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简单地说就是说故事。每个故事都是一个叙事,但叙事并非都是传统意义上的故事,相比之下,它具有表达内容和方法上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关于什么是叙事,有各种各样的表述,如“叙事是我们解释世界的源泉”;叙事是“人们理解自我生活和经历的方式,我们一直在故事中游弋”;叙事是“记述,或设计以表达所发生的事情的前后联系的例子”等。叙事的拉丁语的本意指的是行为和具有连续性的体验。比较清晰的一种表述是:“叙事是为了告诉某人发生什么事”的一系列口头的,符号的或行为的序列。
盛行
叙事心理治疗的盛行是与当代哲学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分不开的。这里,有必要区分一下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心理治疗观念与方法的影响。在这里,现代观点和后现代观点的最大区别在于两者对“真实”(reality)的看法不同。现代主义者崇尚客观的事实真相,因为它们能够加以观察及进行系统化的探讨,真相就是真相,不会因为观察的人或是观察的方法不同而有所不同。而后现代主义则相信主观的事实真相,也就是说事实真相会随着使用的观察历程的不同而改变,事实真相取决于语言的使用,并且大部分受到人们所处的背景环境的影响。叙事理论和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临床心理学的进入,诞生了叙事心理学。
创始人
叙事心理治疗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为澳大利亚临床心理学家麦克·怀特及新西兰的大卫·爱普斯顿。他们在1980年代就提出了此理论,1990年代他们的书籍得以在北美发行,叙事心理治疗开始大为流行。怀特和爱普斯顿在其代表作《故事、知识、权力——叙事治疗的力量》一书中,系统阐述了他们有关叙事心理治疗的观点和方法。
理念
(一)问题才是问题,人本身不是问题。
人与问题的关系是叙事治疗中极为关注的话题,这也是叙事疗法的精髓之所在。生活中,人们总是将从外界得知的信息构建到个体已有的认知架构当中,当个体构建了不合理的认知架构,问题就会接踵而至。当个体以内化了的不合理的价值观及人生观去看待周围的事物和人时,往往会使积极的事件采用消极的意义诠释,从而对个体的自我成长产生负面的影响。问题与问题的影响力有一种互相依赖的关系,问题的影响力可以视之为问题的生存条件,叙事治疗所要做的就是将人与问题分开。在实际咨询中我们不难发现,传统的心理治疗往往通过一些既定的标准将来访者自身存在的问题予以诊断,而这种诊断结果往往会导致来访者将问题内化,给自己贴上问题的标签,使来访者产生人本身视为问题的观念,容易使来访者感到筋疲力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这也是叙事疗法对传统疗法的批判之处。
(二)问题来自于个体主控叙事之间的冲突。
叙事心理治疗认为,我们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控叙事,主控叙事是诠释我们生活意义的重要依据,也是指导个体生活方式的重要“真理”。叙事疗法的创始人之一怀特(MichaelWhite)指出人是因为自己或他人用来说自己经验故事的叙事不足以代表他的生活经验,在这种情形下,自己生活经验的重要部分和主控叙事互相矛盾,才感受到问题。主怀特的这一思想源于对福柯(MichelFoucault)知识与权力关系的思考。福柯认为真理是人建构出来的,而又赋予它“真理”地位的一些观念。这些“真理”具有“矫正作用”,因为人会受到煽动,依据这些“真理”建立的标准塑造或构造自己的生活,这种煽动就是所谓的知识表现出来的权力。主控叙事产生于个体与社会的互动以及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是个体深深内化了的自我认同的故事,它在个体的生活故事中享有支配性力量的权力。人的生活经验是非常丰富的,主控叙事会有选择性的建构主流文化所允许的部分生活经验,在这一建构的过程中有主动性,也有被动性,然而当个体的主控叙事与自己生活经验的重要部分产生矛盾时心理问题就会产生。
(三)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是合作治疗的关系
传统的心理咨询往往会表现出这样的一种特点,那就是咨询师是专家。传统的心理治疗效果是值得肯定的,然而这种咨询师是专家的态度往往让许多来访者在咨询的过程中产生被动依赖的情绪,我们也经常在咨询中看到这样的情况,来访者仿佛把自己全部交给咨询师了,希望咨询师能帮其解决所有问题,因为咨询师是专家。然而这种专家的态度容易使来访者过于依赖咨询师,而难以挖掘自身的能量。在叙事治疗的过程中,咨询师与来访者建立的关系更多的是一种合作治疗的关系,并且认为来访者才是专家,因为没有比来访者更能了解他人生故事的人了,只有他才能真正的帮助自己打开新的视窗,而咨询师在这一过程中是来访者的合作者[1] 。
观点
“人≠问题”
叙事治疗是后现代心理治疗中越来越受欢迎的一种治疗方法。后现代学派跟古典学派不同,古典学派重视诊断人的问题,分析人的问题,解决人的问题,将问题看成是个体内在品质的一种外在表现,而叙事的观点则提倡对人的尊重,将问题和人分开,问题是问题,人是人。谈话的方向即是支持个案在问题和自我之间建立合适的关系。
“每个人都是自己问题的专家”
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出发,叙事治疗相信,每个人都是自己问题的专家。
我们每个人,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如,有的人成长于单亲家庭,有的人遭受家庭暴力,有的人身体不好,有的人从小自卑……人的成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面对那么多的问题。但我们仍然能够走到今天,这表明一定是有一些资源在支撑我们,这些资源本来就蕴藏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之中,将这些积极资源调用起来,我们就更有可能找到不一样的生命故事,之前的问题也就融化了,所以我们都是面对自己问题的专家。
“放下主流文化的量尺”
叙事疗法的创始人麦克怀特说:“个人问题的形成,有很大因素与主流文化的压制有关。”社会文化通过引导社会评价体系来塑造社会成员的行为(如,什么样的人才是成功的?什么样的行为才是到的?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的?),社会成员间的相互对比成为个体社会化的主要途径。文化主流总是有一定的压迫性,其忽略了个体生活的丰富性,将原本丰富多彩的生活压缩为单薄的“例行公事”,很多人对自己的消极结论就是在文化的大背景形成的,换一个背景,该结论将不复存在。
“较期待的自我认同”
当个体完全用主流文化价值观作为评判自己行为的唯一标准时,个体往往只能看到那些符合或者不符合主流文化标准的行为,将其他行为视而不见。如个体认为自己的行为长期都不符合(达不到)社会主流标准,那么其就有可能形成消极的自我认同,认为自己是不好的,认为自己是有问题的。但是实际上,任何生活事件都有多元的意义价值,一件事情可能即是消极的又是积极的,将生活事件的多元意义的丰厚性展示出来,个体就更可能在其中选在符合自己价值判断的意义,进而感到自己人生是主动的,改变自身被动面对问题的策略,从而形成适合的符合自身体验的自我认同。
“寻找生命的力量”
主流文化影响我们,这是叙事流派的主轴,我们认为自己就是问题,认为自己是没有力量的。叙事治疗就是帮我们把问题和人剥离开,将问题“外化”,解构主流文化对我们的影响。叙事治疗认为每个人都是面对自己问题的专家,都是生命的主人。虽然很多问题还没有找到答案,但是慢慢地去走,去看,我们一定会找到属于生命的力量。
基本假设
1.叙事的隐喻:
(1)叙说是人类的天性,人都活在生活中,人也都有说其故事.
(2)故事是有生命的东西,每个人用其故事来展现其人生.
(3)自己是故事的作者.生命中发生的事很多,但我选取其中的情节来成为我的故事,人会过滤生活事件中何者会进入我的主要故事(dominantstory).
(4)人经历事件,也不断诠释其意义.
(5)总有特定的事特别突显,不断的储存记忆.成为围绕着某个主轴、曲调的我的主要故事;不符合这个主轴,曲调的,不被注意的事件,称为替代故事(alternativestory)
(6)治疗师应相信生命中有其它部分,虽未被描述,但仍在许多可能性,治疗师的职责即在求与当事人共同寻求新的事件,创造新的故事叙说,并赋予新的生命意义一个替代故事可以纳入当事人的生命故事曲调之一时,即使有问题的故事(主要故事)依然继续存在,但当事人可以有更新的不同可能.
疗法的关键
麦克·怀特
麦克·怀特认为,个人问题的形成与主流叙事的压制有关。借用福柯的分析,人之所以与主流叙事之间不断产生龃龉,原因在于人对自己所认同的“意义”常常由主流叙事代表的“真理”所决定,这些真理的论述透过权利运作,使人接受其“指定的人格与关系的规范”。于是,人必须接受自身的生活是不断处于外界对个体的权力操作中,从而才能找到反抗的机制,进而脱开主流叙事设下的单一真理,找到实践个人意义的可能。
思想
麦克·怀特认为,对于自己或他人经验故事的叙述,不足以代表他们的生活经验,个人重要的生活部分与主流叙事相矛盾,因而无法实现自己的故事是关键。以这样的角度来看,可能帮助人的叙事心理治疗也就在于如何让人“产生或辨识了不同的故事,让他实行新的意义,带给他想要的可能性”。叙事心理治疗的重点,就是要帮助当事人如何重新检视自身的生活,重新定义生活的意义,进而回到正常的生活。
治疗差别
叙事疗法与过去心理治疗最大的不同就是,叙事疗法相信当事人才是自己的专家,咨询师只是陪伴的角色,当事人应该对自己充满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并且更清楚解决自己困难的方法。
主要方法
叙事心理治疗涉及的方法和策略很多,这里列举主要的几种:
编排和诠释
叙述心理治疗主要是让当事人先讲出自己的生命故事,以此为主轴,再透过治疗者的重写,丰富故事内容。对一般人来说,说故事是为了向别人传达一件自身经历或听来的、阅读来的事情。不过,心理学家认为,说故事可以改变自己。因为,我们可以在重新叙述自己的故事甚至只是重新叙述一个不是自己的故事中,发现新的角度,产生新的态度,从而产生新的重建力量。简单地说,好的故事可以产生洞察力,或者使得那些本来只是模模糊糊的感觉与生命力得以彰显出来,为自我或我们所强烈地意识到。面对日常生活的困扰、平庸或是烦闷,把自己的人生、历史用不同的角度来“重新编排”,成为一个积极的、自己的故事。这样或许可以改变盲目与抑郁的心境。
哲学家萨特说过:人类一直是一个说故事者,他总是活在他自身与他人的故事中。他也总是透过这些故事来看一切的事物,并且以好像在不断地重新述说这些故事的方式生活下去。可以说,故事创造一种世界观,一种人生价值。
好的故事不仅可以治疗心理疾病和精神扭曲,而且可以从中寻找自信和认同,透过令人愉悦、感动的隐喻故事,我们可以重新找到面对烦恼的现实状况的方法,正视我们的过去,并且找到一个继续努力、正向发展未来的深层动机和强大动力。“为了创造生活的意义,人就面对了一项任务,那就是他必须安排自身时间经验的时间顺序,建立自己和周遭世界前后一致的一份记录。他必须把过去和现在,以及未来预期会发生的事件经验连成线性顺序,才能够建立这一份记录。这一份记录可以称之为故事或自我叙事。这个叙事如果成功,人对生活就会有连续感,觉得生活有意义。简单地说:若要创造生活的意义,表达我们自己,经验就必须‘成为故事’。”
叙事心理治疗的故事所引发的不是封闭的结论,而是开放的感想。有时在故事中还需要加入“重要他人”的角色,从中寻找新的意义与方向,让当事人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生命过程。例如,有一个寻求帮助的当事人,他觉得自己不受到别人的重视而感到挫折、沮丧、自卑,当他讲述自己的生命故事时,觉得一无是处,但咨询师要求他回忆过去生命中哪个人对他“还不错”,原本脑中空白的当事人,勉强回忆起一个小学老师的名字。治疗师鼓励他打电话给老师,结果却得到一个“意外的惊喜”。这名教师虽然已经忘了他的姓名和长相,但还是向他连连道谢,并且表示,因为当事人的电话,让他觉得自己的存在,对教学工作已经深感疲惫的他,又重新获得了动力。
通电话的结果是:当事人不仅帮助了老师,也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原来也是这么重要。
问题外化
叙事治疗的另一个特点是“外化”,也就是将问题与人分开,把贴上标签的人还原,让问题是问题,人是人。如果问题被看成是和人一体的,要想改变相当困难,改变者与被改变者都会感到相当棘手。问题外化之后,问题和人分家,人的内在本质会被重新看见与认可,转而有能力与能量反身去解决自己的问题。
例如有位老师反映,“对于一个成绩一直落后的学生,想尽办法鼓励,都没能让他有成就感,如何是好?采用进步奖励的方式,但是每次考试的难易标准不一,看不出进步;如果采用百分等级或排名,这些学生永远都在后面,该怎么办?”把成绩不好等同于学生,是把问题内化。怎样才能把问题外化?有的老师把问题与人拉开距离,采用多元智能的观点,找出学生成绩以外的优势,在优势上予以鼓励。学生的自尊心一旦建立起来,成绩也就有可能慢慢提升到合理的位置。这就是把问题外化的思维方式。
由薄到厚
一般来说,人的经验有上有下。上层的经验大多是成功的经验,形成正向积极的自我认同,下层的经验大多是挫折的经验,形成负面消极的自我认同。一个学生如果累积了比较多的积极自我认同,凡事较有自信,所思所为就会上轨道,不需要教师、父母多操心。相反,如果一个学生消极的自我认同远多于积极的自我认同,就会失去支撑其向上的力量,使他沉沦下去。
叙事心理治疗的辅导方法,是在消极的自我认同中,寻找隐藏在其中的积极的自我认同。
叙事心理治疗的策略,有点像中国古老的太极图:在黑色的区域里隐藏着一个白点,这个白点不仔细看还看不到。其实白点和黑面是共生的。如果在人的内心,当白点由点被扩大到一个面的程度,整个情形就会由量变到质变。找到白点之后,如何让白点扩大呢?叙事心理辅导采用的是“由单薄到丰厚”的策略。
叙事疗法认为,当事人积极的资产有时会被自己压缩成薄片,甚至视而不见。如果将薄片还原,在意识层面加深自己的觉察,这样由薄而厚,就能形成积极有力的自我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