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放,传承,重塑——读陶行知《怎样指导小先生》

提起“小先生”,很容易就联想到自己的学生时代。感觉自身现在所做职业以及某些时刻都得心应手之感,都来自于“小先生”的经历。

说到底,这“小先生”的经历也并不是多么可以大书特书,其实就在老师不经意之间说了句——某某,你教教他们怎么做。

这其实,就开始了一种“下放”“传承”和“再塑”。

教师教书在孩子眼里是某种权力的象征,父母们都说,要听老师的,所以这种自然而然的敬畏让我们相信老师,当老师指派“小先生”的时候,“小先生”就获得了某种权力。

知识的获取是储备,也应该是传承的过程。传统意义上的“师生传授”如果在某些时候变成“生生传授”,对知识的传递起到意义更大,尤其对于“小先生”来说,知识已经变成了鲜活的东西,这样的鲜活也传递给了身边人。

“小先生”再被指派之后,自信心不仅仅是被增强,而是被重塑。不同的角色带给个体的感受是全新的,自信同样如此,所以就像一块拼图,拼到了“自信”的版图上。

教书育人,四字不可拆解。打开思路,培养更多“小先生”,不仅是传递知识的教书,当然也是不断培育新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