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运营、做产品还是做新媒体,必须要清晰了解用户需求并且绘制出精准的用户画像。
之前刚做运营时,有一段时间里我在闭门造车,对于自家产品的用户并不是十分了解,仅仅只是基于产品所给出的信息来推断出用户,每次撰写文案等都是站在企业的角度进行教育用户,那段时间里效果平平,那段时间里我非常的苦恼,最后通过自己的调研来了解用户后,开始站在用户的角度进行思考,完善产品文案。
在做调研的这个过程,我分了三步走,分别是:
- 绘制产品初步的用户草图;
- 确定访谈目的,制定访谈提纲
- 访谈用户,收集信息
1.绘制产品的初步用户画像。
首先我会绘制出一份产品的用户草图来帮助我找到目标用户群体。这部分的内容里涉及基本信息,行为习惯,痛点问题。
基本信息:姓名,年龄,区域等;
行为习惯:媒介偏好、生活习惯、内容喜好等;
痛点问题:产品所要解决的痛点问题。
我通过这三个方面来进行扩展,描绘出产品的用户画像,譬如:
- 基本信息:孩子处在6~18岁的宝妈,奶奶,一线,二线城市,三线城市。
- 痛点问题:学习不够专注、亲子关系较差、自控力不够等
由于行为习惯是通过后期调研得出的,前期推断是很难推断出来的,所以我就绘制出了前面两组信息来帮助我找到目标用户。
2.确定目的,制定访谈提纲
绘制好了用户画像草图后的下一步就是确定好访谈目的,根据访谈目的来制定访谈提纲内容。
访谈目的可以分为:了解信息渠道,痛点问题,内容喜好,行为习惯等,个人建议一次访谈最好把所有想要知道的内容都统统询问一遍,尽量获取完整的信息链条。因为这些信息后期只要进行分析,就可以帮助到产品迭代,更新,完善产品的功能以及内容。
譬如这次我想要了解目标用户在哪里了解信息以及内容喜好,那么我的问题可以是:
- “您经常在什么地方来获取教育孩子的方法?”
- “您平常使用什么app来了解信息的?”
- “您平常关注了一些什么类型的公众号?能列举一下吗?”
- “关于教育的公众号有哪几个?可以列举吗?”
- “他们的内容有什么吸引你的地方?”
等等,这些内容都可以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进行延伸扩展。
3. 访谈用户,收集信息并且分析
拿到了访谈提纲后,找到目标用户并且进行调研访谈。这个阶段属于信息获取的阶段,我们可以通过社区、朋友、粉丝群等渠道寻找目标用户进行邀约访谈。
找到用户并且邀约后,我们需要准备录音器材,笔记本,一支笔,访谈提纲。录音器材可以帮助我们空出更多的时间去记录除了语言意外的信息,比如采访对象的肢体,面部表情等。这些信息的价值同样高,隐喻着很多的东西。
之前我曾经采访过一些宝妈,在谈论到孩子成绩的时候得意洋洋,谈到亲子关系的时候,面部表情就开始有微妙的变化,这个时候我就会用笔记录下当时的情况,并且当时进行了引导式的提问,让她说出了苦恼(痛点问题)。
在进行访谈时,我会使用“多问为什么”来深挖需求,有时候用户的回答可能很普通,但是有的时候通过多问为什么,就能深挖出用户的痛点需求。譬如有一次我采访一位宝妈时,访谈内容如下:
我:“最近有什么烦心的事情?”
她:“孩子的学习。”
我:“孩子的学习怎么了?方便告诉我一下吗?”
她:“最近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老是在玩手指,都不专心的去写作业,我很担心她这样下去成绩会下降。而且一催她赶紧的完成作业就跟我吵起来了。”
深挖出三个痛点问题了,做作业不够专心,亲子关系,担心学习成绩。
在访谈时,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要引导用户去回答问题,而不是引导用户去回答你想要的答案,这是比较常见的错误,你要站在客观的角度去进行访谈,才能够获取到更多有用的信息,如果一味的去引导用户去回答你想要的答案,那么这次访谈是没有效果的,也只是在浪费时间。
访谈结束后,你需要复述一遍,与访谈对象确认,最后感谢访谈对象,必要时记得给个红包对方,毕竟占用了对方的时间。
当以上所有的工作结束后,就到了整理分析的阶段,现在手上的是宝贵的一手信息,但是要经过处理过滤后才能成为有用的信息,在这份采访资料内,你可以分析出用户的内容喜好,活跃渠道,痛点问题,自己产品的改进方向等等的信息,这些都是根据你访谈的目的所的出来的。
在日常的工作里,了解用户是放在第一位的,如果不足够了解用户,后续许多的工作只会是无用功。譬如之前我做了一次做线下活动,就是因为不足够了解用户,就在那里闷头苦干,导致线下活动的流量平平,到场率惨淡,这是血一样的教训。如果当时去做一次用户调研,了解他们经常在哪里活跃以及在哪里获取信息,或许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总结一句,第一步就是绘制出用户画像,初步的画像内容是产品的目标用户人群,包含用户地区信息,年龄,痛点问题(产品所要解决的问题)。第二步确定访谈目的,根据访谈目的绘制出访谈提纲,第三步就是找到目标用户进行采访,采访的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多问为什么”,进行深挖用户需求。最后一步就是把获得的一手资料保存好,然后根据目的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