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书的线条很美,篆书以前的字,每一笔每一画都有意思。每一个笔怎么写,都有一个样子,但到了隶书,定字写书了,就不讲究每一个笔画的意思了,不讲“一笔一画,有何意焉”,越写越顺手了。写顺手之后,这就出现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比如“隶”,它有尾巴还有一只手,但是写成了隶书包括后来的楷书以后,我们只看见笔画了看不见过去的好个文字笔画的意思了。
从隶书到楷书,再到后来的行书草书,以及今天的简化字,这一套我们把它叫作笔势。它那个笔只有势了,那小篆往前一直到甲骨文,每一笔每一画都是有意义的,所以叫笔意。
所以我们认字一定是从篆书往前,从每一笔每一画的中看得出意思来。之后只有笔顺了,就是点横竖撇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