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弟一家三口来海南,与我和先生一起,过了个团圆年。
“姐姐,我们今年春节到海南来和你们一起过年,没问题吧?”
“没问题。”
“这几天我们已经在看票了,龙华想早点买票,怕买晚了涨价。”
“好。”
“买三亚吧?”
“对,三亚。”
“好,那我就准备下单了。”
很快,大弟的购票信息微信给了我,返程票也买好了,1月23日~2月2日,1700单程每人,仅飞机票就花了一万出头。“想不到广州离海南这么近,机票还这么贵。”我说。大弟的经济并不宽裕。“没事啦,早就想来海南看看你们呢,现在条件终于成熟了。而且龙华和小宇都是第一次做飞机呢。”大弟在电话那头愉快地说。
小宇怕坐飞机我是知道的,弟媳没坐过飞机,我还是第一次听说。2017年他们一家去新疆旅游,就是坐的火车。看来大弟他们这次是下了大决心的。以前父母在,过年就是回家和父母团聚。后来父母都走了,兄弟姐妹就各过各的年了,大家本来就天南海北,不在一个城市生活。这次大弟一家要来海南和我们一起过年,还是头一遭呢。突然有了一点点压力。年底年初,是我们的忙碌季。12月下旬,女儿一家回国探亲,因为假期有限,只和我们待了九天,跑了江城老家和上海两个地方。在上海,送走了女儿一家,稍事休整,就到了一月中旬。我和先生不敢懈怠,马不停蹄飞到海南,准备迎接大弟一家的到来。
到了海南,我就开始头疼了。
因为具体如何接待大弟一家,先生和我想法迥异。说起来,我们在海南有两套房子,接待客人宽宽松松。其实两套房子都不大,而且还一个在三亚,一个在万宁(准备挂牌出售),相距130多公里。我们在海南没有车,要想全程陪同他们,又各住一处的话,靠公共交通每天通勤,不现实,只得挤住在一起。租房子住,既说不过去,也不划算,尤其是春节期间。
先生的想法很简单:我们提供有两间卧室的三亚房子给他们住,我们住万宁的一居室。他们一家三口自己玩就可以了。想出去玩,就打个车出去玩,最美的景点基本都集中在三亚,或者跟团游也行。不想出去玩,就在家里休息,小区逛逛,也很惬意。业主食堂饭卡给他们充好值,吃饭问题也解决了。可是我觉得这样不妥。我对大弟太了解了。他们千里迢迢来一趟海南,花了血本,鼓足了勇气,冲的是有我这个姐姐在这里呀。我这个姐姐,不好好接待一番,不让他们玩得尽兴,也说不过去啊。钥匙一交,交代几句就走人,太没人情味了吧,我做不出来。
先生不以为然。“ 11天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你跟他们挤住在一起,你难受,他们也不自在。”他说。他的边界感本来就很强,加上大弟一家跟我们在老家小住过几回(为父母扫墓),生活习惯太不相同,让他十分不适。“换做是我,我也愿意别人只给我提供住处,我会非常感谢。”他又补充道。其实我也知道,接待客人,是个很辛苦的活,不仅要陪吃陪住,还得陪玩。三两天好说,时间长了就不好说了。经历过的人都懂。春节期间出行打车也困难,而且5个人,得打两部车。这些都还是小事,最要命的还是两家五口人,挤住在两居室里,共用一个卫生间,像80年代的“团结户”那样,的确不好受,甚至有些尴尬。后悔一开始没跟大弟讲清楚这些(其实之前我自己也没有细想),现在再讲,感觉已不合时宜。一番思量后,我决定探探大弟的口风。于是我打给大弟,试探性地问:“我们三亚房子只有两间卧室,要是大家都住三亚,小宇得睡沙发哦。”
“没关系呀,到时候我睡沙发也可以啊。”大弟大大咧咧地说。我不甘心,又问:“你们有做攻略吗?”
心想,最好多出去玩玩,来个环岛游什么的才好,不要天天闷在家里,大家都自在一点。答:“还没有啊,学校还没有放假。”
又过了几天,再问。答:“呵呵,我们主要来跟你们团聚的,玩不是主要的。”
“团聚”两个字,此时唯让我心惊。这边一心不要跟他们挤,那边又拎不清,一心要“团聚”。我猜的没错吧,这个马大哈大弟,想得肯定很简单很美好:到了姐姐家,自然一切有姐姐安排,不愁吃不愁住,至于玩嘛,姐姐安排去哪儿玩,就去哪儿玩呗。一年忙到头,终于可以好好享受一下温暖闲适的度假时光,多好。
可是,你们好了,我不好啊。有点后悔当初邀请他们来了。可他们眼巴巴想来,我这个做姐姐的,也不能假装视而不见呀。眼看团聚的日子日益临近,我仍一筹莫展。
此时的我,也想来一句:
唉,咋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