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提问》:你是海绵式思维还是淘金式思维?

01 正确提问的好处和方法

两种思维方式: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

原文摘录:

海绵式思维相对而言比较被动,它并不需要你绞尽脑汁地去冥思苦想。虽然大量吸收外部信息可以提供一个有效地起点,让你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但海绵式思维却有个严重而又致命的缺陷:它对哪些信息和观点可以相信,哪些信息和观点应该摒弃,提供不了任何判断方法。如果有读者始终依赖海绵式的思维,那么最后读到的是什么,他就会相信什么。

我们认为,你一定愿意自己掌握主动权,来选择该吸收什么和忽略什么。而要做出这个取舍,你就底带着特定的态度去读书,即不断提问的态度。作者不断向你兜售观点,而你应该随时准备与之辩驳,尽管作者本人根本不在场。

我们把这种互动方式称为“淘金式思维”。采用淘金式思维的读者常常质疑作者为什么要提出各种各样的主张。他在书页的边缘写批注,提醒自己注意论证中存在的问题。他时刻与自己的阅读材料进行互动,目的就在于批判性地评价所读地材料,并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结论。

我的思考如下:

1,以前我看书没有任何的方法,总是一字不漏地从头看到尾,耗费的时间很长,也很少做笔记,看完了就完了也很容易忘记,就是文中所说的海绵式思维,读到什么就相信什么。

2,其实我们都应该采用“淘金式”思维去阅读,当你的认知足够多,作者所阐述的观点你也可以辩证地去看待。一本书十几万字,里面的核心内容也就是20%左右,如果你能把核心内容掌握了,带着问题找到对你有价值的几点内容就足够了,也就看完了全书。学会索引式的阅读方法,我们的目标不是几百本,而是上千本。

3,可以看看目录,对哪部分感兴趣,可以重点去看,不是很感兴趣的,大致略过。 不一定要从前到后看,也可以从后到前看,或者从中间开始看。

4,一定要做笔记,形式可以不限。书中的重点你就直接划线,别有洁癖。就像龙老师所说:脑子里很多火花也要及时释放出来,随手写在书上或标签上,及时记录式非常关键的一部,这些灵感难能可贵,你花钱买书,花时间看书,不就是图这个吗,否则就像马路上的电焊火花一样,很快就熄灭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