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33期“母亲”专题活动。
都说母爱是世界上最长情的一种爱,但是对于我的童年来说,母爱让我感受更多的是害怕。我们的传统文化让我们祖辈都不善于表达爱,不好意思表达,甚至错误的表达。
对于儿时的记忆,最深刻的莫过于挨打了,被母亲用竹条抽打,或者是用手掐大腿,打完之后的双腿就是青一块紫一块的。我童年时期的被打,主要集中在那么四五年的时间,应该是五岁到八九岁。我对水出奇的喜欢,尤其是水里有小鱼小虾,我很享受抓鱼虾的过程,抓完了,然后再放回去,第二天再来抓,抓完了再放回去,这种感觉说不出的得劲。
甚至我还记得在奶奶老房子的天井下面,奶奶洗衣服的盆子里留着的一洼洗手水,我也是能玩个半天,偷偷放点奶奶的洗衣粉,然后用手不停的搅拌就能拌出很多泡泡,觉得很新奇,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多的泡泡。
离我家大约50米的邻居家房子旁边就有有一条小水沟,里面会有小虾,有一条住在那里,陪伴过我好一阵子沿着小溪再往上有一些就会有小鱼和小螃蟹。所以我就会一直沿着小溪,不断地搜寻着小鱼小虾的踪迹。有时候甚至带着我老弟,他也是喜欢抓鱼,平时玩耍基本我们都不在一块的,唯独玩水是趣味相投。至今还记得有一次和他一起抓了半脸盆的螃蟹,本期待着母亲能做一盘美味的螃蟹给我们尝尝的。可是母亲却说要扔掉,无奈我们就只能送给了奶奶家,结果是一个螃蟹腿都没吃到。
每次玩水总会把裤子或者衣服弄湿,所以眼尖的母亲总是能在我身上找到蛛丝马迹。一发现就是用竹条抽打,若是弟弟也去了,也是一同打。
母亲一边打一边念叨着:“和你们说了不能做玩水,偏要去玩,打死你们。看你们下次还敢去么?”
可惜的是下次还是照样重复,小孩子就是这么容易健忘,现在回想都觉得佩服自己不怕打的勇气,不怕的勇气。最惨的一次是母亲愤怒至极,用了一条绳子,把我和弟弟背靠背的绑起来,拉到木楼梯底下,说要吊死我和弟弟。当时觉得好恐怖,只记得听说过有人上吊死的。但是不知道上吊是要掉脖子才会死,以为绑起来吊在楼梯上就会死。所以我们姐弟两哭天喊地喊救命,喊姐姐救命,并保证自己以后不玩水了。但事实是还是继续玩,只是慢慢开始会越来越隐蔽了。
现在回想那会估计年纪很小吧,可能五六岁吧,懵懵懂懂的年纪。再后来随着年纪的慢慢长大,玩水也越来越小心翼翼了,知道清除蛛丝马迹,所以被打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到十几岁的时候,有一次和父母聊天说起小时候挨打的经历,问母亲那个时候为什么不让我们玩水,母亲说怕我们掉水库里被淹死,小溪往上走约100多米就是水库。想把我们打怕了就不敢去了,这样才安全。我又到问她,如果是害怕我们出危险,为何不告诉我们那个水库很危险,玩水不能到水库里去。
母亲说她小时候她的母亲就是这样对她的,不希望她做什么事,就打,把她打怕了就不敢了。哪里有这么多精力和耐心来给你们讲道理,每天忙不完的活,还有这么一大帮孩子。
或许真如母亲说忙的很,没时间讲道理,但是我更相信她是没经过思考,直接机械的照搬她的母亲的养育经验。虽说出发点是为了孩子安全,但是这个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所以我现在还是和母亲说一声,爱孩子就该给予她一些时间和耐心,说明前因后果,孩子虽小但是也是知道爱惜自己生命的。用恰当的方式去爱孩子才是对孩子有帮助的,否则会给孩子造成伤害,而且都打着爱你和为你好的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