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老师,见惯了学生写错别字,不论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成绩不好的,都有写错别字的坏习惯,我总是很努力的去纠正,可是效果却不佳,有时越纠错的越离谱。一到考试总有一些孩子,让我们为他感到可惜,因为一个错别字而不能得到满分。总拿“粗心”当借口,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吃一堑长一智,如何纠正孩子写错别字的习惯尤为重要,总结原因如下:
一是教师在教字词时,没有帮助学生建立起音、形、义之间联系,所以学生在用词表义时没能唤起形与义之间的联系。
二是学生学习时没有努力建立字形与字义、字音之间的联系,遣词造句时又不够用心,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运用错别字的坏习惯。
要改正这一缺点,非下苦功夫不可。可以以下面的方法帮助孩子改正缺点:
一、每写错一个字,抄写该词语10次。这样做的目的是唤醒孩子的责任意识。
二、日常学习语文,出现错别字就把该词语记在封面背后,因为这个地方是孩子翻书后必定看到的,把词语记在这里可以给孩子一个反复再现的机会。
三、建立错别字手册。准备一个小本子,出现错别字后,马上把该词语记在本子上,标号,并标明日期。下次再出现,就在词语后标上第二个日期。如果隔一段时间,该词语不再出错,就把该词语划去。在记与划之间,孩子会拥有一种成就感。这样,他会更有意识去纠正错别字了。
坏习惯,及时纠,任其发展,错一生。中国汉字博大精深,音形字义记忆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