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那个戴太阳眼镜、身上摊本小说的女人,衣服极斯文讲究。皮肤在东方人里,要算得白,可惜这白色不顶新鲜,带些干滞。她去掉了黑眼镜,眉清目秀,只是嘴唇嫌薄,擦了口红还不够丰厚。假使她从帆布躺椅上站起来,会见得身段瘦削,也许轮廓的线条太硬,像方头钢笔划成的。
> 这段是苏小姐刚出场时的外貌描写,这些描写算是隐喻吧(隐喻也是一种类比)。从后文可以看出来,这些文字隐喻了苏小姐的性格特征,后文中鲍小姐的出场形象描写也是同样的。我又想到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描写,都多多少少是会带背景音乐的,因为作品中的人物都是作者需要塑造的形象或者典型。
2. 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砂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净的刺,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
> 对于这段文字,我是些切身感受的,因为第一次阅读的时候正好在我的一次吵架之后,所以,自己对这段话特别有感觉:)
>
> 从一个方面也告诉我们不要随便给别人定人设,如果你把对方当做“老实人”,那么对方也许会在某一天给你带来“不期待的伤痛。
3. 有人叫她“熟食铺子”,因为只有熟食店会把那些血多颜色暖热的肉公开陈列;又有人叫她“真理”,因为据说“真理是赤裸裸的”。鲍小姐并未一丝不挂,所以他们修正为“局部的真理”。
> 这段是学生们对鲍小姐性感装束的评论,很有意思。
4. ”这船走得真像个摇篮,人给它摆得迷迷糊糊只想睡。”
”那么,你就是摇篮里睡着的小宝贝了,瞧,多可爱!“苏小姐说。
鲍小姐打她一下道:“你!苏东坡的妹妹,才女!”——“苏小妹”是同船男学生为苏小姐起的外号。“东坡”两个字给鲍小姐南洋口音念得好像法国话里的“坟墓”。
> 这是苏、鲍二人利用隐喻在展开唇枪舌剑,非常有意思。我突然感慨有文化的人就是不一样哈,骂人都不带脏字的,有文化的女人更不一样,仅仅说两句话就是一场宫斗大戏。
5. 他们那县里侨居在大都市的,干三种行业的十居其九:打铁,磨豆腐,抬轿子。土产中艺术品以泥娃娃为最出名;年轻人进大学,以学土木工程为最多。铁的硬,豆腐的淡而无味,轿子的容量狭小,还加上泥土气,这算是他们的民风。就是发财做官的人,也欠大方。
> 这段是对方鸿渐家乡的描写,通过打铁、磨豆腐、抬轿子、泥娃娃等隐喻了他家乡的地域性格,意思大概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紧接着后文描写的周经理,就是这样的民风所养育的人的例子。
6. 未婚妻并没见过面,只瞻仰过一张半身照相,也漠不关心。
> 这句中的“瞻仰”二字的隐喻,为后面方鸿渐未婚妻的早逝做了铺垫。
7. 信上说什么:“迩来触绪善感,欢寡愁殷,怀抱据有秋气。每揽镜自照,神寒形削,清癯非寿者相。窃恐我躬不阅,周女士或将贻误终生。尚望大人垂体下情,善为解铃,毋小不忍而成终天之恨。“
> 这是方鸿渐给他爸写的悔婚书。读到这里我查阅了这段文字的白话释义,不由得感叹方鸿渐的文采。“秋气”、“清癯”、“解铃”这些词,方鸿渐用比喻的手法向老父亲要求退婚,并且还显摆了自己是一个有气质的人。(清癯,指清瘦,一般形容有气质但比较清贫的知识分子。)。但姜还是老的辣,方鸿渐的父亲更厉害,一眼便看穿了方鸿渐的诡计,并以“取消学费资助”作为要挟,吓得方鸿渐连忙认错。这段父子对话很是精彩。
8. “世间哪有恋爱?压根儿就是生殖冲动。”
> 这是方鸿渐在万念俱灰后读了叔本华而产生的感受。把恋爱的某一方面类比为生殖冲动。和当今社会的一些类比也很相像啊,说露骨点,什么“精虫上脑”“下半身动物”都是这类对于饮食男女的类比。
9. 鸿渐看了有犯人蒙赦的快活,但对那短命的女孩子,也稍微怜悯。
> 这是方鸿渐得知未婚妻早逝后的感受。犯人蒙赦形象的反映出方内心的喜悦。
10. 学国文的人出洋“深造”,听起来有些滑稽。事实上,惟有学中国文学的人非到国外留学不可。因为一切其他科目像数学、物理、哲学、心理、经济、法律等等都是从外国灌输进来的,早已洋气扑鼻;只有国文是国货土产,还需要外国招牌,方可维持低位,正好像中国官吏、商人在本国剥削来的钱要换外汇,才能保持国币的原来价值。
> 这段隐喻表达的作者对于当时中国时局的感叹,借此表达了对当时中国命运的惋惜和担忧。就像我最近看的电影《拆弹专家2》,都是对时局政治的隐喻。
11. 方鸿渐受到两面夹攻,才知道留学文凭的重要。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自己没有文凭,好像精神上赤条条的,没有包裹。
> 这段类比很是精妙。同时在当今社会也会引起共鸣,因为一些企业招聘人第一眼就是看学历嘛,那么那些学历不够的人读到这段文字就会产生强烈的共鸣。
12. 那间公寓房间现在租给一个爱尔兰人,具有爱尔兰人的不复制、爱尔兰人的急智、还有爱尔兰人的穷。相传爱尔兰的不动产是奶和屁股;这位是个萧伯纳式既高且瘦的男人,那两项财产的分量又得打个折扣。
> 这段是描写骗子爱尔兰人的,读到后文发现骗子最终还是被方鸿渐给玩儿了。这段文字的用的比喻本身是用来描写爱尔兰人的无耻,但整体看来,更隐喻了方鸿渐的狡诈,或者说更无耻。但我读了后文之后,总会因为中国人成功的骗到外国人,而产生一种莫名的愉悦感,这也是我的一种心理偏差吧。(有限注意偏差)
13. 柏拉图《理想国》里就说士兵对敌人,医生对病人,官吏对民众都应该哄骗。圣如孔子,还假装生病,哄走了儒悲,孟子甚至对齐宣王也撒谎装病。
> 这是方鸿渐在“骗”爱尔兰人和“骗”父亲之前,给自己做的心理建设。作为心理建设,一下子把“骗”这件事变得义正言辞起来。oh,my god!
14. 在大学同学的时候,她眼里未必有方鸿渐这小子。那时候苏小姐把自己的爱情看得太名贵了,不肯随便施与。现在呢,宛如做好了衣服,舍不得穿,锁在箱里,过一两年忽然发现这衣服的样子和花色都不时髦了,有些自怅自悔。
> 这段是描写大龄文艺女青年苏小姐的。我在此不做过多评论了,以免一些女性读者在此对我产生反感,因为直击痛处了嘛。说不定,她们已经开始反感了,但没关系,我写我的。钱钟书老先生早已就论述了女博士的悲哀;谍战剧《暗算》里陈数演的数学天才黄依依也说:白天博士,晚上不是······
15. 鲍小姐生长澳门,据说身体里有葡萄牙人的血。“葡萄牙人的血”这句话等于日本人说自己有本位文化,或私行改编外国剧本的作者申明他的改本“有著作权,不许翻印”。
> 明明是假货和抄袭,却声称自己是原创。这个类比如果用在其他的文评中,也挺犀利的。
16. 苏小姐理想的自己是:“艳如桃李,冷若冰霜”,让方鸿渐卑逊地仰慕而后屈服地求爱。
> 她想玩儿被动。说实话,我虽然是男的,但受曾仕强老先生的影响,也认为女生在恋爱中就应该保持被动。
17. 无论如何,从此他们俩的交情像热带植物那样飞快地生长。其他中国男学生都跟方鸿渐开玩笑,逼他请大家喝了一次冰咖啡和啤酒。
> 这个类比可以用来描写热恋中的男女。
18. 天空早起了黑云,漏出疏疏几颗星,风浪像饕餮吞吃的声音,白天的汪洋大海,这时候全消化在更广大的昏夜里。衬了这背景,一个人身心的搅动也缩小以至于无,只心里一团明天的希望,还未落入渺茫,在广漠澎湃的黑暗深处,一点萤火似的自照着。
> 这段描写跟在方鸿渐偷腥不成之后,用类比的手法精彩地描写出男人“偷不着”之后的心境。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