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1000《像经营企业一样经营自己》

不记得为什么买这本书了。这次买回来的书被放在桌子上,这本书刚好在最上层,索性拿出来读完。

每每读到这一类实践性、指导性很强的书,总是会心里默默地说:怎么没有早一点读到这本书,如果前5年或者刚入职场的时候读到这本书,现在自己就不会这么“蠢”了。看来,不是说读书没有用,是自己读的那一丁点书没有用。

“行业”和“行当”是有区别的,作者自己进行了定义:请把你从事的生产和服务的那个类别称为“行当”;请把你的产品和服务所满足的客户需求称为“行业”。行当会消失,行业一直都会存在。按照这个定义,作为职场人,需要理解两件事情:1.你所处的行业,客户需求发生了什么样的改变,对行业内的不同行当有什么影响?2.你所在的行当,在行业里是什么地位?它所面对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竞争环境分别是什么现状?思考的角度发生了改变,自然而然会引起一些列行为的改变。

关于能力,书中提到:能力提升只有一条途径,就是践行+复盘。可以践行的最大舞台只有一个:你现在的,岗位。

员工和企业的关系:企业和员工的关系也是一种相互成就的关系,员工为企业付出劳动的同时,也得到了企业这个平台提升自己的机会。不用去计较谁做的多,不用去诛心发问你究竟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企业,“主观为自己发展,客观是企业得利”、这难道不是很好的相容之道嘛?

企业为了你的能力提升是有所付出的。你的践行不一定正确或完善,在践行过程中可能需要其他配合,占用他们的时间精力,这些都可能带来成本,这就是我所说的“成长成本”,这笔成本都是由企业来负担的,因为你的践行不进会带来你个人能力的提升,也会给企业带来效益。

“清晰的5年左右的职业规划,是职场人行动的依据和标准。有了规划,当职场发生任何变故时,你都有了做出判断和选择的基准线。而没有规划的人,目光和思考只停留在眼前,很容易被眼前的利益、困难甚至一时的情绪左右而做出冲动的决定”。读到这句话,自己太有体会了。当自己还是中级职称时,目前很明确,按时晋升高级职称,拿出来晋升高级职称的要求,一条条,一项项去落实,平时工作按照高级职称来要求自己,很顺利,没有任何悬念的到高级职称。等到了高级职称,绝对更高一级的职称遥遥无期,各种限制,索性职业生涯职称已经到自己的天花板了,就这样吧。最近1年,在工作中,很少去动脑筋想一些问题,很少问问自己,除了现有的,还能做点什么?还能怎么干?专业书籍的阅读更是少之又少,去折腾自己的事情了。

和其他所有职场类的书籍一样,说中提到:尽量减少负能量、持续终生学习、跳槽不是你提升能力的手段、埋头做事、主动承担等。

和其他书籍不一样的是,这本书中提到了职场理财。要务是持之以恒、形成习惯。

文章中最后一段加粗的话“如果你认为装点你自己的思想和大脑,优先级低于装点你的服饰和胃肠,那么你只能与最平庸的人为伍。平庸也是一种选择,但是你就不要再为不公平、命不好、没前途找借口,因为那是你自己做出的选择”。瞬间觉得有个“性感的头脑”是一件无比酷的事情,读书也好,锻炼也罢,怀着好奇心接触新生物也好,不一一而足,都是在装点大脑。这也是自己对时间、金钱的规划好像换了一种方式:给大脑读点有营养的书,少花点钱在吃吃喝喝上,少花点钱在买那些买回来穿不了两次的衣物上。

我们都在为自己创业,我们一生都在经营“自己”这一家公司。不知道你想怎么经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