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笑影。
今天我在咀嚼罗胖的一条观点,怎样处理写作焦虑。
写作是一件让人焦虑的事情,别说小学生了,就是我们成年人,一提到写作就头疼,第一个字就能要了命了。
为什么会焦虑呢?因为我们都活在一个想象的目标里,而不是活在当下。解决的办法是把那个想象的目标拆成一个个当下可执行的台阶或者步骤。
为了阐释这句话,罗胖举了一个例子。
他说,比如你五天后要交一篇五千字的文章,你很焦虑啊,一直活在我们想象的那篇精致的五千字文章里。
那怎么拆解成台阶或步骤呢?一天写一千字行不行?不行,因为第一天的一千字不好写,你可能根本就写不出来,这个不叫“可执行”。
有效的办法是,先写一篇叫“烂稿子”的东西,有什么想法都先堆砌起来,不讲究措辞,虽然词不达意,但可以下笔千言,它快啊。这篇“烂稿子”就是第一级台阶,这级台阶上去了,后面就好办了,改一改就能用了。
最后这句话很有意思:焦虑的本质是因为缺乏可控制的当下行动,一旦行动开始,逃避模式就转化成了战斗模式,焦虑自然也就没有了。
我突然理解了“逃避”和“战斗”,也突然理解了“可控制的当下行动”。
007不出局一直有一句口号叫做“先完成再完美”,或许这句话,我们在其他场合也听过无数遍,就像听“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样质朴的道理一样,只知道对,但不知道如何对,也无法真正去执行,就像我们无法真的都在少壮时期很努力一样。
“完成”就是那篇“烂稿子”,不管有多烂,至少他完成了,他是我们最简单的可以控制的当下行动,是第一级台阶。
只有上了这第一级台阶,我们才能去跨第二级、第三级,就像娱乐节目中的闯关游戏一样。
所以007的打卡规则是,不限字数,不限内容,不限形式,这样才是一个可以控制的当下行动。
很多人在这里被鼓励“不用完美”,所以才有了第一步的行动。
这篇“烂稿子”让我想到一句鸡汤,你不需要很厉害才能开始,但你需要开始了才变得很厉害的。
当你理解了这个“可控制的当下行动”之后,才不会认为它仅仅是一句鸡汤。
再说说“逃避和战斗模式”。
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有拖延症,就像罗胖的假定,五天后交稿子,可能前四天都是不动笔的,只有到了第五天,不行了,才开始动。
前四天都处于“逃避模式”,只有第五天才是“战斗模式”。
《黑镜》编剧查理·布洛克说:不要谈什么天分、运气,你需要的是一个截稿日,以及一个不交稿就能打爆你狗头的人,然后你就会被自己的才华吓到。
你看,“逃避模式”是常态,编剧、编辑、作者、写手,这类靠写作为生的人都需要截稿日,何况我们。
我想分享的是我的一个对比感受,那就是我在写日更的时候,一天可以写一篇,管他是什么;而当我认为我可以降低频率的时候,七天都很难憋出一篇来。这都是我呀,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现在的解释是,当我一天写一篇的时候,我觉得我不需要写得很好,有的写就不错了,能发表一篇出来,就是成功,所以对自己的要求是比较低的,就像那篇“烂稿子”一样,是“可控制的当下行动”。
而当我七天写一篇的时候,我对自己的要求变了,我活在一个“想象的目标”中,一个必须要写出一篇好文章来的目标,是呀,你现在七天才写一篇,必须得拿得出手吧,这时候我就焦虑了,开启“逃避模式”。
日更让我一直处于“当下行动”,一直处于“战斗模式”,就是“烂”,我也能接受。处于战斗模式的我们,是不存在焦虑的,而是在千方百计寻找办法。
如此于我,这件事情就可以持续下去。这大概也是其他日更007们的状态。
同样的道理,每天运动的人,每天早起的人,每天读书的人,每天坚持做一件事情的人,他们都在采取可控制的当下行动,不逃避,在战斗,自然没有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