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的越来越多,收获的却越来越少了

最近,我正在整理知乎的关注列表,一开始时,我并不知道等待我的竟是一项如此浩大的“工程”。

说起来,我使用知乎不过一年的时间,但“我的关注”那一栏数字却直逼四位数。列表中有各式各样有趣的问题,或爱抖机灵、或只写干货的用户,还有那些曾让我潸然泪下,心绪澎湃的回答。但越是整理,却越是令人细思极恐,其中的许多回答与用户,我竟是越看越陌生,没有一丝印象。仔细回忆我在知乎的阅读经历,有些答案严谨缜密,有些澎湃煽动,还有各种抖机灵,或许我还记得当时大彻大悟,心绪澎湃之感,但最后留存在我脑海之中的,也就仅剩这些虚无缥缈的感觉了。

这一年来,我阅遍无数答案,但大多时候,却只是从中见识到了一些现象和观点,对于答案本身的对错,观点、价值的判断却没有自己的思考,照单全收后,便自觉学富五车,颇有飘然自得之感。

知乎尚且如此,放大到整个互联网,其中又有多少经不起推敲的观点与文章。

在信息呈爆炸式增长的今天,我们能在互联网上浏览到的信息之多,是令人无法想象的。大家起床第一件事或许就是拿起手机,打开微博热搜,看看朋友圈,没事看看抖音上有趣的段视频,甚至是在上洗手间之时我们也会不自觉拿出手机,看看新闻。无法否认的是,我们每天都在接收着无数的信息,但扪心自问一下,其中有多少是我们并不需要的,无效的信息?有多少是看过就忘,对我们无用的信息?又有多少是给我们灌输了扭曲的思想与价值观的信息?

现在常常有人感叹:“我们获取的信息多了,但是我们阅读的信息在减少;我们存储的信息多了,但是我们消化的信息在减少;我们知道的信息多了,但是我们能够深刻理解和洞察的信息却在减少。”或许,我们应该反思一下。

当我们越来越多的是利用互联网的去了解新闻时事,获取碎片化的信息时,会不会养成一种浅度阅读的习惯?而对于书籍,报纸等纸质媒介的载体中所蕴含的观点,意义和价值的理解就不会这么偏重,使得深度阅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

如今抖音,快手火遍大江南北,花俏有趣的短视频令人目不暇接,在这种视觉化的驱动模式下,我们的阅读会不会更趋向于娱乐化?

长时间的接受互联网上的的短资讯,短信息,会不会使得我们慢慢偏向于对信息的短时记忆,而缺少对信息的深度思考和关注?

《娱乐至死》中有一句话:“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如果我们只看我们愿意看到的,只听我们想要听的,就容易陷入了一种浅思或者快思的状态,就容易被舆论所操控。对于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宣扬的扭曲的价值和观点,不管不顾的汲取,最终就会变成网络中的“暴民”。

因此,在这互联网所带来的信息革命和信息爆炸时代中,我们要学会合理的分配自己的注意力资源,而不能一头扎进信息的汪洋大海中去。我们要清楚的知道自己能够理解、掌握和消化的信息,去寻找对于自己而言最重要的。

大众传媒的趋利性扩大了大众与真相的距离,想要准确辨别网络上的真假信息,这就需要我们有强大的知识理论体系来作为支撑,所谓“读书无用论”,是一个世纪大骗局,让涉世未深的年轻人一辈子陷入蒙昧之中,何其残忍。或许,我们应当适度回归纸媒与书籍,让印刷本上附着的墨香带我们进入更深层次的“深度阅读”中去,激发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让我们在阅读到别人的观点和价值时,能够先静下来思考一番,再决定是否接收。

苏格拉底曾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度过。“希望在未来的生活中,我们都能保持一种批判性的思维,能够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懂得利用互联网上的信息来不断优化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让它控制自己的生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每天进步一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从开始只能写几句话、模仿别人的观点,到现...
    一个帅气的名字呀阅读 18,473评论 4 31
  • 一切的骑行最终都会回归到休闲骑。 人。距离上次的讲课已经过去了好多天,我还是在思索这句话的含义。如...
    雨人aaaaaa阅读 2,118评论 0 1
  • 今天我们首先宣布了规则,进行了背古诗比赛。大家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比赛的同学在台上背着,下面的同学,有的拿着唐诗三百...
    笑笑8阅读 1,105评论 0 0
  • 1. 二维数组 1创建二维数组M*N维 2. 取值 3. 每一个元素求平方
    七月那个阿瓜呀阅读 929评论 0 0
  • 如果你想要了解一座城市,请在那里呆到一年以上;如果你只想看看一座城市,三天的时间足矣。——序 五年前,高考结束,与...
    井鼐阅读 3,899评论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