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行为心理学中,有个21天效应:某种行为,重复21天,即可能成为一种习惯;如果希望这种习惯成为一种稳定——受无意识驱动的习惯,即需要坚持90天。姑且认同这条效应对我,也是有效的,那么,在这个时点——具有阶段性意义的时点,做一些总结,进行反思,以便于接下来的坚持,还是很重要的。毕竟,坚持,才是王道。
关于“书写”——简洁表达心中的想法最重要
写第21篇小文前一晚,和某君闲聊,提到要写一写“苦楝树”,并信口描述了一番。完稿后,问了他的意见,没料到,“精雕细琢”竟然起了反作用——他说,没感觉,没有口述的好。仔细想来,与口述最大的不同,在于真正书写时,滥用,堆砌了许多“形容词”。
一查,原来形容词,被许多大家所不齿。豆瓣小组有篇关于“形容词”的小文(作者:吧噗),提到:
形容词是名词的敌人。——伏尔泰
用平易的、简单的英语、短字和短句。这是现代的写法,最好的写法——英语就得这么写。坚持这么写;不要浮华花俏,不要赘言冗长。你一想起一个形容词,就消灭它。不,我不是说形容词一个也不用,而是说大多数不要用,这样留下来的就有分量了。形容词挤在一块儿,文章没力,离远一点就有力。一个人一旦养成好用形容词的习惯,或者写得冗长、花俏,就好比染上其他恶习一样,很难改掉。——马克·吐温
简洁,再简洁,是这个阶段学到的,第一个重要原则。实际上,村上春树最初的作品,是用英文书写,再由英文翻译成日文。他在《我的职业是小说家》(2017)中提到,正因为不是用母语来书写,不得不在自己脑海中,有限,相对简单的英文词汇中,着力选择最有表达力度,最少的词来表述,并因此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书写风格。
第二个重要原则是,书写“心中的想法”,这主要是受《写出我心》(娜塔莉·戈德堡,中译本2016年出版,书的首次印刷为1986年 )一书的启发,不仅仅在于这是能坚持写作的最大动力,而且,我深感,书写真实的想法,也是自我剖析的过程,是身心修炼的最好途径。
关于“坚持”——调整时间,组织主题
在这21天中,基本上,热情高涨——头脑空白——情绪低落,三种情况交替,所幸,还是坚持下来了。但这当中,几乎每天晚上都超过12点才休息,打破了近年来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接下来,还是想把书写的时间调整到早餐之前,避免过度熬夜。另外,在书写的主题上,基本上是东一锤西一棒,感觉太散了,在第二个阶段,想尝试每一个星期写一个主题。试试能否引导自己更深入思考。
关于“读书”——思考,书写之源
一直都有个观念,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许多困惑——关于科学未知领域以外的困惑,基本上,前人都已经作出很好的答案。通过读书,可以让自己活得没那么狭隘,活得更自在,活得更真实,更了解自己,并促使自己产生更多的思考,萌生更多的问题。相信,只要我们带着问题,这个世界总会在适当的时刻,给我们以启示与答案。
所以,下一阶段,会继续坚持读书,读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