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七月,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在这个最热的季节里,我回到了老屋。母亲虽有些“嗔怪”,眼里却流露出惊喜:“这么热的天,回来干什么呀?”
我知道,母亲不是责怪,是心疼。既是暑热天,乡村蚊子又多,母亲怕久居城市的我,不习惯乡村的生活。
按时间算来,我又是一年没有回到老屋了,没有与父母小住了。那种思乡念亲的心情,无以言表。
01
老屋,沧桑得像一个上了岁数的老人。它是父母在上个世纪六十年度修建的,陪伴父母快六十个春秋了。老屋是父母的“杰作”,父母一直舍不得遗弃或拆除它。虽然不在老屋居住了,但父母每天仍为它打开门,通风换气,打扫整理,让它保持着干净和整洁。
我们在老屋里出生,长大;老屋一路陪伴我们成长,直到我们走出家门、远离家乡。老屋也成为我们心中的念想,是我们魂牵梦绕的心灵港湾。每次回来,我都要走进老屋,看看它的梁和柱,看看每个房间,围绕老屋转上一圈。
老屋的墙壁有些剥落,显得斑驳陆离。墙砖上的色彩不一,暗灰的,深褐的,灰白的,岁月留给了老屋多样的印迹。听父亲说,这些墙砖是旧式“258”尺寸,是原来旧屋拆除时又“旧物利用”,砌在老屋上的,加上原旧屋的时间,这些墙砖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老屋的屋顶,盖的是土瓦。近些年来,时常会有些地方漏雨。为了保持老屋的原状,也为了保护老屋,父母给它加盖了一层蓝色的钢板。这样一来,就不会再漏雨了。
“屋要人撑。”母亲说,“没有了人气,屋也就会塌了。我也时常在老屋里住一住。”
这不,暑热天里,母亲在老屋的门里头,放置了一个竹床,时常在上面午休或小憩一会。“门口有风吹进来,这里凉快得很!”母亲笑着说。
“心静自然凉。”母亲不吹空调,也不吹电扇;她感觉到热了,就坐在门口,让汗自流。我的记忆里,母亲一直是这样“去暑”的。
砖墙土瓦,泥土地面,老屋接地气,自然是夏凉的。母亲在老屋里如此避暑,虽然母亲感觉到是安全和舒适的,可着实让久居城市空调房的我心疼和不安。
02
去年下半年,为了给父母改善居住环境,哥姐们在家里操心,将院子里的北侧老厨房进行了改建,新修成了两间厢房。
厢房里安装了网络、电视、空调等,以便让父母住进去,避免冬冷夏热,可父母硬是不愿搬进去住,还是住在前面的厅屋里。这两间厢房反而成了我们回家时居住的“客房”了。
我在厢房居住一晚,有空调,自然睡得安稳。
我和父母的早餐,母亲早做了打算:煮瘦肉鸡蛋面条。忙碌早餐时,母亲不让我插手,我只是打了一下下手。
猪油下锅烧热,葱姜煎炸,加一勺母亲自制的蚕豆酱,锅铲翻炒,加水烧开,再放面条。水煮沸,放入三个鸡蛋。这就是母亲煮鸡蛋面条的步骤。
灶堂里的柴火烧得旺旺的,锅里的面条翻滚,鸡蛋形成荷包状也漂浮上来,厨房里香气四溢......
在大碗里盛好面条,母亲又放上昨天炒好的瘦肉。一顿瘦肉鸡蛋面条早餐就这样做成了。
母亲说:“你到台子边上看看,有新鲜的黄瓜,摘一条,腌了你吃。”
我应声而去。一条鲜嫩的黄瓜挂在藤子上,诱人!我清洗好黄瓜,将瓜片削得薄一些,以顾及到父母的牙口。
加少许食盐和香油,一盘凉拌黄瓜,给瘦肉鸡蛋面条的早餐增色不少。
03
吃完早饭,东边的太阳已有一竿子高了。阳光洒在院落里,明晃晃的。地面的热气也上升了不少。
今天又是一个大晴天!风向是北风,对于门朝西的老屋来说,在夏天里算是凉快的一天。门口的白杨树叶子随风“飒飒”作响,林间的蝉早已叫得热火朝天了。
老屋的夏天又开始了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