉。

大水泛滥的时候,女娲又用炼灰堵上了泛滥各处的洪水。所以从这个方面看,女娲的力量是地的一面,与天对立而相辅。女娲虽然有如此神力,然而女娲并不是统治宇宙的神祇,她不是上帝,而只是代表一个力量,母性和大地的力量。

与她相对的,应当是上天和男性的力量。战国汉代的石刻里边,经常见到伏羲和女娲的图,两者都是人面蛇形,然后两尾交缠象征着交配,他们二人手中一个手持圆规,一个手持矩尺,可能就是天圆地方的象征。

女娲造人和补天,只是象征着母性的原创力,人是母性的力量所造就的,所以女娲所代表的是母性和大地的力量。中国人崇拜的是天和地,而不是有一个造物主,他来控制着所有人类的生命。所以这是我们说,通过盘古开天和女娲造人,我们能够知道,中国人是特别讲究阴阳调和的。你就看伏羲和女娲的那个造型,就是阴阳调和。

东方中国文化精神魅力

阴阳五行意义

八卦的那个图,一个圆圈,中间分成黑鱼和白鱼那样的感觉?这幅图有一个细节,从圆心出发放出去一根半径,这个半径绕着这个圆随便转,你不会发现这个半径有一个地方是全白或者全黑,就是任何一根圆心发出去的半径,都是有白有黑,它一定是阴阳调和的。所以中国人讲叫“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于是慢慢地构造出了中国人的五行生态,就是金、木、水、火、土。

在中国的五行之内有相生相克的观念,这些概念要让我们的孩子们知道。比如说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这叫相生。

什么叫金生水?你把一块金属烧化了,它就变成水了,所以金生水。但是我也听过另外一种说法,你比如说你拿一把刀放在野外,你第二天早上去看,你发现那个刀上会有很多的水——冷凝现象,出现很多水,所以有人认为金能生水。这是两种不同的说法。

水生木,你给花浇水,给树浇水,树就慢慢长起来,水生木。然后木生火,你把木头劈了烧,能着出火来。火生土,烧完了以后剩下的渣,你没发现都是土吗?土生金,在土里边可以淘出金属来。这是相生的关系。

还有相克的系统。你看拿金属的斧子,可以砍木头,金克木。然后木克土,水土流失,这个土要走,种一棵树就把它固定在这儿了,所以木克土。土克水,水冲过来了,拿土可以掩它,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然后水克火,火烧起来了,用水一浇,可以浇灭。最后火克金,就是金属再硬拿火一烧,烧化了。所以整个的五行的观念正同阴阳的观念一样,指出人类生活中的各种因素必须在平衡之中找到调和之道。

了解了五行的相生相克之后,你要知道中国人为什么这么重视五行。因为五行观念正如同阴阳的观念一样,指出人类生活之中的各种因素必须在平衡之中找到调和之道。失去了平衡,维生的资源不仅不能够有助于生存,反而可能妨害生存的环境。

中国古代,皇权是非常至上的。即便如此,董仲舒还发明出了一套“天人感应论”,就是古代的大臣们可以用天人感应的说法来制约皇权。这就是我们认为相生相克,都要彼此相互地克制、有节制的重要的理论依据。

中国古人讲“天、地、人”三才,人和天地一样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所以人的行为尤其是集体的行为,会对天和地都造成相应的影响。人从来不是附庸于天地,人和天地是可以对话、交流、互动的,是同样重要的。

中国人的神鬼传说和文学作品

第一类是关于天的故事,与天有关的故事,最动人就是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天上突然之间出现了十个太阳,过去中国人讲说,一个太阳里边住着一个金乌,有一天这十个金乌同时出来,然后满天十个太阳,晒得大地上已经焦渴不堪,然后缺水,老百姓活不下去了。

大英雄后羿出来,然后拿着箭开始射,一箭一个,九个太阳都射掉了。剩了一个,大家求饶说别射了,再射咱一个太阳都没有了,所以后羿就没有射它。射完了九个太阳以后,后羿居功自傲,因为他自己特别喜欢射箭,没事每天就在这个荒野里边射箭,射各种动物,被他射死的动物太多了。

后来后羿还找到了王母娘娘,获得了长生不老药。如果他吃了长生不老药以后,全天下的动物几乎都要被他射光了。因为他是一个神箭手,而且还长生不老。这时候他的妻子嫦娥,就偷了他的这个灵药,偷完灵药以后就开始飞升,升到天上住在月亮上的广寒宫里边,这就是我们说“嫦娥应悔偷灵药”这句话的来源。

还有牛郎织女的故事。玉皇大帝让牛郎织女在一起生活以后,发现他们两个一天到晚地不干活,日子过得越来越幸福甜蜜,整天就是男欢女爱。所以玉皇大帝很生气,用一个银河把他们分割开。后来跟喜鹊讲说,你去告诉他们,每七天可以会面一次,结果喜鹊把话传错了,喜鹊传话传成了七月七号能会面一次,变成了每年只能会面一次,由喜鹊搭成一个鹊桥,让牛郎和织女在天上会面。

你会发现中国人关于爱情的所有的故事当中都有一个父权的形象出现,就像这样的玉皇大帝,蛮横不讲理,所以我们的爱情故事,基本上都充满着对于父权和君权的批评,同时悲剧色彩是非常浓厚的。

还有关于地的故事。关于地的故事,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大禹治水的故事。大禹的父亲叫鲧,鲧是给舜负责治理水患的,结果鲧的办法是走哪儿都堵,哪儿有水过来就堵,越堵这个洪水泛滥得越厉害。所以中国自古就讲“堵和疏”,鲧用的就是堵的方法,结果到最后不行,鲧被舜杀头了。

杀了头以后,他的儿子禹继承这个事,然后接着搞。禹的办法就是疏通,不断地疏通。其中有一段是神话的,就是当这个禹发现有一个地方疏通不了的时候,他就自己变身成为了一头大熊,然后用大熊的这个神力把不通的那个地方打开,这时候他的妻子恰好来看他,一看到大禹发现是一头大熊,又惊又怖,然后赶紧回家。所以大禹才三过家门而不入,因为他跟他妻子之间产生了这样的、就是恐怖的场景。

李冰父子修都江堰的时候也有一个故事。发现当李冰没法控制住都江堰的水势的时候,因为水里头的那个龙王化身为一头水牛在那作怪,然后李冰又跳到水里边,化身成另外一头水牛,然后大家说不知道该帮谁,因为两头都是水牛,不知道哪个是李冰化身的。然后李冰就说,身上有官印的那个就是,因为我是皇帝派来的,所以身上有官印。有官印的一头水牛,打败了那个龙王的水牛,然后才把都江堰整个修好。而且李冰的儿子就是我们今天所祭祀的那个二郎神,就他所用的那个三尖两刃刀,其实是当时兴修水利的时候非常重要的一把铲子。

老百姓在谈论这些为人民造福的这些英雄的时候,都要借助神力,就到最后你发现他们都是化身为一个巨大的动物,然后借助了神力才解决了这个巨大的困难和问题。这从另外一个侧面也说明,人们对于这些为老百姓造福的、兴修水利的人是非常怀念并且感恩的。这是天、人和地的故事。

还包括很多龙蛇的传说。中国有龙、有蛟,蛟和龙其实是两种不同的动物,我们想象中的两种不同的动物。龙和蛇会有很多传说,像白蛇就有《白蛇传》。你发现在中国古代的传说当中,包括很多民间的习惯当中,蛇都是吉祥的代表。有的传统家庭会每年过节的时候,都会拿几枚鸡蛋去给那个蛇拜一拜,然后这个祭祀一下这个家神。因为蛇代表着守护,让你们家能够吉祥如意,所以家里有蛇其实可能是一件好事。

民间传说里边还包括狐狸精、鬼魂投胎的事情。说到这个投胎这件事很有意思,中国古人特别会开解自己,他说你跟你的孩子别生气,为啥呢?

这个孩子投胎的时候无非四种情况,?报恩的、报仇的、讨债的、还债的。无论你是报恩、报仇、讨债还是还债,你发现你内心都很淡定:孩子表现不好,讨债鬼,我上辈子欠他;孩子表现得很好,报恩的,这很好。

中国古代有这么多这种传说,这些传说当中你会看到中国人所崇尚的是什么呢?基本上包含的要素就是公道、正义、爱情、感恩、公平,基本上就是这些。

?所以勤劳、勇敢、善良的中国人的人格是怎么塑造出来的,其实往往不是因为读书。因为中国过去的受教育的程度是很低的,我们就是通过这样口耳相传的神话故事,一代一代地传递到我们的下一代。

我们的孩子在长大的过程当中,老人也会跟他讲这样的故事,然后慢慢地去塑造一个民族的性格。

东方中国文化精神魅力

多元互动的秩序

多元互动的秩序就是讲到五行的重要性。有一次在杭州西湖南山路上喝一个茶,在一个小茶室里边往那儿一坐,一个女士给他泡茶,你就发现那么小小的一间茶室,有水,然后有陶制的小火炉,然后有竹子制的那种舀茶的茶器,然后有火烧着小火炉去烧那些水,还挂着一个风铃,风一吹过来叮当作响。他说好高级。为什么?这么一间小小的茶室五行俱全,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都具备。这就是讲究,这就是喝茶的时候你需要五行齐备。

五行不但影响到建筑格局的布置,五行还影响到中医。中医,你要不懂五行,你没法给人做配伍。我们说木、火、土、金、水分别对应的就是肝、心、脾、肺、肾,这是分别对应的。然后还要对应五种不同的感觉,叫温、热、平、凉、寒,这都是跟五行有关的。再到味觉上叫甜、酸、苦、辣、咸,一一对应下来的。

家常饭菜确实也有四菜一汤、水陆荤素平均分配的习惯。中国人很讲究平衡——水陆荤素、四菜一汤,在比较正式的宴席上,最起码是两套四菜一汤。你看,四菜一汤,五行。或者扩大为四热炒、四大菜,也就是八菜一汤,凡此可以不断扩大为宴席。除食料的水陆荤素分配以外,还要加上蒸、煮、炒、爆等不同的烹饪方法的考量,也就是我们在做一桌菜的时候,我们要考虑的是五行是不是都在这里边?这是不是足够和谐、相互制约、保持中庸之道?

无论医疗、针灸、烹饪,中国文化都根据四分、五分、种种多元因素或成分之间的彼此互动、互相补助发展为复杂的动态系统。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处处体现如此多元互动的变化。

这是中国文化特具的宇宙观和生活态度,一种与世界别处文化迥然不同的观念和态度。

永远变化中的宇宙观

中国人认为这个宇宙是永远变化当中的,这个从哪儿能够反映得出来呢?从八卦当中就能够看得出来。八卦里边有阴爻、阳爻。阳爻就是一根直直的直线,阴爻就是两根短线连在一起。然后这时候你会发现有八个方向,八个方向分别是什么呢?叫“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

中国古代的先民那个时候是非常无助的,每天被周围的那些洪水猛兽骚扰,觉得生活简直是不知道方向在哪儿,然后他们就试图找到规律,找到规律就能够更好地生存。就观察、分类,把各种各样的东西分成一摊、分成一类。你比如说天这是一大类,地是一大类,水是一大类,风是一大类,雷是一大类,那个沼泽这是一大类,等等。

归为八大类,这八大类里边是有两两对应的关系的。你比如说单纯的乾代表男子,就是家里的长男,这是阳气最重的,叫单纯的乾,代表男子。单纯的坤就是三个都是阴爻的,单纯的坤代表女子。除了乾坤这一对对应之外,还有山和泽。山就是艮卦,这个泽是兑卦,你想,有山就有泽,有高处就有低处。然后风和雷就是巽卦和震卦,刮风和打雷。然后水和火,水是坎卦,火是离卦。这四对都是两分的对立。

阴阳是要配合与协调才能达成统一的。水火既可以互济,也可以互克,我们叫水火既济,但是水火又相克。风雷也是对设的,雷是从地而起,风是从上而下。请大家想象一下,在广大的草原上气候剧变、狂风从上面刮下来时,会有一声霹雳,好像上下对抗的感觉一样。这都是中国古人所观察到的东西。然后风雷并起之时就会大雨疾降,又是一个冲突与互济。山是高耸壮伟的,泽是山下面很宽广的基础,没有泽的低平就无法显示山的高耸,没有高高耸立的山,泽也无法聚集那么多山上流下来的雪水。

这四对相反相成的因素,还可以继续组合成无穷的变化。所以这就是中国古代人用二进制的方法所打造出来的一套归纳体系,把整个??世界都能够分成阴、阳,都能够分成乾、坤、坎、离、巽、兑这样的卦象。

八卦的排列组合最后可以导致三百八十四项形势,呈现相应的个别变化。然后再进一步,如果把上面八个卦当中的两个卦叠在一起,就有六层的长线或者短线,也就是我们说的六层的爻,那么总数就有六十四个卦象,这就是一个更大的分类群体。

从八卦当中能够学到些什么

最起码你能够学到的是为人处世的态度和哲学思想。八卦里边讲“易”,有三层含义,一层就是《周易》本意,《周易》的这个本来的意思。还有一层叫“变易”,就是总是在变化不断的。还有一层“不易”,就有些东西是不变的。

最重要的一条,中国人基本都能接受的,叫作“物极必反”。你比如说乾卦,乾卦是特别阳刚的一卦,然后这里边呢,在九五这一卦上的时候,是“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你会发现这个人已经到了鼎盛的时期了,但是当你到了鼎盛的时期以后,你会慢慢再往前发展。一个事物都是从没有到鼎盛再到衰落的过程,再接下来变成“亢龙有悔”了,然后亢龙有悔之后,最后的建议是你要“见群龙无首,吉”,就是不要去充老大,不要冲在最前面。把权力分散出去是有好处的,这就是我们说乾卦也是一个变化的卦。

还有一个成语,叫“剥极必复”,因为在所有的卦象当中的第二十三卦,因为一共不是六十四卦,二十三卦叫剥挂,这个剥卦是一个非常凶险的卦,因为阳的力量已经几乎没有了,就是阳爻已经几乎没有了,整个卦象显示阴的力量非常强势,每一步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剥卦代表的是失落,山也塌了,地基也不稳,可是坏到了尽头处却是转机所在。因为已经不能再坏了,有可以再起的机会。所以君子作为有用的人,这时候不能够放弃或者沮丧,必须在此寻找机会,坚持以正道进行,下一步才可以转为复卦,就是剥极必复就这个道理。

最后在“上九”的阶层是,最后一卦的总结。君子已经有车可用,就可以继续往前进行,不会困于原处。一步一步失败的最后是继续前进,这一卦的用意也正好是乾卦的反面,警戒世人最不幸的情况却可能是转好的机会,这就是剥极必复。!

从周易八卦所延伸出来的堪舆之学、奇门遁甲、河图洛书这些东西,看风水、种种预言的东西,不叫作伪科学,应叫“前科学”。

“前科学”就是很早以前人们所尽量地追求的那个科学。你比如说看风水这件事,为什么有时候要面南背北是对的呢?因为你在中国北方这样大片的土地上,北风吹起来是很冷的,所以你面南背北盖房子的时候呢,就能抵御背后的寒风,这时候整个房子就会温暖很多,这是非常正常的地理学的一个现象。所以你研究中国古代的堪舆之学、研究这些风水这些东西,你会发现它基本上都有一些科学的依据。

五行、阴阳、八卦,给中国人的价值观和宇宙观带来最大的影响,就是我们要学会戒慎恐惧,就是不要太嚣张,凡事物极必反,就不要去追求一个极致,你做事给自己留点退路。

其实这个跟美国马克思·韦伯说美国叫“新教伦理”,说所有的人都要感恩上帝,是上帝给了你机会,上帝给了你这样的支持和福报,所以你必须得管好你的举止。如果你的举止不得当、你做了很多坏事的话,你这个地方的财富、和平都会被剥夺走,所以这是有相通之处的。

新教伦理所要求之下的这些教徒们在工作的时候,他是为了荣耀上帝,是为了让上帝能够看到自己的努力,他是有节制的。所以中国古代的传统哲学,所带给我们的戒慎恐惧的精神,就反映在我们是怎么看待自然界的、我们是怎么看待五行和八卦这些东西。

《道德经》当中的十句话

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第二句:“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相对的,一切东西都是相对的。你觉得这个杯子高不高,那你要看它跟谁比,他要跟一张纸比起来它很高了,要跟这房子比起来就矮了。

“治大国若烹小鲜。”这是第三句。就你烹小鲜是干什么?小鱼,小小的鱼放在锅里边,你去烹调它,你能乱翻吗?拿个锅铲使劲翻,翻一翻变成鱼酱了,它就不好吃了。所以治大国如烹小鲜,核心含义:别折腾,不要整天翻。

第四句叫:“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塞翁失马》的那个非常充满智慧的故事。中国人信这个,所以祸福相依的这个原理。

第五句叫:“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什么事都是一步一步做起来的,一点一点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第六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我们作为一个人,你的德性向地学习。为什么学地呢?“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就是老天爷不会有私心,我罩着谁,我不罩着谁,不会。地也不会说,你是个好人,我就托着你,你是个坏人,我就给你地震。不会。所以“天地有大德”就在这儿,所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天是按照道德规律来的,道怎么来的?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有很多种解释,我听过很多人都是不同的解释,有人说什么叫道法自然?有所自而有所然。“有所自而有所然”是什么呢?因果。这道法就是因果的关系。也有人说道法自然就是它就这样,道法本来就是这个样子,这都说得通,所以大家可以慢慢体会。你在一生当中慢慢琢磨,反正都没有定论,几千年都没有定论的东西,琢磨它就是很美好的一件事。

下一句叫“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有十种德性。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对一切东西都有好处,但是水从来不需要居功自傲。而且“处众人之所恶”:就是凡是往下流的地方,都是水去的地方。人不愿意往下走,水愿意往下走,所以最后脏的乱的东西,都给到了水,没关系,水愿意接纳这一切,“海纳百川,有容为大” 就这么来的。所以水的这种德性是非常高的,叫“上善若水”。

下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大家听过这个,《笑傲江湖》里边的男女主角,一个叫令狐冲,一个叫任盈盈,这两个名字哪儿来的呢?叫做“道冲,而用之或不盈”,金庸先生从《道德经》里边给这两个人起了这么好听的名字,一个叫令狐冲,一个叫任盈盈。所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第九句:“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就是人要懂得知足,这时候你才能够长年处在富足当中。

最后一句:“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就是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把这十句格言能够听懂、能够记在心上,然后经常以它来影响我们的生活举止,就活得更像一个中国人,叫作永远变化中的宇宙观。

中国人生命存在的意义

中国人的宗教观到底是怎么回事。在中国人的宗教体系里边有两套系统,一套是神祇的系统,一套是祖灵的系统。就是我们祭祀的时候,既祭那些神也祭祖,甚至有时候祭祖对我们的影响比祭神还要大。

为什么中国人对于祖先这么重视呢?因为你知道孟子讲说“人之四端”,什么叫四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孟子说人性本善,这四样东西你是本自具足的。那么这四样东西哪儿来的呢?他说最早的发端一定就是来自于跟父母的感情。

你比如说过去的人不知道丧葬,然后发现父母死了,父母死了你没有丧葬的习惯,就只能扔在田地里边,或者扔在道边。结果经常去一看发现不忍心,父母的身体被虫子咬,然后被动物吃,就觉得这实在过意不去。这时候你发现我们内心当中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就开始出现。然后我们看到一个小孩子匍匐向井,一个小孩朝着一个井爬过去,这时候你根本不需要取悦任何人,你不会因为你是这家人的朋友或者是来这个村里边办事,你一定会说“小心”,然后立刻去把那个孩子拉住,这就是你原始本心的发端。

。中国人在研究人的善端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来自于人文的伦理,就是人和人之间家庭的一种关系,因此家庭关系对于中国人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因此孔子讲叫“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什么叫祭祀?当你祭祀你的祖先的时候,你要认为你的祖先就坐在对面。所以过去你看中国古代逃难的时候,家里边最重要的东西不是金银细软,是祖宗牌位,祖宗牌位一定要带着。因为这个东西是“祭如在”的东西,它是要放在那儿的。“祭神如神在”,你祭神就要看到神是坐在那个地方的。

随着年龄一代一代地更迭,就是这样四季轮换,然后不断地去换着自己在家庭当中的角色,直到最后我们说叫“入土为安”。这是中国人对于生命的这种看法。

中国人在幻想当中,有天、人、地的三界,这个三界怎么能够看得出来呢?我们看马王堆,各位不知道去过没有,在马王堆出土的这个绢画当中,最上面一层是一棵通天的大树,树上有十只金乌代表天界,这棵大树的根穿透人间,直达地下世界。地面以下是墓主和他的侍女的形象,更下一层则是大树的树根,植根于皇权,皇权下面还有几个力士撑起整个宇宙。

四川三星堆也出土了一株青铜的大树,树上有许多的大嘴鸟,就是我们说的金乌。中国民俗信仰当中有一棵通天接地的桃树,很大一棵桃树,桃根有一个开口,就是下到地下世界的通道。同样,泰山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民俗信仰的圣山,道教信仰中泰山还是玉皇大帝的座山,是通天的部分。这是中国人对于死后世界的这种想象。

在佛教和道教的理论里边其实是没有特别多死后审判的场景,但是中国的民间会造上很多死后审判的这些东西。就是我们知道要下油锅,要吊起来,要审问,要《生死簿》等等,判官这些东西。所以中国人用这样的民间的力量去添加这样的故事和想象来规范我们在世的时候的道德规范,让我们更加地守规矩,让我们更加地愿意为家庭、为宗族做贡献。

中国人对于不朽的追求,就是在《左传》里边讲的,叫作“立德,立功,立言”。一个人真的要追求不朽,你要么就是立德,你成为一个非常有德性的人,然后立功,你给大家兴修水利修路盖楼,然后立言,你能够留下来像孔子那样的非常著名的影响整个民族的言论,这是我们的“三不朽”。

东方中国文化精神魅力

中国人的宗教情绪

中国人的宗教情绪并不一定依附在建制性的宗教系统及其有关仪式,而是普遍地融合与包含在日常生活之中。他从生和死的问题延伸为祖先的记忆,凝聚许多个人为宗族团体,而宗族与宗族之间又有千丝万缕的亲情成分,中国文化中遂有了“同胞”的观念。

直到今日,“炎黄子孙”还是中国人互相聚合的口号。这些线索将中国文化涵盖的社会聚集为一个世界最庞大的共同体。维系这个庞大共同体的一些宗教情绪,就是我们的宗教情绪是从家庭开始发端,我们最重视的是家庭的体系。然后除此之外,我们才会去看那些守护人间的众生。

中国人是怎么看这些众神的。中国人的神基本上分这么几类。第一类是自然神的人格化,就是比如说泰山这样的地方,我们认为那地方有山神,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神。然后所有的天神,玉皇大帝这样的天神,他都是父亲的形象,都是家庭当中父亲的形象。另外一类就是母亲的形象,就像王母娘娘这些,她是母亲的形象。所以这种叫作自然神的人格化。

还有一大类的神是真实人物,你比如说我们看到关公,关公是历史上有的这么一个人,因为大家觉得他非常讲义气、他非常了不起,所以把他变成一个非常灵验的神。包括南方特别崇拜的妈祖,也是现实生活中的人。还包括非常多的城隍和土地,各位知道城隍和土地哪儿来的?就是当地有德的长者去世以后,经常就会封为说:“这个以前是市长,现在已经去世了,干脆当个城隍。”就在这个庙里边做了城隍或者土地。

这都是我们对于真实人物的一种纪念。所以这种我们说真实人物变成神的状况在中国历史上比比皆是。就连我们说岳飞、李白、伍子胥、王勃,包括我们之前讲的治水的张渤,这些都是由人,因为为大家做出了贡献,大家祭奠他,所以把他变成了这个神。

另外就是功利主义的拜神。就是大家想解决什么问题,我们就塑造一个神。所以中国人的宗教信仰,无论佛道或者是其他的混合教派,在近百余年来均呈现世俗世的倾向。

从理论的阐述转化为虔敬与实践,由寻求出世的解脱转向入世的救助与扶掖世人,凡此趋向。一方面可能接受儒家修己而后安民的传统理念,另一方面也与近代世界,例如基督教世界的发展方向相似,由接受神学理论走向注重虔信的教派运动。这一从神圣走向凡俗,也许是各处类似的历史趋向,就是宗教在中国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东西,都是跟日常的老百姓的生活有着非常大紧密联系的一个团体。

共生共存的人际网络

中国人的人际网络在很多外国人看来是不能够理解的,实在是太庞大了。用费孝通先生的话讲,叫作“差序格局的人际关系”。我们是一个巨大的大型共同体,中国人是生活在一个大型的共同体当中的。这个共同体包括什么?我们说纵向的联系叫作宗亲、宗族,就是都姓一个姓,这个叫作纵向联系的宗亲。横向联系的叫姻亲,?那么这两家结合在一起,这个叫作姻亲的关系。

周朝的时候就确定了周代的封建网络,经过宗亲和姻亲两个方向的纽带联系当时整个中国的封君,建立一套非亲即戚的关系网。就是你自己人不能娶自己人,你必须得跟外姓的人进行联姻。

这时候联来联去你发现,大家都成为了亲戚朋友。这个大网络之内有亲疏远近之分,世代渐远,关系也就慢慢疏远了。姻亲的关系更是如此,老亲如果不是继续若干代不断地通婚,亲戚之间的亲密关系也就会淡薄了。这就是费孝通所谓的“差序格局”的解释。

我们跟邻居之间又可以建立不同的关系。那为什么这么说?你看,在丧礼的时候,我问大家一个老规矩,就你知不知道家里边,如果出现了丧礼,你要送讣文,你都送给什么人?如果不懂规矩的话,你就不知道往哪儿送。所以中国古人说你要送讣文,你要送六种关系。

哪六种关系?“亲、姻、世、僚、年、学”六种关系。“亲”就是我们刚刚所说的同姓的宗亲,这是纵向关系。“姻”是联姻的关系,叫姻亲。“世”,世交,向邻居,叫“远亲不如近邻”,邻居一般放在世这一层,就是世交的这个层面。“僚”,同事,同事之间。然后“年”就是当年他的同科,他当时一块儿考举人考状元的时候那个同科。还有“学”,就是一块儿学习的同学。

这六层关系是你一定要送到。这是中国人的人际网络的一个角落。能够看到,然后在葬礼上最显著的表现,是每个人丧服的形式和材料都不一样。对于最亲近的人,比如子女,他就要披麻戴孝,穿的是最粗的麻布,而且没有用线缝过,也没有锁过边。然后亲戚关系逐渐地疏远,孝服的材料就逐渐地细致,也比较接近常服。这种丧服材料上的差异也就决定了死者和服丧的人的关系,以及他们可以得到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

那么在这么一个大的差序格局的体系之下有两种特征,第一个是每一个人几乎都能够得到来自宗族的保护。就是大家看《让子弹飞》你就很有感触,《让子弹飞》里边,县长几乎没有任何权力。这是真的,在中国过去的那个时代里边就是宗族的长老说了算,就是他统领整个的宗族,他才是最有权势的人。县长往往是跟他们商量,他们说什么,县长来执行。所以第一个是一个人可以得到你期盼所获得的那种保护和认可。但是另外一个层面,你自己必须要为集体做出你的义务和贡献,所以为什么很多人觉得不自由,就是因为你深陷在这里边,你既要得到他的保护,那你就一定要付出一定的自由作为代价,你得为它做出贡献和付出。

整个中国社会笼罩在了如此庞大绵密的网络之下,人与人之间有一定的预设关系,不需要经过法律,自有必须信守的规则。大家看《白鹿原》,前半段讲的全是这个。前半段就是没有法律的介入,就是白嘉轩、鹿子霖他们这些人说了算。

从不好方面讲,?个人不会完全孤立无助,艰难困苦时必定有人可以伸手援助。中国人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在网络上的位置,也不至于有失落孤独之感。就是你能够看得很清楚,你在这个宗族里边在什么地方,你是中间的嫡系,还是旁边的旁系,你跟那个最发达的那个人之间隔了多少层关系,这都能看得很清楚。

从坏的方面讲,个人的行为、举手投足无不在众人监视之下,人和人之间的规律之言甚于法律。在这个传统社会的网络,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约束、互相监督使人人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所以中国人的修养就包括了清楚地理解自己在网络中的位置,不至于逾越。

说山东郓州,张家九世同居。然后这个唐高宗就特别好奇,然后询问这家的家长,说怎么能够做到九世同居而不分家?一般人三代就分家了,他们家九世都不分家。然后这个大家长在纸上写了一百个“忍”字给了皇帝,然后张家的祠堂也因此命名为“百忍堂”。就是你不忍,你不克己复礼,你根本没法跟这么多的亲戚朋友住在一块儿。

浙江的郑氏叫“百年同居”,就是一百年来没有分过家,都在一块儿住着,称为“天下第一义门”,最讲义的这么一个地方。据说每日用餐的时候,一人不到全族等候。你想想,一百年的一个大家族,只要一个人不吃饭,谁都不能吃饭,所有人都等候。所以整个中国人的这种差序格局的、宗族的这种概念,它既有好的一面,当然也会带来很多沉重的这种成本和负担。

世俗小说对中国人的影响

对中国人影响最大的四部小说当中并没有《红楼梦》,可能是因为《红楼梦》的阅读难度稍微大一点,然后可能跟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之间的关系不大。真正给中国人的价值观带来影响比较大的是这么四部书。第一个是《水浒传》,《水浒传》告诉你讲义气是很重要。然后第二个《三国演义》,然后第三个是《封神演义》,第四个《西游记》。就是这四部书对中国人的文化养成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这四部小说串成系列,似乎可以想象为人类理想境界,悲喜剧的四段乐章。

《水浒》是由聚义结合为一个理想人间,其间的尝试和破灭令人唏嘘。就是人们在努力营造一个桃花源,我们希望这一百零八个兄弟永远开开心心地住在一起,结果到最后你发现说,还是生的生、死的死,特别遗憾。

《三国》,是挑选“义”这个字,塑造为几个典型人物,他们功业未成,却留下理想人格,千古彪炳。

《封神》是对于善与恶、成与败种种对立和斗争提出辩证过程的对抗、超越和解脱,最终出现共存的和谐。就是姜子牙在封神的时候,不是光封自己这边的人,他把对面那边也都封了,所以大家最后都合为一体了,别打了都是一家子,全都有一个牌位。

《西游》,竟将人间的许多艰难困苦内化为内心的挣扎,由认识欲望到克服欲望、提升自我,终于悟解一切俱空而得到自由。因此这项小说的串联谱成了既悲又喜的人生心路。”有个词叫“心猿意马”,这就是整个《西游记》所对付的,也就是唐三藏的心。谁是唐三藏的心?孙悟空就是唐三藏的心,就是当孙悟空没有降服的时候,给他惹那么多的事,让他天天烦躁,让他不断地念紧箍咒,不断地约束他,但是当最后孙悟空一朝顿悟,成为斗战胜佛,这就是对于整个心的修炼的过程。

?你看孙悟空一开始修炼的那个地方,叫作“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这什么意思?就是“心”字。所以整个这部小说从头到尾非常直白地告诉大家,别的都不重要,修心最重要,所谓西天取经的路程,就是不断修炼自己身心的过程。

把这四部小说结合在一起,你发现中国人最喜欢的人物性格、中国人处事的方式基本上都来自于这里边。很少有人说我生活当中学的是贾宝玉的价值观,这个很少。但是我们有的人像宋江,有的人像李逵,有的人学关公,有的人像猪八戒、孙悟空,这是非常常见的。所以这些东西是世俗小说对整个中国人的影响。

作为一个中国古代的人,我们有这么多的讲究,我们有这么多的要求,我们需要协调那么多的关系。我们要知道五行相克,我们要知道阴阳互动,累不累?但事实上就是,这可能是一个非常难以达到的境地。

当然,今天的中国已经不见如此行事的人际关系,不过我们还是可以将此形态的社会看作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一群人,一群为数众多的人,凭借一家理想实践过如此这般的人际关系,彼此兼容、合作、互济过。

我们的祖先人数也众多,他们竟然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不断地克己复礼,实现了我们刚刚所描绘的这么一个复杂互动、充满了文化隐喻的这么一个社会体系。

作为中国人,要想获得整个的民族自信、我们的文化自信,我们应该更多地去深挖我们的过去和历史,让我们知道有哪些东西可以在我们今天的生活当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东方中国文化精神魅力

随笔/恒之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1,948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371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49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21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27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42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997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41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03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34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73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39评论 4 33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55评论 3 31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70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00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394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62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