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我们总是习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对别人说的话做的事也习惯从自己的角度来理解和分析。
例如,“我们平时关系一般,他突然一反常态对我这么好,是不是有求于我”,“两个人恋爱这么久还不结婚,是不是感情出了问题”,“结婚这么久还不要小孩,是不是有一方不孕不育啊”,“领导把什么事情都交给我,是不是看我不顺眼故意为难我呀”等等等等,这些话是不是很熟悉。
别人对你好,不是心怀叵测,而是想跟你交朋友呢;恋爱多年不结婚,不是感情出问题,也许觉得条件还不成熟;婚后一直不要小孩,不是不孕不育,而是暂时还不想要或者就想做丁克一族;领导把什么事情都交给你,不是故意为难,而是认可你的能力。
没有根据的怀疑和揣测,很容易误解对方,也可能错怪了对方,本来可以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的事情,也许最后却走进了死胡同,甚至陷入敌对。
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我认为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真的非常重要。
在学习如何做妈妈的过程中,我犯过很多错,也走了很多弯路。最要命的就是,我总是用成人的眼光,成人的思维,成人的标准去衡量我的孩子。
儿子不喜欢被陌生人抱,我们说他胆小;儿子垒的积木倒了,气得哇哇乱哭,我们说他脾气大;儿子喜欢撕书,乱扔东西,我们说他是小坏蛋;每天早上去上班,他都不让我走,哭得稀里哗啦,我们说他不懂事……还有很多很多。
凡是他的行为不符合我们期待的时候,我们都会批评他,否定他。
有一天晚上,帮儿子洗完澡,我在床上哄儿子睡觉,牛奶喝了,绘本也读完了,关上灯后我让他安静躺着,按照平时基本半个小时后他就会睡着了。结果他一反常态,比平时都要兴奋,一会乱跳,一会扔东西,一会扑过来趴我身上,还不停地跟我说话,他明明已经很困了,但居然闹了一个多小时都不肯睡觉。
我那天特别累,见他一直不肯睡觉,就特别生气,开始吼他:“你再不睡觉,妈妈就不理你了,妈妈出去,让你一个人在房间!”他见我怒不可遏的样子,吓得大哭:“妈妈不要走!”我说:“那你就赶紧睡觉吧。”哭闹了一会,他才平静下来躺在床上。
突然,他小心翼翼地问我:“妈妈明天上班么?”我说:“明天要上班呀。”他泪眼汪汪地哀求到:“妈妈明天不要上班。”
听到他这个问题,我突然就明白了,原来他不肯睡觉只是想跟我在一起待久一点,因为闭上眼睛就看不到我了,明天一早我就要去上班,有时候他还没醒,我就走了。他害怕早上醒来妈妈就不见了,所以就干脆晚上不肯睡觉。
想到这里,心中五味杂陈,很不是滋味。儿子只不过是一个两岁的小宝宝,但我却一直是站在我的角度考虑问题,用成人的眼光评判他,从来没有站在他的角度,设身处地换位思考过。我感到特别的惭愧,类似的错误我一犯再犯,却一直没有察觉和反思。
儿子不给陌生人抱,并不是胆小,仅仅是不喜欢跟陌生人接触;用积木盖好的“城堡”是他的心血,倒了肯定伤心啊,如果我新买的车被人撞烂了,我能不抓狂么;撕书和扔东西,是在探索和发现,在他看来很好玩,只不过是破坏了我们成人要求屋子必须整洁的规矩,就被冤枉为做坏事;不肯让妈妈去上班,那是因为妈妈就是他的全世界啊,妈妈走了那就是世界都塌了,他能不哭得撕心裂肺么。
想明白这些,我为自己的主观臆断无比后悔和愧疚,在孩子的行为不符合我们成人世界的规则时,不应该过早下结论,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下,很多问题都不是问题了。
真要感谢我的宝贝儿子,让我在当妈妈的过程中,学会很多东西,也悟出了不少道理。
其实,不管是跟孩子还是跟成人相处,多换位思考,遇到问题的时候,不妨先问自己“如果我是你”。
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人与人的相处就会更加和谐,我们的世界也会变得更加美好。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