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历过几近被家人半抛弃的状态,小时候一个人被留在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和我一起在那里的,还有我姑姑家的女儿——我的表妹。表妹也是个可怜的人,姑姑生了太多的女儿,带不过来了,就把她放在了奶奶家。爷爷基本是不管我们的,奶奶的心思也大部分在表妹身上。因此,我基本上没有感觉到被爱。
村里的人很无知,常常跟我说我是超生的。年幼的我无法分辨真实性,心里很受伤,多次忍不住哭泣。尤其是爸爸回来看我又离去的时候,我拖着他的自行车不让他走。
长大后的我,和人聊到这一幕的时候,仍然是忍不住哽咽。
不知是否受这段经历的影响,从小我就特别渴望爱情,觉得爱情是救赎之路。我记得在初中的时候,我写了一篇笔记,大致内容是丈夫才是这个世界唯一能陪伴自己到老的人,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人。
那时候我遇到对我稍微好的人就没有抵抗力的,在我找男朋友的标准里,家庭条件、智力什么的都没有排上位,最重要的就是对我好。只要对我好,我可以为了他放弃所有。我妈评价过我的前男友是眼里只有我,不会顾及到其他人。而这一点,恰恰是最让我感动的。这是缺爱的表现吧。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意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价值感低、没有自信,觉得不被爱。我渴望从外界获得爱,丈夫的爱,孩子的爱,朋友的爱,渴望与童年那段受伤的经历和解,因此会患得患失,还总是感觉不够。
后来,我被迫从自己身上寻找钥匙,开始看自信、自尊和爱自己的书籍,参加相关的课程,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内心越来越充盈,我感受到了自己生来就有的价值感,开始接纳自己,无条件地爱自己。
叔本华说过,当一个人自己足够有力量的时候,他不需要从外界获得力量。现在的我,不会渴望他人的爱,是因为我很爱自己,我的爱已经把我填满了,溢出来了,我也想要无条件去爱我的家人。
所以,爱自己是一切问题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