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我们要注重班干部的培训。
毕竟班干部是班级管理中的中流砥柱,是班主任工作的有利助手,是学生中的优秀代表。他们工作能力的高低决定着班级管理的层次与水平。
陈宇老师在《班主任工作思维导图》一书中,对于班干部的培训分为三级层次。(P25图3-7)
我在自己平时的班级管理中,对于班干部培训中也强调以下理念和意识,以期让学生干部能以更广泛的视野看待自己的岗位职责,达到以此培养人、锻炼人、教育人的目的。
我的班干部培训理念
1、服务与管理
在对班干部进行初级上岗前,我全对全班同学讲“服务意识”。这也是陈宇老师提到的“班干部基本素养教育”中重要的方面。
我告诉学生作班干部与作其他岗位上的干部一样,都是为了给同学们搞好服务,服务重与管理。
像班主任,作为一班主脑,也不只是为了靠自己的权威压服学生,更多的是为了给学生服务。同学病了,会找班主任请假;体育课上不小心受伤了,班主任会第一时间赶到联系医生、家长,陪他疗伤。甚至有学生发个快递,都写上班主任的名字和手机号,让班主任代取(我们是寄宿制学校,我就是这样做的)这不都体现了一种服务的意识吗?
那么,作班干部,也应该有这种意识。
班干部中,生活委员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督促大家按照就寝;学习委员占用自己的学习时间,收发作业;体育委员带头喊操,提醒同学们体育注意事项等。只有有牺牲奉献精神的同学,才能做好班干部。而那些想以班干部来出风头、通过管同学耍威风、与老师拉关系的同学,早晚会被大家识破,受到大家的鄙视的。
为了督促班干部有良好的服务意识,我们几乎每个月都对班干部进行民主评价。以无记名静默投票的方式,对学生干部进行评价。凡票数达不到班级人数六成以上的班干部,做延期考核并做班主任个别诫勉谈话,以期下次评价通过,再次不通过的,可提交辞职书,并推荐继任人选。
也这也期待班干部同学能严格要求自己,时刻树立奉献精神,服务意识。
2、有我与无我
我崇尚班级的“无为而治”。不希望看到一个班级中,到处跑满了看似负责的班干部。小小的班干部在教室里叫嚷着,记名字,打小报告,教室充斥着敌意的气氛。
我希望看到的是,平静安详的状态,每次去教室,不管是自习课,还是课间,几乎看不到班干部的身影,大家都在自己的位置上,或安静作业,或低头读书,或小声交流,教室里一派各自安闲的氛围。
我告诉班干部,你是干部,但不能时时处处都显出你的存在。要有我,也无我。你管辖的职责内,平安无事,看不出你在管理,这才是最好的管理。
天天净显出你在忙,显出你的存在,说明你在本职责里,平时没有尽好责,大家不知道该怎么做,你才需要时时提醒,时时管理。这不是好的管理。
做好有我:该出现的时候,一定主动站出来责起责任;
做到无我:该隐身的时候,能够主动退出,相信同学们的自律性,向上性。
3、学习与尽职
做班干部尽好自己的职责与搞好自己的学习,并不矛盾。
况且如果自己的学习成绩良好,再做好自己的管理职责,会更加提升自己在 同学们心中的影响力,榜样作用,更有利于树立威信,有利于自己职责的履行。
凡以干扰学习为名,不认真做好自己岗位的同学,要么是自私狭隘的,要么是不会管理自己的。
对于这样的学生干部,我不会批评他们,我会通过一定的方式教育他,指导他,做好自己的主人,提升自己的能力。
4、动与静
作班干部,要能够容忍班级的一些正常表现。自习课,个别同学小范围的交流,学会提醒宽容;活动中,要鼓励学生多多参与,自己也要主动加入,以身作则。
其实,就是教育学生把同学当作人看待,当作平等的对象看待。不能动辄得咎,在保持基本静态平衡的情况下,私下个别提醒帮助即可。
5、进与退
新学期,换届时,或学期中间,因评价不过关,或个人能力提升不够,被老师同学要求换下相应职务,退下岗位,也要能够平静接受,理性看待“升迁”与“退隐”,努力做到宠辱不惊,进退泰然。
当然,这样的要求,对于初中生,尤其是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还是有些高,但优先树立这样的理念,对以后生活、工作、人生中的高潮、低谷的处理,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还是有必要贯彻一下的。
6、职责与边界
对于自己的职责,要主动承担,不折不扣的履行,高标准地要求自己;而对于自己职责边界以外的工作,不应该越位代替。
这样做,一方面是合作与分工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其他同学的职责没有履行好,你可以提醒,但不可代替,自然有老师(或班长)考核评价,让这些同学得到一定的教育,而越俎代庖,则会限界不清,制造矛盾,搞乱组织机构,反而不利于各自职责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