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整理书房,才发现自己好久不曾静心读书了。去年囤下的一堆书中,竟还有几本未拆封。
人总是容易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周内借口工作忙,周末借口要休息。可若是真的“休息”了一整天,夜里躺在床上时又会良心难安,觉得自己辜负了这大好时光。
幼年时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间专属于我的书房,再囤上两柜子我喜欢的书。如今,书房有了,加上大学时期的专业书和各版教材,也勉强算是有了两柜子书。
我先是翻开了专业书,旧书味迎面扑来。从毕业到工作再到读研、结婚、再就业,它们陪我搬了许多次家,每次搬家都嫌它们重,可终究没舍得将它们抛下。
内页中,密密麻麻的,有课堂笔记;有当年随手记下的感想;还有上课开小差写下的“大作”……
宋元文学的老师是个宋诗迷,成天逼着我们背宋诗;他自己爱作诗,时不时会向我们秀一秀新得的“佳句”;他身上有些文人的高傲,看我们时是一幅:“尔等皆是凡俗之辈”的样子……
当从另一位老师口中得知他还不满四十时,我们几乎跌破了眼镜。
于是,我写下一首打油诗来调侃他:“眉衰鬓毛稀,夫子年何许……”
如今再看这些文字,一种羞惭涌上心头,忍不住扶额直叹,感叹当年的“中二”。若不是当年被“夫子”逼着背诗,恐怕我肚子里还只有中小学时攒下的那点墨水吧。
幸好另一半是个不爱读书的“文盲”,对我的专业没兴趣,对我这堆书也没兴趣。否则,这些文字被他看到了,怕是要取笑我许久。
接着,翻开的传统文化典籍。这些书是在课堂上被专业老师嫌弃时,存着“莫欺少年穷”的心思囤下的。读《论语》《诗经》时,兴趣比较浓厚,一页一页作了笔记,当时还背下一些,现在还记得;到了《礼记》这里,便只挑着感兴趣的几篇读了;《易》更是因其鼎鼎大名翻了个前言,读后如坠云雾,便抛下了……
最后,挑定了一本教育叙事。成为一名低段新手班主任后,完全不知从哪儿下手。到网上搜罗了一大堆教育类书籍,希望从前辈的文章中吸取经验。暑假里读过一部分。开学后,就没有然后了……
原想趁着寒假多读一些书,终也没能实现。
我拆开了新书的封皮,书香,茶香,春日的阳光,和老前辈娓娓道来的叙事,那种久违的踏实感,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