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用很多价值准则约束着自己,这些准则僵化死板,我的准则里存在着很多“应该”。
“你应该慷慨无私。”
“你应该遇到事情宠辱不惊,面不改色。”
“你应该永远内心强大,开心幸福,不可以情绪低落,更不可以哭泣。”
“你应该独立,寻求帮助是怯懦的表现。”
“你应该总是忙碌起来,空闲下来,你就是在浪费生命。”
……
还有太多的“应该”我无法一一列举,但我清楚,这些都是来自幼时渴望父母带有条件的爱,为了满足社会角色期待的需要,形成一系列的价值准则。
这些价值准则就如同铁链将自己紧紧捆绑住,并不是灵活多变的,在这些准则中没有特殊情况,僵化死板,如果自己不严格执行,内在的“审判者”就会立刻跳出来骂自己个狗血淋头。
同样,这些价值准则并不允许自己有任何失败,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偏差,它们早已内化在我心中,毫无变通可言,它们从不会根据现实的情况而更改,只是一味的促使自己无条件遵守。
僵化死板的教条并不会考虑是否符合你的实际情况,同样也难以跟自己的需求和能力匹配,如此便限制了你丰富自己的生活。我们可以警惕自己内心的那些死板的教条规则,摆脱无法做到的愧疚与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