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历8月6日,早上六点多起床,七点从县城坐车回到生我养我的地方——板桥镇,这是2017年第二次回老家看四位老人,四位老人年龄最小的71岁,最大的84岁,庆幸他们都还健在。
第一站是去爷爷家,我们约好了在镇上碰面。
一、老家的镇上
1、街道
我的老家位于四川东部巴中市通江县,这里盛产银耳,还有油菜和金银花,还有大面积的溶洞群,也是红军经常出没的地方,被誉为:银耳之乡,溶洞之乡,红军之乡。
由于没有工业,环境特别好,但是经济落后,很多年轻人都外出务工过年的时候才回家,家里老人小孩居多。
镇上的店面多数买日常用品,饮食,农耕农具,种子,一般都是自己家修的房子,一楼用来做门市或者自己开餐馆。媳妇在家带孩子在店里张罗做点小生意,男人自己买辆面包车拉客(比如赶集天从村里到镇上再从镇上到村里),或者自己承包一条线路(从镇上到县城拉客)。
2、老家的菜油
镇上有家专门榨菜油的的店,遇到赶集天村里的农人会提前找车拉几袋油菜籽到街上榨油。昨天奶奶告诉我今天要到镇上赶集榨油,打她的手机没人接,直接走路到榨油点找他们。
远远的,一股油菜香扑鼻而来,好久没闻到这么香的味道了,对于长久生活在城市,一天三顿吃餐馆的我,盼望着要是天天吃上家乡的绿色食品,那该多好。城市里的饭馆没有这股独特的香气,超市里的桶装油也没有。
凡是经过工厂加工包装的食品,里面再添加一些其他物质,已经没有了原始的味道。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我,即便去了很多城市,尝了很多美味,依然钟爱老家的腊肉,干竹笋,干豇豆,土鸡蛋,泡菜和豆瓣酱……
从网上了解了各种关于不法商人为了牟利滥用食品添加剂,养殖场为了催肥添加对人体有害的饲料,再看看当今社会上的各种癌症各种怪病。这些病都从哪里来的呢?自然是食物(吃)、空气(呼吸)和水(喝)。
为了自己的健康考虑,我的饮食除了在老家吃点干净的肉,其余多数吃素,少肉或者不吃肉。几年下来,虽然人瘦了点,但是身体好,很少生病。我也渐渐习惯了素食。
闻着香喷喷的菜油,看到爷爷在店里忙着拿盆接油,奶奶用铲子装油渣。几个排队的中年人在那里聊自己的子女,家里的收成,国家对他们的支持。偶尔老板忙不过来的时候,他们也会搭把手帮忙把一大盆油抬到电风扇旁边,吹冷了再装到油桶里。
3、寄快递
镇上没有申通,圆通和顺丰这些快递公司。只有邮政,我来到邮政柜台,看到一位七旬老人很自豪的给我们看她女儿寄给她的鞋子,还告诉我们每次赶集她女儿都会寄东西给她,她也把老家的土鸡蛋寄给远在北京的女儿,只要三天时间就能到达北京。
不得不感叹快递物流的发达,给山区农村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几年前只能寄包裹,7-15天才能到货。邮政的工作人员也是镇上的,很淳朴,很热情的帮村民收寄快递。我寄的腊肉,担心路上天气热坏掉,还帮我把肉切小用真空包装。
4、美味
每次回老家,都会到镇上一家豆腐店买豆腐(豆腐软老人能吃),这次也不例外。这家店的老板从我读小学的时候就卖豆腐,以前是装到筛子里买,现在直接买了几个大冰柜,家里装了几台生产豆腐的设备,一年四季只做豆腐。老板个子矮,人实在,豆腐做得好,镇上的人都喜欢买他家的豆腐。
老家的豆腐比城市里的做得实在,城里的豆腐煮熟之后没有孔(应该加了米粉),老家的豆腐煮了之后体积会变大,里面有小孔,吃起来有嚼劲。买回的豆腐一般抹点盐放到冰箱里,用来煮鱼炖汤或者用豆瓣酱红烧都很好吃。
考虑到爷爷奶奶年龄大了,吃不了硬的,又买了一袋包子,老家的包子和城市里的不一样,里面的馅有豆腐豆瓣加小葱,还有咸菜肉丁加小葱,也有四季豆肉丁,吃起来特别香。拿回去放到冰箱里,早晚不想做饭的时候拿出来蒸热就能吃,够两老吃上好几顿。
二、村里的风景
1、树林
从镇上坐车大约十几分钟就能到村里,马路两旁郁郁葱葱,夏天,一片片嫩绿的叶子变成了碧绿的叶子,密密层层的枝叶挡住了在天上吐火的太阳,形成了树荫。
透过枝叶,有阳光射下来,就像星星点缀天空一样。树林里满是知了叫了,声音好闹,两里以外都可听的到。
知了的种类不一样叫声也不一样,最熟悉的有四种知了,小时候暑假天我和弟弟喜欢捉知了喂小猫,还喜欢模仿知了的叫声,研究每一种知了的外形。
很快到了村里,爷爷家位于半山腰上,我们还要走一段路,一路上和奶奶拉家常,很快就到家了,小狗花花好久没见我了,以为是陌生人大老远一阵狂叫。
回到家里紧接着开始做晚饭,我切菜做饭,奶奶帮我找调料,吃完晚饭,天还没黑,我坐在屋前的石凳上,花花蹲在旁边,夜幕降临,屋前的竹林,不远处的稻田,四周茂密的的树林,远处连绵不断的山峰,还有远处的人家……这一切让我的心变得平静而祥和。
2、月光
在夜深人静的晚上 ,独自一人在外面散步,如黑丝绒般的天幕上圆月悬空 ,月光皎洁,群星璀璨,清辉如银。
走在田间不需要电筒,能清楚看到不远处的玉米地和远处的群山。这时候蛐蛐儿开始活跃了,发出叽叽喳喳的叫声,让这个夜晚变得更加宁静了。
看着这美景,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几句词: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月暂晦,星常明,留明待月复,三五共盈盈。
3、可爱的生灵
爷爷家的小猫咪这时候开始活跃了,在地里活蹦乱跳的,在干嘛呢,抓蛐蛐儿啊。花花这只跟屁狗也出来了,一个劲摇尾巴卖萌。
三、84岁的外公
由于时间有限,第二天下午坐摩托车赶回去看外公外婆。四位老人中数外公年龄最大,今年84岁了,也是全家人最担心的,前几个月弟弟回去看他的时候他已经认不到弟弟了,这次很害怕外公连我也认不得了。
一下车看到外公站在石栏旁边望着马路,估计是在盼着我们回去看他吧。没想到外公一眼就认出我来了,开心的说:“孙女回来了”,小时候最喜欢摸外公的胡须,现在还是喜欢摸外公花白的胡须,老人家也喜欢我们摸,我拉着外公的手,摸摸白胡须,再摸摸脸,外公一个劲乐呵呵的笑。
老人年龄大了,眼睛不好使,手指甲脚指甲长了自己也没办法,每次回家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给他们剪指甲。我搬来小板凳坐着先给外公剪,完了再给外婆剪,外婆小时候缠过脚,大拇指和小拇指交叉夹在一起,指甲都缠变形了,特别不好剪,每当看到外婆的脚我就特别痛恨那个残害女人的时代。
屋前种有苦瓜、南瓜还有丝瓜,南瓜藤长长的缠绕在一起,上面有熟了的老南瓜,也有嫩南瓜,我摘了一个嫩南瓜准备晚上炒着吃。
晚上我做了几个菜,外公晚上一般不吃饭,他说吃了肚子不舒服,外婆以前还能吃点,由于嘴里长疮也没吃。我和大爹一起解决了饭菜。
外公年龄大了,吃什么都要烫热吃,吃了冷的就会生病,香蕉葡萄都要烫热吃,牛奶也要烫热喝,他吃了几颗葡萄就没再吃东西了。
次日早晨,外公起得很早,他喜欢杵着拐杖逛马路,外婆起床喂鸡,大爹把院子清扫的干干净净的,我做饭。外公外婆老了牙不好使,喜欢吃软软的稠稠的稀饭。
我煮了酸菜豆腐鱼,没放辣椒,另外炒了几个小菜,看着外公外婆吃的香香的,把一盆酸菜鱼吃得精光,心里开心极了。想起小时候每次放假回家外公外婆总会给我和弟弟做好吃的,有好吃的都会等着我们回去一起吃,二十年过去了,他们越来越老,走不动了,以前能干的外婆现在也嫌做饭麻烦。
每次回家的时候他们都很开心,离开的时候又会舍不得。而我每次回家的时候总会害怕外公不认得我,离开的时候总会想:会不会是最后一次见他们了。
尽管心里盼着他们长寿,然而生老病死由不得我想。在他们活着的时候努力尽孝,离去的时候也不至于遗憾。
这几年,来回往返乡间数次,第一次作记留恋。希望远在天边的游子多回家看看: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人……一生不了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