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起来,小宝穿好衣服,等我送他一起去幼儿园,坐在餐桌前。望着餐区玻璃的上的字(“小人队大冒险”,是哥哥两年前写下的),问我:“妈妈,你知道小人队的队,为什么是这样写的吗?”我回答,不知道。“你看,一个人字,左边是个旗子,人跟着旗子走,所以他们是一个队伍。你看队的旗子很像三国中的旗子。”是呀,旗帜还有豁豁呀呀的边缘。
我听了非常惊讶,六岁不到的小朋友,已经可以“说文解字”了,中国的文字真是博大精深呀!
这时候哥哥,正站在卧室门口,睡眼惺忪。我对他说:“弟弟好棒呀。你知道,为什么小人队的队,是这样写的吗?”哥哥和弟弟的回答如出一辙。他刚刚起床,才站在门口,应该没有听到弟弟的解释。
两个小朋友都是这样解释,让我觉得非常的不可思议。在我的理解中,左边的双挂耳代表的应该是山,陡峭的山。就像陡峭的陡一样。“队”,意味着人去爬陡峭的山,要结队。那么,如果按照小朋友的这种解释,也是非常形象有意思的。
我又想到了姓氏中的“陈”字,用旗帜来解释双挂耳也是通的。陈兵列阵的情景,大帅站在车上,傍边总是帅旗飘扬,岂不生动形象。
“你是哪里学到的,还是自己想的?”在去幼儿园的路上,我问小宝。“我自己想的,三国演义里,你看只要把敌人旗杆砍了,队伍就乱作一团,士兵就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进攻了。”是的,有道理。小宝最近在听三国,“感觉听比看(电视)好(过瘾)”,他说。我想,应该是听可以尽情发挥想象,也不必被复杂的画面干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