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周之前的一件事,在学校食堂,我喝到了一碗让我现在都念念不忘 的胡辣汤。
为什么这碗胡辣汤会让我如此惊讶呢?
简单一句话,很好喝!
小的时候,能够喝一碗胡辣汤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因为在我小时候,胡辣汤只有在具有重大节日,或者婚嫁的时候,酒席上才会上一碗胡辣汤,而且不是所有的酒席都有。但是每次酒席上,只要能够有了胡辣汤,大家都会一抢而尽,在胡辣汤里泡上馍,因为胡辣汤比较稠密,反而只会浸泡到馍的表层,内里依然是馍的样子,这样的馍放到嘴里,唇齿生香。热热的喝一口,暖暖的,暖胃,忍不住深呼吸一口气,胡辣汤中的花椒、大料、海带、豆腐、盐等各种食材混合在一起的味道,让人食欲大开。那个时候,我最长做的一个决定就是再喝一碗。
这是我记忆深处的胡辣汤的味道,但不是我们老家的特产。
老家更有名气的是另一种样子的胡辣汤,他是白色的。用一个美食纪录片中食客的说法叫莹白如玉。可能只是因为没有添加酱油。这样的胡辣汤很简单,却别有另一种风味。
跟我从小喝的胡辣汤不同,这样的胡辣汤要洗面筋。把面粉和成团,然后放在水里去不断的揉搓,去洗,在不断的换水清洗之后,面粉中的精粉会洗出来,留下的植物蛋白质会紧紧聚集在一起,成为我们俗称的面筋。
然后把面筋拉扯成碎片,扔到锅里去煮,这个时候的锅里已经有海带,粉条,油炸豆腐条在锅中经历了热水与蒸汽的不断锤炼和洗礼,水也变得浑浊,但还不是完全的额白色。面筋加上之后,才开始逐渐变得具有乳白色。
在临出锅之前,洗出来的面的精粉已经开始沉淀,把上层的清水倒掉,只留下淀粉糊糊,然后倒进锅里,这个时候的淀粉开始跟高温的水产生化学反应。锅里变得浑浊,变得像乳白色,开始真的变得莹白如玉,晶莹剔透。
这样的胡辣汤,好喝。
作为一个吃货,走到哪旅行都免不了想要尝尝当地的特色美食。长到我这么大,还见识过河南的牛肉胡辣汤和西安的肉丸胡辣汤。
两种胡辣汤名字看起来很像,但是吃到嘴里,味道差别很大。
顾名思义,河南的牛肉胡辣汤中有牛肉,西安的肉丸胡辣汤有肉丸。
牛肉胡辣汤是我小时候后也接触过得。那种味道用我的经历来形容的话,叫高中的念想。
我上高中的时候,出了学校门大约一公里,步行15分钟,有一家老字号的牛肉胡辣汤,这间店很小,特色就是水煎包和胡辣汤,主要就卖这两种,同时还有小米粥。应该就是没有了。小米粥很常见,基本上早餐店都会有。但是这家店仅靠水煎包和胡辣汤,硬是成为了我们很多人的记忆。
他们家的水煎包很小,大约就像一个大一点的饺子。配上一碗胡辣汤,总感觉这就是标配。上学的时候,我们的学校也是封闭式管理。同学们一般都出不去。只有很少的几个城里娃,家也近,可以不住校。然后我们一群人在头天总会各种哀求,请他帮我带一份胡辣汤外加一份水煎包。
然后第二天早上,早早的来到教室,装模作样的开始早读,可是没过几分钟就会忍不住把书放下,然后趴在窗户上,就像盼夫归的妇人一样,巴巴的在窗台上看着,看着,直到学校门口出现一个熟悉的身影,恨不得马上飞到门口,去夺过他手里的胡辣汤,也不管他心里会不会骂我没礼貌。当然,我不能这么做。
就是带着这种胡辣汤的记忆,我离开了老家,上了大学,出来工作,可是走过大街小巷,看到胡辣汤这三个字,总是会忍不住去喝一口,尝尝味道。但是似乎,总是没哟那个味。
直到有一天,去了三门峡,又见了一个街边的小店,又是专卖胡辣汤、水煎包,忍不住进去来一碗。还是一样的香味,还是汤里的牛肉、炸豆腐、素牛排、海带丝。当那相似的味道进入我的口,我的大脑响起一个声音:是这个味。
这个味道跟我高中时候胡辣汤的味道太像了。同时也有一点难过,自己引以为傲的美食竟然有可能是人家河南的特色。
但又不一样。
在河南喝的,更辣一些。
今年过年的时候,有一次去城里办事,还是忍不住叫上堂弟,一起去寻找当初的那个味道。去的时候,人很多,依然还是要等一等下一锅。依然是没有座位。虽然是打包带走自己在车上吃的。但是,那个味道,真让人满足。我还想再吃一碗。但终究没有。因为我怕,一次吃够了,就再也不会去想这种味道了。
再后来去了西安,见到了大街小巷都有的肉丸胡辣汤。
不是很喜欢,汤里有很多素菜,就像是白菜的集合,所谓的肉丸也只是象征性的几颗。当然不能太多,肉类毕竟比较贵。还有点辣。
我不吃辣。
但是西安人也跟我们那里的人一样,络绎不绝的来吃,一口超大的锅熬出来的胡辣汤也会不一会就卖光。
哪一个更好吃呢?
只有家乡的味道。
就像有人问,你觉得最好吃的是什么?很多人会回答:妈妈做的饭菜。
最好的美食,可能永远是藏在我们记忆深处的,陪伴着我们长大,使我们的味蕾固定,使我们的身上透露出那种美食的印记。
那种印记,叫故乡。
当然,我不得不吹一下我的母亲,她做的菜真的很好吃!
你的家乡在哪里?你记忆深处的美食又是什么呢?
我这里有胡辣汤,我听你说你的美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