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维度,揭秘DISC模型》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一些自己未曾注意的个人行为.......

早起洗漱,先刷牙,还是先洗脸?

出门穿衣,先伸左胳膊,还是右胳膊?

商场购鞋,先试左脚,还是右脚?

.......

你会发现,除非特意改变,一般我们倾向于哪种行为,就会常用此类行为。

比如我起床会先刷牙,穿衣先伸左胳膊,买鞋总试左脚......

为什么?

那是因为——

我们每个人的行为都是有倾向性!

DISC就是研究人行为风格倾向性的工具!

当我们了解了一个人的倾向性,预测行为,提前干预,从而有可能会影响结果,进而提升人际敏感度,这就是DISC可以帮到我们的。

而DISC能够成为一门学科,那是因为它基于真实场景能应用,其研究方法也有科学模型!

DISC建模用的是坐标二分法,即横竖两个坐标,两种维度,四个象限。

一个是横向的坐标——关注人和关注事

两车追尾,作为交警的你到达现场,开口会怎么问呢?

你可能先问:您好同志,怎么回事?后面这车谁的?请出示行驶证、驾驶证!

也或许先问:这位同志,没事吧?有没有伤到哪?需不需要去医院?

前者呢关注事儿,后者就是关注人啦。

你或许会问,哪种更好呢?

其实还是那句:没有优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

但是只有前者那样,未免有些冷漠,只有后者呢,又过于人性化,所以,你看现在的交警,都是强调执法有力度,也要有温度嘛!(嗯,声明一下:遵纪守法的咱,没有追过尾哈!)

那一个团队里面,如果全是关注事儿的,或者全是关注人的,哇,太煎熬了!

所以,团队要多元化,打配合、做组合。

另一个是纵向的坐标——直接和间接。

在某企业员工培训现场,作为学员的个别员工频频低头看手机,作为培训老师的你,怎么解决?

直接对着学员说:咱们培训纪律强调了很多遍,说得很清楚了,都是成年人,能不能遵守一下?

还是委婉一点:这位学员,是不是有急事?这样,可以出去处理一下?

换做你是学员,接受哪种?

在我看来,记住下面这句总没错!

用对方可以接受的方式来处理!

这时,回想起我最亲爱的爷爷:老人一生刚正不阿,嫉恶如仇,在家中属于绝对权威,说一不二,典型的D。

逢年过节,在外打拼的我回去后,按惯例给老人聊聊这大半年的工作和生活,然后老人再给我一些建议和方向!

倾诉时,我是I,老人是S,探讨时我们又是C,聆听教诲时,老人是D,我又成了S。虽然当时没有很明显的意识,但现在回想起来,祖孙二人都有某一特质比较明显,但都在用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去沟通!我想,那就是我们爷俩的合拍之处吧!

沟通的最终效果取决于对方可接受的方式!

两个维度的坐标:关注人和关注事,直接和间接

D 支配型——关注事情,相对直接(目标明确,关注结果)

I 影响型——关注人,相对直接(调动气氛,风趣幽默)

S 支持型——关注人,相对间接(乐于配合,善于倾听)

C 严谨型——关注事情,相对间接(思维严谨,追求卓越)

所以, 结合真实场景,学会举一反三,掌握模型,通过两个维度,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应用DISC!

与诸君共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