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6.4 晚
直到此刻,脑子里依然回荡着片中的大提琴曲,久石让的《Memory》。这部片子刚上映没多久时,曾买过碟子和家人一起看,但当时围在饭桌前很是热闹,当然也没静下心来,看了不到一半,就关掉了。
这次认真看罢,也用力哭罢,要记录下的心情亦很多。
大悟是片中的主人公,从幼儿园开始学大提琴。婚后终于找到了乐团演奏的工作,可不久就被告知乐团解散。他花了几万还是几十万买的大提琴,也只得转手卖给二手琴行。迫于生计的大悟,带着老婆美香回到家乡,在逝去母亲的住所里准备开始新生活。误打误撞,大悟被一家殡仪公司聘用,尽管他一开始并不知道这公司的具体工作,而仅是被薪水折服。
他跟着社长开始了入殓的工作,一开始当然是各种不适应,奇怪的流程、恶臭的气味、旁人看不起的眼光,还有老婆知道后要求他立即辞掉工作的决绝。辞职的念头接二连三,但最终还是做了下去。为什么呢,因为这份工作不仅是表面看到的那些,还有太多情。
大悟看到社长对遗体清洗时每个动作的轻柔,或是用亡者生前最爱的口红,以给离世者一个最美的时刻;他也看到那些死者家属对入殓师最真诚的谢意,以及不同现场,人们对待死亡的各种表情。不出意外的,这些都很真实。
大悟本就是个真实而真诚的人,当他借了那么多钱买大提琴时就体现出来了。但当大提琴的梦想不能继续时,你又能计划出生命接下来的轨迹吗?世事无常,而此刻,这个需要深情的职业遇到了大悟,让他重新得到生命的一种意义。
职业对有些人来说,只是获取生活资本的一种手段,这与职业的内容并无关系,而只看你有没有用心。片中也穿插了,火葬场的人随意抬放逝者尸体的场景。工作的种类很多,而怎样赋予情感,是片子想要展露的一个方面,即便是这样一个冷门而略带黑色基调的职业。你若能在其中不断发现那些温暖人心和叩问内心的亮点,这定是条有意义而有色彩的路。
当然,片子对生死的探讨更多。生者对死者不住地说对不起,原来我们对在世的亲人可以多表达些爱意;儿子要求送母亲最后火化的一程,原来我们之前和父母呆在一起的时间太少;大悟看到当年抛弃自己的父亲,多年来都在想念儿子,原来有那么多的误会,其实都只是误会。
但是这些原来,都是在有了死亡之后,我们才会发觉。而死亡,“是另一扇门”。它并非终点,而是一个中点,以开启一段新路。
生时,要珍惜,死时,要放手。
既然此刻依然好好地活着,那就好好去爱那些该爱的人吧。既然人人都有逝去的那一天,若是真正到来,就顺其自然地让它来吧,并过去吧。那位逝者,或许是他或她,或许是你或我,但下一个世界怎样,又有谁知道呢。
片子看完,旁边的朋友告诉我,她的一个朋友不敢看入殓的场景,所以这次就不来了。想起之前看《笔记大自然》时,书中提到孩子们害怕蜘蛛,其实是不了解它。此片亦然,这个职业亦然,只有你深深体会,你才会抛却自己强加的恐惧外壳,去体会内部的深情,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