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学习第108天《大匡 第十八》第1段
原文阅读
齐僖公生公子诸儿、公子糺、公子小白。使鲍叔傅小白,鲍叔辞,称疾不出。管仲与召忽往见之,曰:“何故不出?”鲍叔曰:“先人有言曰:‘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今君知臣之不肖也,是以使贱臣傅小白也,贱臣知弃矣。”召忽曰:“子固辞无出,吾权任子以死亡,必免子。”鲍叔曰:“子如是,何不免之有乎?”管仲曰:“不可。持社稷宗庙者,不让事,不广闲。将有国者,未可知也。子其出乎!”召忽曰:“不可。吾三人者之于齐国也,譬之犹鼎之有足也,去一焉则必不立矣。吾观小白必不为后矣。”管仲曰:“不然也。夫国人憎恶糺之母,以及糺之身,而怜小白之无母也。诸儿长而贱,事未可知也。夫所以定齐国者,非此二公子者,将无已也。小白之为人,无小智,惕而有大虑。非夷吾莫容小白,天不幸降祸加殃于齐,糺虽得立,事将不济。非子定社稷,其将谁也?”召忽曰:“百岁之后,吾君卜世,犯吾君命而废吾所立,夺吾糺也,虽得天下,吾不生也,兄与我齐国之政也? 受君令而不改,奉所立而不济,是吾义也。”管仲曰:“夷吾之为君臣也,将承君命,奉社稷以持宗庙,岂死一糺哉! 夷吾之所死者,社稷破,宗庙灭,祭祀绝,则夷吾死之。非此三者,则夷吾生。夷吾生则齐国利,夷吾死则齐国不利。”鲍叔曰:“然则奈何?”管子曰:“子出奉令则可。”鲍叔许诺,乃出奉令,遂傅小白。鲍叔谓管仲曰:“何行?”管仲曰:“为人臣者,不尽力于君则不亲信,不亲信则言不听,言不听则社稷不定。夫事君者无二心。”鲍叔许诺。
字词注释
[1]齐僖公:东周初期齐国君主。诸儿:即齐襄公,与公子糺、小白为兄弟。公子糺:春秋早期齐国公子,因与齐桓公小白争君位而丧命。糺,《左传》等作“纠”。小白:齐桓公之名,春秋五霸之一,在位四十余年。
[2]鲍叔:即鲍叔牙,曾辅佐公子小白,后又推荐管仲任齐国相。《史记》有传。傅:辅佐,辅弼。
[3]管仲:即管子,春秋早期政治家,辅佐齐桓公尊王攘夷、仁执天下。其事主要见于《国语》《左传》和《史记》。《论语》中孔子曾以“如其仁”称赞他。召忽:春秋早期人,与管仲同时辅佐公子糺,公子糺丧命,召忽也随之而死。
[4]弃:厌弃,嫌弃。
[5]固:执意,坚决地。
[6]吾权任子以死亡:我且以死进谏来保你。即在鲍叔拒绝君主任命时,召忽将冒死保护鲍叔。权,姑且,暂且。任,保。
[7]何不免之有乎:即“有何不免乎”。
[8]持:主持,掌管。
[9]让事:推让政事,指辞傅。让,通“攘”。排斥。
[10]广闲:指称疾。广,通“旷”。空闲,安适。
[11]去一焉则必不立矣:言三人辅政,缺一不可。
[12]为后:即继任君主。
[13]已:同“以”。用。
[14]惕:即“愓”。通“荡”。放荡,放得开。
[15]卜世:即指立新君。君主在位期毕为一世,国家册立君主,每一世都要占卜。
[16]兄:有两说,一则训“兄”为“况”。二则认为召忽称管仲为兄。
[17]济:沮丧。《方言》:“济,忧也。”郭璞注:“失意潜沮之名。”
译文参考
齐僖公生有公子诸儿、公子糺和公子小白。齐僖公委任鲍叔辅佐公子小白,鲍叔推辞不受,称病不出。管仲和召忽去看望他,问:“为什么不出来任职呢?”鲍叔说:“先人有句话说:‘没有人能比父亲更了解自己的孩子,没有人能比君上更了解自己的臣下。’如今君上深知我无才无能,所以派我辅佐小白,我自知已被君上厌弃了。”召忽说:“既然你执意辞却,就不要出来,我且去劝说君主改主意,以死来保你,君上一定会免去你的新任命。”鲍叔说:“你如果这样做,君上哪里会不答应免我的新任命呢?”管仲说:“不可以。主持国家社稷宗庙大事,不能推让政务,不能安闲自适。将来谁继位,还不知道呢。你还是出来任职吧!”召忽说:“不可以。我们三人对齐国而言,就如同一鼎有三足,去掉一足就立不住了。依我看来公子小白必定不能继承大统。”管仲说:“不对。全国的人都讨厌公子糺的母亲,进而也厌恶公子糺本人,却同情公子小白没有母亲。公子诸儿年长却卑贱,前途渺茫。能安定齐国社稷的,若不是这两位公子,其他的就无所可用了。公子小白的品性为人,没有小聪明,放荡不羁却胸怀远虑。除了我没有人能使小白存容于世,不幸上天降祸老君主死,公子糺即使继位了,也无济于事。如果没有你来安定社稷,还能有谁呢?”召忽说:“君上百年之后立新君,如果违犯君命废黜了我拥立的人,夺走了公子糺的君位,即使他赢得了天下,我也不苟活,何况委任我齐国的政务呢。接受了军令就不会改变,受命辅佐我所立之人,即使未能即位也不会沮丧,这是我所秉承的大义。”管仲说:“我做君上的臣子,就听受君上的命令,主持掌管国家政务,怎会为了一个公子糺而送死? 值得我为之牺牲的是社稷,社稷破败,宗庙毁坏,祭祀断绝,我会为此而死。如果不是这三项,那我还会活着。我活着对齐国有利,我死了对齐国不利。”鲍叔说:“那我该怎么办呢?”管子说:“你出来接受任命就可以了。”鲍叔答应了,于是出来受命,辅佐公子小白。鲍叔对管仲说: “怎样做呢?”管仲说:“做人臣的,不对国君尽力就不能得到亲信,不能得到亲信就言不听,言不听就国家不安定。侍奉君主的人不能有二心。”鲍叔答应了。
核心内容解读
大匡,即辅佐君主处理国家大事。该篇主要以公子小白出奔——即位——称霸为线索结构全篇,体现了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的杰出政治才能。
我们知道,当年,管仲一开始辅佐的是公子纠,结果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也就是后来的齐桓公)争位的时候失败被杀了。按照当时的观念,管仲效忠公子纠,公子纠死了,那他唯一正确的做法就是以死相随。同为公子纠家臣的召忽就做了自杀的选择。然而,管仲反而在老朋友鲍叔牙的斡旋下投靠了公子小白,并辅佐齐国称霸诸侯。
生死事大。哈姆雷特的疑问:活,还是不活? 如果按照当时普遍的君臣观,他非但没有为主人自杀死节,居然还投靠杀死旧主人的凶手,这真是无耻之极了。
其实,本文开篇管仲劝说鲍叔辅佐小白,其从国家大义出发的君臣观和生死观在此已展露一隅。
管仲曰:“夷吾之为君臣也,将承君命,奉社稷以持宗庙,岂死一糺哉! 夷吾之所死者,社稷破,宗庙灭,祭祀绝,则夷吾死之。非此三者,则夷吾生。夷吾生则齐国利,夷吾死则齐国不利。”
与召忽和鲍叔的观念不同,管仲独到的君臣观,向普遍存在的效死奉忠的观念提出了挑战,也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在《论语》里,子路和子贡都请教过孔子这个问题,并且刻意指出管仲这个道德人品上的污点,认为他不算仁者吧。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论语 宪问篇》)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 宪问篇》)
子路问的意思是,您老人家不是一向提倡“事君以忠”嘛。公子纠被杀了,召忽就自杀以殉其主。而管仲却没做到,甚至还归服了其主的政敌,担任了宰相,这样的行为难道不是于其旧主有不忠的嫌疑吗?
但孔子这里却并没有拘泥于小节,而是从客观的历史效果来分析。管仲辅佐齐桓公对内改革,提升了齐国的实力。非常重要的是,孔子认为,管仲推动开展的外交活动,即尊周王室又惠及各国,并不需要靠齐国强大的军事实力来威胁,而是靠合理合法的大义来召集诸侯会盟。当时与会各国,基本上心服口服,齐国一时成为霸主,维持了正常的国际秩序 。管子依靠仁德的力量做到这一点,应该给予正面肯定。
面对子贡对管仲的质疑,孔子说:“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天下,人民直到今天还享受到他的恩赐。如果管仲,恐怕我们已沦陷于入侵的夷狄,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开了。哪能像普通男女那样拘守小节,自杀在小山沟里而无人知道呢!”
在学生一再质疑管仲不死旧主公子纠的问题上,孔子再次亮明观点,认为管仲“如其仁!如其仁!”。孔子其实也曾批评过管仲的不足之处,但总体来讲,孔子还是基本上从历史作用、惠及人民、维护天下有序统一的角度肯定了管仲的功绩,认为他是个有仁德的人。管仲佐齐桓公“尊王攘夷”,不炫耀武力,阻止了齐鲁和周围各国被夷狄化,保存了中原诸国的礼乐文化,这个历史功绩不容忽视。
《管子》学习的背景知识
“管鲍之交”的来历
春秋时期,鲍叔牙结交了一个在别人眼中很不靠谱的朋友,还在一起做生意。那个朋友出钱少,分的却多,按照他的点子办事,一办就砸,而且他当公务员三次被罢免,当兵也临阵脱逃。其他人都劝鲍叔牙,别跟这种人交往了。
但鲍叔牙每次都解释,他家穷,又有老母亲要照顾,所以多分钱、当逃兵都是顾家,至于不靠谱的主意,那是时机不好。
鲍叔牙坚信他这位朋友必成大事。最不靠谱的一次,是那朋友射了公子小白一箭,公子小白就是鲍叔牙当时正在辅佐的人——齐桓公。还好,幸亏射在带钩上,无大碍。但是齐桓公当然要报一箭之仇,鲍叔牙拦下他,说这是大大的人才,您应该不计前嫌重用他,让他作丞相,我来辅佐他。
这回,终于靠谱了。他这位朋友辅佐齐桓公成为霸主,他本人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他的名字,说出来你肯定知道,他就是管仲。
历史上专门有一个成语形容鲍叔牙和管仲的友谊:管鲍之交。管鲍之交有多深厚?鲍叔牙死后,管仲在墓前大哭,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
参考资料
《治大国:古代中国的正义两难》,熊逸,北京联合出版公司·联合读创,2020年3月
《〈论语〉通读(上部)》,靳大成,“得到”课程,2020年
《管子(全二册)——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李山 轩新丽 译注,中华书局,2019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