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
今天吃早餐时突然想到,以前认识的一位老师,当时我们去山东上线下课,才十几人,她为了表示自己的丰盛,请我们到酒店吃饭。点菜点了三十多个,菜上了三轮才上完。整个饭局花了两三个小时。其实后来两轮上的菜根本没人吃,可是她还在叫快点上菜。然后,课程的几天里,我跟她同桌吃饭。我们是吃自助餐,我亲眼看到她点了很多,但末后她没吃多少,全浪费了。
我想就此事以批判的眼光来写点东西,可一想到视角学,我就开始怀疑:从视角学的角度出发,一切好似没有对错。
但真是这样吗?这与西方灵性倡导的“不评判”有什么区别呢?这是不是容易被人利用,陷入善恶不分的愚顽之境?
儒家倡导“仁”,王阳明也说要遵循“良知”,佛家则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道家说“无为”,其实也倡导人不要纵欲。
视角学对这方面有简短的论述,比如无关生命发展进程的不在此论述范围之内(原文一时找不到)。但是明辨是非,为善去恶是修行的基本出发点。这些东西在视角学系列中似乎重点不够突出,而过于强调了“一切皆是视角”的观点。这是不是视角学的一个bug?
MK:
批判也是可以的。因为批判也是一种视角。
不在于是否批判,而在于是否执著于批判本身。
社会生活需要遵循社会生活的规则。
PY:
如果是圣人,他们难道没有这种分别心吗?
MK:
不浪费是更好的选择,但这不是分别心,而是智慧的抉择。
视角学是一种智慧,不是为了束缚生命的。
PY:
也就是任何一种理论体系都要从积极的一面去看待。
MK:
这同样是视角的选择。关注积极的一面,就会获得积极的启发。
PY:
不同的人还是会有不同的解读,就看每个人的选择。
MK:
随每个人的心,展现不同的风景。
而这,正是“一切皆是视角”所揭示的秘密。
PY:
这一不小心就会掉洞里了。
MK:视角真正的精神是没有局限,如果被局限了,包括被视角学局限,那也是要打碎的。
但这并不代表可以任性妄为,否则必然自己承担代价。
PY:
我觉得这是不是可以单独写篇文章放进去,因为人都会钻空子。
MK:
语言本身是有局限的,不要被语言本身迷惑了。
PY:
要让一种体系成熟,就要考虑其它可能出现的方面。
MK:
视角的智慧在语言之外。
PY:
这么说,就使得视角学有点像阳春白雪,一般人很难走进去。
MK:
没关系,视角学的一般原理具有普遍意义。
专门找空子钻的人,只会自毁长城。
视角学是基于生命成长和生活的智慧,背离了这个根本,就意义不大了。
爱钻空子的人,本来也不是想要升华自己,那就随他吧。
PY:
其实在读《视角学法则》的时候我就有这个想法,可能还是应了一句话:内在有黑暗,看到的就会是黑暗。
MK:
想起了一句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但写下这句诗的人,最后却没入了黑暗。
所以,坚守寻找光明的心,最珍贵。
PY:
每个灵魂都有一个进程,谁叫这个世界是既有黑暗又有光明?不可能人人都充当光明的角色。
MK:
所谓的黑暗,其实就是欲望和被欲望蒙蔽了的心。
所以,光明才无比地珍贵。
PY:我今天提出的观点,其实是从普通读者的眼光来看的。这里面好像并非欲望。
欲望也是为自己找借口。
MK:
任何一种理论,不同的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
PY:
我想起西方的“不评判”,戕害了多少人。很多人都因为这个不敢站出来。
MK:
就您提出的问题而言,是您误解了视角学不允许批判。
PY:
是的,我是这么理解的。
MK:
对于人类社会而言,,没有批判,就没有进步。
视角学从来没有否定批判。
PY:
没有批判也不会有修行上的进步。
MK:
但批判本身也是复杂的。WenGe的大祸,与过度批判是分不开的。
PY:
这个话题比较复杂。
对于消极的人而言,视角学有可能是他们的庇护伞。
MK:
只能说,他们还没有读懂视角学。
而且,视角学的本意,与是否批判无关。
PY:嗯,这倒是。
MK:
因为视角学真正批判的对象,是自己的心。
它不是为了对别人发表意见的。
PY:
是的。
不能拿一些小小的东西来覆盖了视角学的精髓。
MK:
但它的原理一定会影响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您说的。
PY:
我明白了。我会试着深入进去。
MK:
就像,无数的人把老子的无为当做消极的接口,与老子其实没有关系。
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老子的无为到底是什么意思。
PY:
对,老子的光芒始终光耀千古。
门外汉看的只是表面。
MK:
视角学,并没有特别倡导什么,有为,或无为。批判,或者不批判。
PY:
视角学只是引导我们去看到更多的可能,从深度和广度。
MK:
它只提供一种特别的角度,然后需要生命自己去观照和体悟。
而且这种角度也不是固定的,而是无限可能的。
PY:
其实视角就是让人们去观照。
也就是自己的选择是无限多的。
MK:
以此来打破局限,为生命拓展出更广大的空间。
但如果一个人以此作为放纵自己的借口,那就没有意义了。
PY:
但是处于低频率的时候,视角是很难转变的。
理论上看视角是随时可以转变的,实践起来,视角的转变存在很多困难。
MK:
各随其缘就好。心不变,视角也难变。
如果总是固守自己的观念,那么视角学也帮不到他。
PY:
嗯。不过视角学还是有很多的启发。
MK:
欢迎您继续深入探索。
而且,对于您发现的不足,您可以写文章来完善它。
PY:
这应该是您来补充完整吧。
MK:
视角学不属于某个人,它属于所有的生命。
我只是探索者之一。
希望您也成为探索者。
PY:
我也希望能如此。
我写的都太零碎了,不成体统。
MK:
没关系的,开始是零碎的,慢慢地就会拼成一张完整的图。
PY:
任何一门新的体系都充满了很多惊奇,这也是生命的神奇之处。
MK:
嗯,是的。一起努力!
关于“一切皆是视角”与“抑恶扬善”的关系,这位朋友提出的问题非常好,所以有必要从视角学思想本身进行阐明。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生命视角学以及“一切皆是视角”的视角学法则是基于生命成长、生命升华而提出的一种理论和实践体系。如果离开了这一前提,仅仅就视角学的某些阐述进行孤立化、片面化地解读,就可能背离这些阐述本身的初衷,乃至完全南辕北辙。
其次,生命视角学的所有观点有一个基础,即“生命宇宙观”。所谓生命宇宙观,就是每个人的的生命以及生命所感知、认知、觉知的一切,整体性地构成了这个生命的生命宇宙。对于生命宇宙中发生的一切现象,做为生命宇宙主体的生命,皆是其经历者和体验者。此生命主体,面临自己生命宇宙的一切显现,在两个方面是可以“有为”的,一方面是如何获得生命主体性的超越与自由,这也是视角学重点阐述的内容;另一方面是如何积极有为地通过自己的主体性行为,有效地影响生命宇宙中显现出来的现象,从而使生命宇宙向着更善美的方向发展。
“生命宇宙观”,是一种生命与宇宙完全融为一体的世界观——刚开始或许还有“融入”的思想,当真正深入进去了之后,就会发现,不是“融为一体”,而是“本自一体”。
“本自一体”的生命宇宙,生命是宇宙之心,是宇宙之眼,是宇宙之主体。
此生命宇宙之主体,是生命宇宙所有一切现象的“创造者”、“体验者”和“见证者”。
所以,生命的所思所想、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生命宇宙的展现。所以,生命,怎么可以置身事外呢?一切都需要生命主体性的担当,自己要为自己生命宇宙中的一切担负起责任来。要积极有为地为生命宇宙向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不懈奋斗。
这一点固然重要,但视角学和生命宇宙观,更重要的意义则在于如何实现生命主体性的超越与自由。这时,“一切皆是视角”就有了更深的意义。这里的视角,其实是生命宇宙的终极本体。此本体与生命宇宙的关系为,生命宇宙中所有一切现象,都是映现在视角(本体)中的视界。视角决定了视界,同时超越于视界。正是通过这一独特的角度使得生命能够照见自己内在本具的超越性、本具的自由性、本具的无限性。而这一面才是生命的“真面”。见到这一“真面”,然后不断地训练安住于此“真面”,不断地训练以此“真面”作为生命一切行为的出发点,从而使生命主体性的超越与自由不断增长,从点到线、到面、到立体化、整体化,最后直到遍满整个生命宇宙。这才是视角学对于一个具体的生命其真正的意义所在。
从上述两个方面来对照朋友提出的问题,就可以十分清晰地得到解答:
一方面,为了使生命宇宙更加美好,随顺世间法则而为善去恶、抑恶扬善,是非常必要的。该批判的要批判,该弘扬的要弘扬。这时,如果用“一切皆是视角”来束缚自己,不敢批判,那么就误解了视角学的思想。
另一方面,也要明白,即使进行了批判,也不需要执著什么。一切不过是为了尽自己的心而已。而对方能否改变,是否愿意改变,以及自己的批判能起到什么样的效果,则随缘就好。每个生命都有其独特的生命宇宙,虽然生命与生命之间,有相互含摄的关系,但每个生命自身才是自己生命宇宙的主宰。我们可以在做好自己的同时,以自己生命的善美去影响其他的生命,但重点始终是做好自己,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做好自己可以做的,对于结果则无需执著。同时将视角收回到“本体”和“真面”这里,安住于其中。
当以此“本体”视角观照之,就会发现,所有的生命,其“真面”都是此“本体”,本自超越,本自自由,但无数的生命却深陷于生命宇宙所呈现的“现象”中,在“现象世界”里演绎着无穷无尽的故事——包括课程的故事,课程老师的故事,以及自己是不是要进行批判的故事,还有这些对话和文字的故事,一直在生灭着,在变化着,在延续着........
也可以由此而进入故事的世界,并用不同的视角观照之——
1)人的思想和行为深受出生和成长环境的影响,乃至变成一种集体潜意识——比如山东人热情好客,唯恐对客人招待不周而失了礼节,所以很多山东人请客人吃饭都会出现这样的场面,点了很多菜,最后剩了很多,造成了浪费。而这种情况的潜在文化心理则是——相比于浪费,“不剩菜”则代表没有“招待好”,而“没有招待好”就“太失礼”了,是万万不可以的。
2)这样的习惯不仅会影响招待客人的行为,也会影响人的日常行为,比如吃自助餐。因为已经习惯了多点菜,所以自己吃饭也会习惯性地多点,造成浪费。——这种行为的背后还有一种不太容易发现的心理,即如果点得很少,就会显得“穷酸”。而“穷酸”是经历了贫困的一代人的集体记忆,也是这代人极力要突破的东西。所以,被人看做“穷酸”就是一件很没有脸面的事情。虽然现代都市人的生活已经富裕了很多,但这种对“穷酸”的“抗拒”依然会成为一种潜意识。于是就会出现一种情况,自己在家吃饭会很“俭省”,而只要在外面吃饭,就会多点一些,特别是在朋友面前,即使吃不完,“浪费”了,也总比看成“穷酸”要好多了。——这并不是说,是明显刻意地这样做的(有的人的确是如此),而是这已经成了从农村走出来的很多人的一种潜意识,也不仅是农村,城市也是一样的。
3)朋友的视角关注的是“浪费”,而那位老师关注的则是在她心里比“浪费”更重要东西,或者是礼节,或者是身份和面子,或许是其他更看重的东西。这说明,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件事,有不同的关注点,每个人都基于自己的关注点去看待事情,从而形成自己的看法。
4)批判“浪费”当然是对的,但如果写公开的文章,最好不涉及具体的人,只对事,不对人。因为那位老师如果看到文章,可能会感到伤心——自己一片热诚待客之心,却被批判为“浪费”。
5)这位老师在其所教课程领域深有造诣,但并不能因此而改变其日常生活行为——深厚的本地文化心理,远胜过某种“技术性”的“课程”对其生命的影响。所以,要改变生命的程序,其难度的确很大。因此,文化若不能变成日常生活中的思想、语言和行为,意义就很有限。
6)在与朋友交流的过程中,自己依然过于强调视角学对于生命成长方面的意义,而对于其以后在传播中所产生的对社会大众的影响,关注度不够。作为一种指导生命行为的理论和实践体系,需要考虑其在社会伦理道德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提前在理论体系的构建中予以完善。这也是朋友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的出发点。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也需要在未来继续对此方面进行完善。
所以,非常感谢朋友真诚地提出这一问题,这篇文章算是对此问题的初步答复。在《仁——生命宇宙的至善之性》一文中,亦间接地回答了这一问题。后续在写作视角学系列文章时亦将对这一方面继续进行完善,以便使视角学能够有更广泛的指导意义,更少产生使人误解的可能性。
再次感恩朋友,同时欢迎更多的朋友针对视角学系列文章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完善这一新生的体系。感恩有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