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在火车上随意的翻着手机里的阅读软件,一本本下载好的书安静的呆在虚拟的书架上。关于纸质与电子书的争论今天暂且不提,真要比起来也是五五开,没什么压倒性的优势。每一个爱看书的人,在没有任何限制与约束的情况下,都会倾向于纸质书,但生活在现在的社会,小院、凉椅、葡萄架与茶已是过去式了,取而代之的,手机、平板、电脑与无线。无论纸质书还是电子书,大概唯一不变的就是买的多看的多,但看完的少了。套用一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还到不了拼智商的地步”用在这里就是“我们喜欢看书程度,还到不了争论方式的地步”
窗外,傍晚的光擦着地平线穿过车窗射向远方。对面坐的大叔借着这光翻看着一本纸质书,看不到书名。但我想能让大叔这么认真的看,就已经体现出它的意义了。
打开阅读软件里的一本书,《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不知这本书是何时下载的,现在想想很可能是因为这个书名才买的。作者从出生到找到自己的路用了30年。名校毕业,电视台工作,当主持人,在外人也包括我来看,这是多么美好。美好的工作,美好的前景,然而她却不开心,因为这些所有的东西都需要她掩饰真实的自己。敬佩她的勇气,几乎没有人有离开这样的工作生活去寻找未知的勇气。她做到了,也找到了。做一名裁缝!
很多人只是被迫时尚。
为什么每一年的流行色都不一样?因为想让你再买一件。
每个人脑海中都会有只属于自己的衣服,只是没有厂家卖。自己设计自己制作,不随大流,做自己的小众,总会恰巧也有人喜欢。这就是作者找到的属于自己的人生,为自己活着,所有的衣服都是为自己设计的,自己当模特。有人喜欢,正好也可以卖出去。看到此处,我忍不住的打开淘宝找到作者的店铺。清新脱俗,没有一件是所谓的爆款。简单真实,每一张宣传图都是自己当的模特。不知道和做主持人相比待遇怎么样,但精神上得到的绝对碾压。
这个世上有两种人
一种是生来就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有天分的,十岁写文章,发表诗歌,写小说,想要写出世界著名的书。有兴趣的,小学自己学编程,看代码,破解软件。这些都是知道自己这一生要干什么了。
而另一种就是我这种的了。没有目标,缺少自己的思想,感觉所有的事情没有自己主动要求做的。在寻找自己的路上越走越远,却仍然看不到边。但我会继续走下去,因为这对于我意义非凡!
愿我们都能够明白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