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牛奶可乐经济学》有感
国贸二班 郑佳琦 20181499
第一部分——本书的主题
本书的主题:他提取日常生活经验中100多个事例,教会您用经济学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工作,并在不同的环境下巧妙地应用经济学原理,与此同时,体验到作为“经济学家”美妙之处。康奈尔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弗兰克经典作,荣膺第四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本书通过与学生问答的方式,搜集大量生活中的经济学问题,它不同于传统经济学著作中充斥着艰涩的数学公式,用一个个妙趣横生的生活事例,将经济学化繁为简,着实可爱。
第二部分——书中的三个要点
要点一:在复杂中寻找本质
书中很多问题和解释都没有涉及特别深层次的知识,这与书中大部分内容来源于学生的家庭作业也有一部分关系,但这也提醒了我也许一些现象的本质就是在种种复杂分析中最终归纳总结得到一个可以理解的结果。
现如今很多人一味遵从“玄学”,把简单的东西用很繁冗的一串专业术语包装起来,但最后却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很多事物如果从理论层面去解读,确实会让事情朝着复杂化的方向走去,这是随着人们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对理论知识的需求不断提高而形成的无可避免的趋势。但在我看来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及如何将有限或者稀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社会科学,不断理论和技术如何复杂,其最终得到的结果价值更多的是在提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思想和对经济运行的解释和思想指导上。如果一味追求表面上的深度,最终得到的结果可能与最初的目标有所出入。
德谟克利说过“宁愿找到一个因果的解释,也不愿获得波斯的王位”,为了得到所需要的结果应该选择合适的理论和技术工具,就像一道证明题中如果只有一串“高大上”但毫无逻辑联系甚至是错误的概念,最终得出的结果再好也不过是在自欺欺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一切知识都是在探索真知道路上的石子,对某人来说是垫脚石,对某人来说是绊脚石,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思维和判断。像我这样的初学者对那些复杂的模型、公式与概念总有一些莫名的向往和崇拜,希望未来能够正确运用我所掌握的内容,不会成为盲目的玄学爱好者,可以正确运用复杂的知识,也可以学号化繁为简。
要点二:对各种现象多点疑问
书中形形色色很多问题让我不禁感叹他人思维的同时惊醒发现自己的思维已经或多或少受到了束缚,对事物存在性和合理性的兴趣和产生质疑的能力已经远没有期待中的那么强烈了。其实这本书于我来说一个很有意义的作用就是激发了我碰到什么现象都会反问一句为什么,不论是否能够找到答案,这种思考的习惯与兴趣是难能可贵的。
要点三:经济与生活
就像书中第一章写的那样,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书中对如何从经济学的角度去思考生活中的一些决策问题提供了指导。学习领悟原理的过程,就是将书本知识转化成自身能力的过程。悟出了原理的同时也就提升了自我的水平和能力。当我们在处理复杂问题的时候,可能往往会被问题的表象所蒙蔽,其实抽丝剥茧,拨开云雾看本质,情况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让我们随时都处于思考与收获之中,这样更能优化我们的生活。
第三部分——感想
感想:读这本书,就如同它的名字一样,如牛奶甘甜多蜜,如可乐清爽带劲,不像在学习什么高深神秘的原理规律,更像听邻家大叔聊天讲故事,如沐春风。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经济学原理,在一个个问题中悄然显露,所以,善于提问题比回答问题更能揭示真理,更逼近事务的本质。为什么我们眼见着再正常不过的日常事务,无声流过,但不知背后的所以然,还懵懵懂懂的以为了解生活,以为它本来就该如此。看不出问题,发现不了美,以为一切都是应该的,这就是我们人生中最大悲哀。在这些问题中,其实不需要经济学家解释什么,仅仅只是把问题提出来,我们静下心来思考感悟,就足以让我们发现生活的本质和美,回归童真,对一起事务好奇,让自己无知而坦然面对世界,或许才是发现真正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