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心理学知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晦涩难懂、不能够通过字面意思来了解其具体含义。这其实是由于心理学知识的本质决定的。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在进行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我们通常将在咨询中所使用的具体技术和方法按流派进行分类,其中比较常见的是构造主义学派、机能主义学派、行为主义学派、格式塔学派以及精神分析学派。
其中,在精神分析学派当中,弗洛伊德是最杰出的代表人物。精神分析,它是从医治人们的心里障碍发展起来的,重视探索人的动机和行为的根源,特别是无意识的心里过程。精神分析学派由弗洛伊德在19世纪末创立。它事实上是一门病理方面的研究。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动机是由无意识决定的,特别强调性本能是动机的根源。精神分析学派后来产生了分化。其中坚持弗洛伊德的性本能、无意识和性心理发展阶段的被称为经典精神分析流派;重视社会文化因素作用的被称为新精神分析学派。
英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梅兰妮•克莱因,被称为“客体关系之母”,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先驱。在其意义深远而赋予开创性的工作中,她打开了理解婴儿早期的心理历程的途径,这些早期心理历程支配着婴儿的内心活动。她也被誉为继弗洛伊德之后,对精神分析理论发展极具贡献的领军人物之一。
《爱、罪疚与修复》这本书,是克莱因文集当中的第一本。在这本书中,克莱因首度提出“修复本能”以及忧郁心理位置的观点,强调心理的发展的连续性以及孩童在不同心理位置的摆荡。
克莱因指出,神经官能症与精神病都源自于儿童时期,对于儿童时期的所有发现与成人心理学认识密不可分。
在《爱、罪疚与修复》这本书当中,克莱因引用了大量的儿童分析的实际案例,这些案例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儿童精神分析的具体概念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