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过圣女祠
李商隐
白石岩扉碧藓滋,上清沦谪得归迟。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
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
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
【注解】
1. 圣女祠:又称圣女庙,在今两当县西坡乡琵琶崖附近,此地为入蜀的古陈仓道的必经之地。琵琶崖拔地而起,拥云弄岚,嘉陵江从崖前自东向西流过。在千尺绝壁之上石纹纵横,远看好像晃悠悠悬着一把硕大无朋的琵琶,故当地百姓称之为“琵琶崖”,并在当地长期流传着一个仙女追求爱情,勇救心上人喜郎的美丽传说。
2. 岩扉:岩洞的门。唐孟浩然:“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3. 藓滋:青苔。《花月痕》第十回:“西北角叠石为山,苍藤碧藓,斑驳缠护。”
4. 上清:道家所称的三清境之一。《云笈七签》卷三:“其三清境者,玉清、上清、太清是也。
5. 沦谪:被贬斥;沦落。清陈维嵩《念奴娇·夏日看荷花作》词:“一自污泥沦谪久,怅望瑶池、悬圃。”
6. 梦雨:迷濛细雨。金王若虚卷下:“萧閒云:‘风头梦,吹无迹。’盖雨之至细,若有若无者,谓之‘梦’…… 贺方回有‘风头梦雨吹成雪’之句,又云:‘长廊碧瓦,梦雨时飘洒。’”
7. 萼绿华:传说中女仙名。自言是九嶷山中得道女子罗郁。晋穆帝时,夜降羊权家,赠权诗一篇,火浣手巾一方,金玉条脱各一枚。见南朝梁陶弘景《真诰·运象》。
8. [杜兰香:神话传说中的仙女。晋干宝卷一载:汉时有杜兰香者,数至张硕家,:“可十六七,说事邈然久远……作诗曰:‘阿母处灵岳,时游云霄际。众女侍羽仪,不出墉宫外。飘轮送我来,岂复耻尘秽。从我与福俱,嫌我与祸会。’”嗣后时来时去。
9. 移时:经历一段时间。《后汉书·吴祐传》:“祐越坛共小史雍丘、黄真欢语移时,与结友而别。”五代王周诗:“略坐移时又分别,片云孤鹤一枝筇。”
10. 玉郎:道家所称的仙官名。唐韦渠牟:“上帝求仙使,真符取玉郎。”
11. 通仙籍:《真人周君传》:紫阳真人周义山,字委通,汝阴人也。闻有栾先生,得道在蒙山,能读龙峤经,乃追寻之。入蒙山,遇羡门子,乘白鹿,执羽盖,佩青毛之节,侍从十馀玉女。君乃再拜叩头,乞长生要诀。羡门子曰:“子名在丹台玉室之中,何忧不仙?远越江河来,登此何索?”
12. 天阶:天宫的殿阶。唐韩愈:“无梯可上天,天阶无由有臣踪。”
13. 紫芝:一种真菌。古人以为瑞草。道教以为仙草。王充《论衡·验符》:“建初三年,零陵泉陵女子傅宁宅,土中忽生芝草五本,长者尺四五寸,短者七八寸,茎叶紫色,盖紫芝也。”《茅君内传》:“句曲山有神芝五种,其三色紫,形如葵叶,光明洞彻,服之拜为龙虎仙君。”此喻指朝中之官职。
简译: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冬,兴元军节度使令狐楚病卒,李商隐随丧回长安,途径圣女寺。唐宣宗大中九年(855年)末至大中十年(856年)初,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奉调还朝,李商隐又随其自梓州返回长安,再次途径圣女寺,写下此诗。
圣女祠的白石边长满了碧绿的苔藓,圣女从上清仙境被贬下凡此地,一直是迟迟未得归返呀。
每一个春天,蒙蒙细雨都飘洒在大殿的青瓦上,而整天也没有一丝灵风从天宫吹来,因此看不到寺中的旗幡飘动。
圣女应该羡慕萼绿华和杜兰香两位仙女吧,她们一个是说来就来自由自在,一个是由青童接驾说走就走。
想来玉郎仙童会来到此地告诉圣女,她本就在仙籍之册,不需要到天宫门前去求紫芝仙草,早晚会返回天庭啊。
脉络浅析:
这首诗是借咏圣女而抒其被迁谪之怨也也。
首句写祠前景色,使用了因果关系流水句句法。上句是因,“岩扉”不用柴扉而是岩扉,这是仙家特有的风貌。“碧藓滋”碧绿的苔藓在白色的岩扉旁滋长,说明来这里已经很久了。下句是果,从上句得出结论,说明圣女一直迟迟没有返回天庭。“沦谪得归迟”即是说圣女,也双关了自己,是诗之主旨所在。
颔联写祠里景色,实际是承接上联的“得归迟”之意而写,“灵风不满旗”喻没有天庭的消息,所以得归迟。“梦雨常飘瓦”喻愁怨像那春天的丝丝细雨,常常萦绕着祠堂。因为得归迟,所以愁思不断。这一联双关了自己被贬漂泊流浪,而不能归返京城,也听不到从京城传来任何召其归返的好消息,所以常常是愁怨满怀呀。
颈联仍是承接前面的“得归迟”之意,使用了对比和反衬的修辞语法,从反面衬托圣女不得归的幽寂愁怨之情。萼绿华和杜兰香两位神仙都能很快归返,自己却长期不能归返。这里应该是双关了李商隐看的别的同僚不断升迁,而自己却不能被召回朝廷重用的悲愤之情。
尾联是对“得归迟”的一种反向期盼,使用了“通仙籍”的典故,栾先生在蒙山得道成仙,紫阳真人周义山去蒙山找他以求长生之道。仙人告诉他,你的名字已经在丹台的玉室之中了,早晚会得道成仙,还来这里求什么呢?通过这个典故表达了自己对回归朝廷的一种期盼和信念。
这首诗使用流水句句法,和对比、反衬以及双关等多种修辞语法,借对圣女被贬下凡之咏叹,表达了自己被朝廷迁谪而长久漂泊不能升迁归返的愁怨之情,以及对重返朝廷的期盼和坚定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