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在上海交响乐团演艺厅上演了一场精彩的室内乐音乐会《印象探戈——纪念皮亚佐拉诞辰一百周年》。年轻的小提琴家张亚楠,杨蚕;中提琴施贞莉;大提琴周润青;低音提琴芦泽春奈;吉他闵振奇;手风琴朱政和钢琴薛莉山为观众呈现了融合了爵士和古典音乐风格的表演。今年是伟大的阿根廷作曲家皮亚佐拉诞辰一百周年的纪念,这场音乐会也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一了大师如何将探戈音乐从舞厅带到音乐厅的历史。
不过上半场我们听到的两首曲子是印象派作曲家拉威尔的作品。第一首《小提琴与大提琴奏鸣曲》是拉威尔向自己非常崇拜的另一位印象派大师德彪西致敬的作品。他自己将这部作品看作风格变化的转折点。音乐也的确开始有了现代音乐的特征。弦乐器紧张尖锐的感觉并不是太悦耳,高辨识度的主题不断出现在乐章中,独特的听觉效果惊人的表现力。
第二首《F大调弦乐四重奏》是他写的唯一一首弦乐四重奏,创作于学生时代的尾声。拉威尔当时是福雷的学生,这部作品也是写给他恩师的。作品以娴熟的写作技法,流畅而富有色彩的音乐语汇打动着听众,成为他早期的代表作。乐曲从奏鸣曲式的中庸的快板开始,柔美的旋律交织萦绕,第二乐章里生动的拨弦,轻快活泼,谐谑幽默。第三乐章舒缓宁静的音乐,有着冥想般的感觉。末乐章又回复到精力充沛,激情热烈的音符把情绪推到高潮。相较于前一首曲子,这首更古典风格一些,让人们更多感受到法国式的浪漫。
下半场都是皮亚佐拉的作品。《探戈的历史》是皮亚佐拉1982年受古井和义丹的委托为吉他与长笛而作的组曲。根据探戈发展的时间脉络分成四个乐章。第一乐章《青楼1900》第二乐章《咖啡馆1930》第三乐章《夜总会1960》和第四乐章《现代音乐会》,讲述了探戈音乐演变的过程。今晚演奏的是前三个乐章,长笛部分也由弦乐代替。乐曲从最早青楼里节奏明快,旋律活泼的舞蹈伴奏音乐到咖啡馆里昏暗的氛围里缓慢演唱的歌曲,第三部则融合了夜总会舞厅里探戈、Jazz与Bossa Nova的舞蹈元素。
《孤独》是作曲家为情同父子,亦师亦友的特洛伊罗创作的《特洛伊罗套曲》中的第五首,特洛伊罗七十五岁去世后皮亚佐拉失去了的精神支柱。这首曲子委婉哀怨,写尽了他的心声。
接着我们听到的《一步之遥》也是探戈音乐绕不开的经典。虽然这首不是皮亚佐拉的作品,但加德尔的创作也让大家记住了他的名字。最后压轴的是大家最熟悉的《自由探戈》色彩斑斓,光芒四射的音乐让听众意犹未尽。
音乐的不断发展与时代休戚相关。上个世纪开始,越来越多的艺术家选择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传统,无论能不能马上被接受,他们都保持着旺盛和积极的创造力。百年之后,好的作品终于成为了经典。也许时间是最好的考验,无论对人对事,多一些耐心才更有希望得到好的结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