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生活中遇到难解决的问题,难以沟通的人和难以控制的情绪的时候。我下意识的会胡思乱想,各种担忧与猜想。这种思维活动常常是不自知的,只有进行了好一会儿,或者旁人让你不要想太多的时候,才会意识到。
可是,我真的是想太多吗?
难道我不是在思考吗?
思考与想太多,又有什么区别?
我是该放弃这样的想,还是应该去寻求另一个出口?
出口在哪里呢?
一次上班路上,我与冰清谈及这个话题,最后总结出的结论是,想太多是读书太少,想太少,不思考,还是由于读书太少。
原因是,会想的人,说明多少有些思考,但是因为读的书不够,看的世界不够,现有的知识和见识解决不了遇到的问题,于是开始胡思乱想。
想的少,一种是心思极其单纯,这样的人通常不会有什么烦恼,一种是见识少,读书少,压根不懂思考。
我,应该属于前者。
打开微信读书,看到我以前放在书架上的《灵魂只能独行》,灵魂?为什么只能独行?可不可以解决我现在的疑惑?于是我开始阅读这本书。
幸运的,我许是找对了出口。
正如《在黑暗中行走》一章节里说
“人们常常说,人与人之间,尤其相爱的人之间,应该互相了解和理解,最好做到彼此透明,心心相印。史怀泽却在《我的青少年时代》中说,这是不可能的,即使可能,任何人也无权对别人提出这种要求。“不仅存在着肉体上的羞耻,而且还存在着精神上的羞耻,我们应该尊重它。心灵也有其外衣,我们不应脱掉它。”如同对于上帝的神秘一样,对于他人灵魂的神秘,我们同样不能像看一本属于自己的书那样去阅读和认识,而只能给予爱和信任。每个人对于别人来说都是一个秘密,我们应该顺应这个事实。相爱的人们也只是“在黑暗中并肩行走”,所能做到的仅是各自努力追求心中的光明,并互相感受到这种努力,互相鼓励,而“不需要注视别人的脸和探视别人的心灵”。
是的,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总是想要战胜某一方,窥探到对方的心灵,尤其是亲密关系里,非要知道对方思想的来龙去脉。一直以来困扰我的问题就是,这个人的态度为何如此不符合我的心意?他到底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这般语气说话?我该如何让他变得符合我的节奏?
可越是分析不同的性格,我越是觉得疲惫,难道面对不一样的人,我该变换不同的自己?
那我是谁?
与其被别人带着走,与其猜测别人在想什么?或许自己把握节奏才是一劳永逸的。
一本好书的作用在于可以开启一段关于书中主题的思考。
关于这个主题与其一切相关联事物的联系,甚至引发很多不相关联事物的思考。比如,读了一本书我会想什么是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书?
会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带入其中去思考,去对照,在我觉得不舒服,不情愿去扒开的地方,去探求自身的内外逻辑。从而了解自己,了解世界。
这本书中还有很多地方直击内心,比如,我们时常需要别人来理解我们,当别人不知道我们心思时,会称其对自己不用心。又希望别人与我们袒露心声,一旦得不到回应,又以对方不信任为由指责对方。试问,自己对自己了解多少呢?又怎么能希望别人完全理解。我仿佛看到了那个矫情的自己。
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部分值得翻开去思考。
也许思考与胡思乱想的不同就在于,思考有一个主题和答案,而胡思乱想只会徒增烦恼与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