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情景再现
其实我们平时如果面对1个人或者2个人的私下场合的时候,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去应对对方的问题。
但如果对方人数变成10人甚至数十人的时候,由于人数的劣势,导致心理的平衡被打破,这也是为什么一般少数派的声音总会相对低一些。
看看造成的影响是什么。
原本是一个很好的建议,但如果一旦对方对此产生质疑,一个两个还好,如果一群人都盯着你(碰到跟风的局面真是家常便饭),说这个建议有问题,这个时候个人的信心肯定会产生动摇。直接导致内心开始挣扎,外部大多表现为沉默或者尴尬而不失礼貌的笑容。
而对方见此情形,必定会认为抓到了机会,继续利用人数优势开始乘胜追击,最终一举击溃我们的最后心理防线。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我们不得不去修正原本认为非常完美的方案,去迎合对方的要求。在此说明一下,有很多大部分人的意见,很多都是他们平时用惯了,如果改正了,哪怕是更好的方案,他们也会选择不用。
看到自己的努力,被粗暴地否决后,是不是会不甘?
02
解决方案
每当碰到这种场景,我总是会想到那个出场带有BGM的奇男子--乔峰。
最经典的就是乔峰的杏子林平叛,面多人数颇多的帮众和帮外众人的挑战,一一化解,最终把这场大危机化解于无形。
包不同道:“嘿嘿嘿,乔帮主,你随随便便的来到江南,这就是你的不是了。”众人见包不同对帮主如此无礼,一开口便是责备之言,无不大为愤慨。
乔峰却淡淡地道:“如何是在下的不是,请包三先生指教。”
包不同道:“我家慕容兄弟……特地亲赴洛阳去拜会阁下,你怎么自得其乐的来到江南?嘿嘿,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乔峰微微一笑,说道:“慕容公子驾临洛阳敝帮,在下倘若事先得知讯息,确当恭候大驾,失迎之罪,先行谢过。”说着抱拳一拱。
一上来面对包不同的责问,这种气度让人心折。如果乔峰上手就和包不同纠缠,反而落了下乘,这个会议就没办法开了。
有时候,上手面对明显是故意找茬的责问,可以以退为进,千万不要去和对方做无谓的争论。
乔峰见包不同与矮长老势均力故,非片刻间能分胜败,向长臂叟道:“陈长老,请你给这位风四爷解了毒吧!”
长臂叟陈长老一怔,道:“帮主,此人好生无礼,武功倒也不弱,救活了后患不小。”
乔峰点头道:“话是不错。但咱们尚未跟正主儿朝过相,先伤他的下属,未免有恃强凌弱之嫌。咱们还是先站定了脚跟,占住了理数。”
陈长老气愤愤地道:“马副帮主明明是那姓慕容的小子所害,报仇雪恨,还有什么仁义理数好说。”
乔峰脸上微有不悦之色,道:“你先给他解了毒,其余的事慢慢再说不迟。”
虽说前面得罪过乔峰的人,但只要能够帮助的,他还是毫不犹豫地出手相助。
在会议中,哪怕这个人前面责问过你,但只要他说的东西是有道理的话,我们应该给予肯定;而不能因为他之前反驳过我们的观点,而一味地不理会,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别人也会对这种态度产生信服,觉得这个人是一个就事论事的人。
原来乔峰察言辨色,料知此次叛乱,全冠清必是主谋,若不将他一举制住,祸乱非小,纵然平服叛徒,但一场自相残杀势所难免。
眼见四周帮众除大义分舵诸人之外,其余似乎都已受了全冠清的煽惑,争斗一起,那便难以收拾。因此故意转身向四长老问话,乘着全冠清绝不防备之时,倒退扣他经脉。
擒贼先擒王,乔峰很清晰地找到了关键点。针对主要对象,那么事情就变得有迹可循。
在面对多人挑战的时候(特别是跟风),那么我们就要找到主要矛盾或者对方负责人;否则那么多人,每个人的话都去回答一遍,那这个会议就变成菜市场。
乔峰见众人都守规矩,心下先自宽了三分,微微一笑,说道:“咱们丐帮多承江湖上朋友瞧得起,百余年来号称为武林中第一大帮。既然人多势众,大伙儿想法不能齐一,那也难免。只须分说明白,好好商量,大伙儿仍是相亲相爱的好兄弟,大家也不必将一时的意气纷争,瞧得太过重了。”
他说这几句话时神色极为慈和。他心中早已细加盘算,决意宁静处事,要将一场大祸消弭于无形,说什么也不能引起丐帮兄弟的自相残杀。
众人听他这么说,原来剑拨弩张之势果然稍见松驰。
在把主要矛盾控制住后,就要慢慢掌握主动,利用自己的观点把对方吸引过来;从这个时候开始,整个局面开始逆转,人数少的一方占据主动。
这个时候就应该尽力去阐述自己的观点,慢慢达到会议的目的。
结语:引用乔峰的例子也只是抛砖引玉,大家在具体事件中,应该有具体的对应方式。但有一点是最重要的,面对多人的挑战,心中一定要冷静(做起来很难),慢慢抓到主要问题点,再明确阐述自身观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