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被讨厌的勇气,让我知道心理学始祖除了弗洛伊德外,还有个阿德勒,他的学说一般被称为“个体心理学”,在历史上并不受重视,但领先于自己的时代。所以更适合作为当下时代的生活准则。
阿德勒认为,你的生活模式,完全是你自己选择的结果。与其他人、与以前发生过什么,都无关。拿我自己举例子来说,我需要每天固定时间学习,但是我又有严重的拖延症,家里琐事一堆,孩子也需要我照顾,常常让我觉得分身无术,我期待一个安静纯粹的学习环境,孩子能够有人帮我很好的照顾,让我无我后顾之忧,从而全身心投入学习。所以心理上就认定以上都是一个前提,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我才会学习用功如何如何。其实,我是将不能固定时间投入学习的事实归咎于没有一个绝对安静的环境,在为自己不能投入学习找了一个完美的借口。如果我要在这样的环境下破除万难潜心学习,就要果断改变以往的不良习惯,与拖延告别,脱离自己的舒适区,改变,但改变就意味着痛苦,而我们多数人都会习惯性的选择舒适安逸,所以在承受痛苦改变与找借口拖延不做之间,我主动选择了后者,与周围的环境无关。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遇到格局小的领导,在工作中没有得到认可而越发自暴自弃。不是因为领导如何,或者是没有良好的工作氛围。在努力做好自己,和放弃自己之间,主动选择了后者,因为放弃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而改变很难,需要付出努力和心血,战胜自己内心的恐惧,不被世俗的认可牵着鼻子走,继续坚持做更好的自己。
有了这个基本认知,接下来就是如何做一个真正自由的人,这个层面解决的是真正的勇气问题。真正的自由不受驱使,既不被别人驱使,也不被自己的欲念驱使。一切的出发点都是应该这样,不为别人的认可而活。我们需要社会的认可,但更合理的应该这么想:把认可当做一个副产品,做得好别人自然会认可 ,不应该直接追求认可,更不应该被认可牵着走。这个理解非常准确,也很具有指导意义。至少我看到后豁然开朗,有种拨开迷雾见到天日的清爽感觉。不被认可驱使,就不会去比较,不比较就不会有自卑或优越,表扬或贬损都意味着操纵和控制。操纵意味着把人当工具,刻意构建不平等。表扬和批评都是评判,都是不平等的关系,一个人做对了我们就感谢,做错了我们就帮助,但是不能操纵。这些现象都出现在很土的地方,高水平的工作场合不会这样。让所有事情的出发点都是应该这样,不再担心别人的认可,就是所谓的被讨厌的勇气。不受驱使,自由的做事,是多么宝贵的被讨厌的勇气,我要拥有她。
再说说幸福感,不自由就无法获得幸福感,一个太注重别人看法的人会被别人的看法牵着鼻子走,不幸福;任性者是自己欲望和冲动的奴隶,满足只是暂时的,并不能带来长久的幸福。怎么样才能获得长久的幸福呢?阿德勒说人际关系是烦恼的根源,也是幸福之源。很多人相信幸福感是跟别人比较出来的,比赢了就能得到幸福感,可是这种幸福不自由。于是人们要么假装幸福,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要么消极幸福,心理告诫自己不跟别人比不跟别人比,但以上两种做法都是自欺欺人,本质上还是比较,这不叫幸福。因为永远都有你无法到达的彼岸和顶峰,那幸福岂不永远遥不可及?要想在逻辑上允许你获得幸福,它最好是主动的,不能这么被动。
阿德勒提出的幸福,来自人际关系的高级状态,叫做“共同体感觉”。要有一个理直气壮的价值,是出于对社会的关心,作为共同体的一员,积极参与其中,找到归属感。
幸福来自贡献。在这里还要区分贡献和贡献感,如果说贡献难分大小,那贡献感根本不需要分大小。贡献感是你认为自己做出了贡献,你就做出了贡献,你就立即获得了幸福。贡献感是由你自己决定的。你不需要非得达到一个什么客观标准才能获得贡献感,从这个意义上讲你不被任何外界的东西牵引。一个内在的重要逻辑是,你自己单方面的认为已经做到贡献了,只要能说服自己的内心。也许你做的这件事别人根本看不到,也许别人还误解你,但是没关系,你自己知道你做了贡献。如果在单位这个共同体没有归属感,那就放眼更大的共同体,家庭,社会,国家,全人类。往大了看,你在这个小集体里的这点冲突,不过是茶杯里的风暴。当然不是说应该回避问题,但是首先要想到,别的地方并没有排斥你。
阿德勒的这套哲学,是教你怎么主观地看待这个世界。选择了意义,就选择了生活模式。改变生活模式用不了太多时间,几乎完全取决于心态上的转变,解决的是心态问题。让我们接纳并承认自己的缺点,活在当下,负责好自己的课题,不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被别人干涉,只对自己负责。世俗的成功和内心的幸福是不同的维度,愿我们在余生都能享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