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歧义,但又充满自己思想的题目吧,而我真正要说的是其实是三个需要摈弃的“永远”、“嘲笑”、“负能量”的概念而已。
很多时候,绝大多数人放弃的理由仅仅是因为自己语言的心理暗示,“我**做不好、做不了”,有句话说的好,做和不做只在一念之间,而且每一个放弃的理由都有一个合理而且让自己不得不信服、特别舒服、心安理得放弃的理由,而这种暗示性语言的潜台词或深层次的含义是“永远”,我永远做不好**事,于是在头脑中放慢思考的频率,在动作上迟钝、懈怠,进而放弃。比如我不会魔方、我不会编程、我不会打球等等,而要让自己真心的摆脱语言的暗示,进而实现它对人心的控制,那请从心理上摈弃“永远”这个概念,改用“暂时”吧,我暂时不会魔方、编程、打球等等,相信摆脱了心理的束缚,再静下心来经过自己潜心的努力和集中注意力,终究学会必是并不遥远的事。
在前一段时间里,我已经靠自己的刻意训练和应用于日常工作、生活的些许经历,摈弃了诸如“坚持、毅力”及“情商”,加之刚刚摈弃的“永远”等概念。而赋予要做的每件事以重大的意义,不再是苦哈哈的坚持,因此不再需要“坚持和毅力”的概念,而只是一种必须、值得为之付出的持续而已,就像兴趣一样,哪怕再苦再累,如果你想起来都会热血澎湃,去做都会兴奋异常。而很多人挂在嘴边的情商天赋其实是可以通过换位思考后天提高的智商的一种,一样是可以通过刻意训练提升的等等。
事实上,我们99%的人基本上都会掉进“莫名其妙地凑热闹”、“火急火燎地随大流”、“操碎了别人的闲心”的三大坑中,同样可能有90%的人都有过嘲笑别人的经历,将自己的思维方式硬套在别人的身上,替别人的事情或经历或思考方式出谋划策,真正觉得他人没有按照这样或那样的轨迹做事,顺理递推,自己在做某件事的刹那,自然而然地会衍生出“我这样做是不是会让别人嘲笑”的想法。事实上,就像物理学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概念是一样的,嘲笑的作用也是相互的,如果要从根本上防止被嘲笑,那请先从心理上抛弃“嘲笑”这个概念,进而不去嘲笑别人是最好的方式之一,不去嘲笑别人,自然而然就不会有别人可能嘲笑自己的想法引申到自己身上了,不是吗?
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魔鬼和天使两个方面,而同样有象征天使的正面和象征魔鬼的负面情绪环伺四周,如果某人整天满腹挠骚、抱怨不断的话,相信我,他的周围必定也是遍布不好好做事充满负能量的朋友和同事,且一直与之为伍。
那如何从根本上摈弃负能量呢?
在物理上不断接近积极的、正能量的人,远离负能量的人。
把注意力放在认认真真做事情上,让原来那些让自己心烦的负能量,自然而然地烟消云散,长此以往,你再也不必去刻意回避它们了。
事实上,多维度竞争力的打磨,元认知能力的提升,写作能力的训练等等,光是想到每天需要做的事情,以及自己因此而收获的成长就已经足够让人兴奋不已了,谁还有时间去纠缠于那些生活中的负能量呢?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