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发现路上的车少了很多,仔细一想:是不是娃娃们都放假了?后来大胆地走了校门口,发现真是。
孩子们的事,影响着每一个家庭,影响着每一个家族,影响着整个社会,也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比如交通。
如此有影响力的事情,一定是大事情。
每年六月份,都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时期,小升初,高考,中招,大事情全包了。哪一个都不容轻视,淡定和从容,一定不属于家有升学孩子的家庭。甚至,包括整个暑假,一定要到九月份开学以后,甚至到了十月份,才渐渐趋于安定。
身为教育者
我们的正命
是成为排除障碍的使者
每一个孩子
在任何年龄
都从神圣的精神领域
带给世界新的启示
排除孩子身心发展道路上的障碍
是我们身为教育者的任务
由此
精神便能在
全然的自由中
进驻生命
——鲁道夫•施泰纳
无数次地读过这首颂词,它来自于德国人智学理论的创始人,施泰纳博士。
假如每一位身在教育岗位,或者是职位的人,都能够参透这首颂词的深远意义,或许,今天教育所呈现出来的样子,会让我们如同呼吸到清新的空气。
一位校长,曾经这样说:我们的老师,现在每天上班的状态,就跟宇通公司流水线的员工,没有本质的区别。如果,不带着灵魂来从事这件事情,无论如何,我们都无法对得起这些风花正茂的孩子。然而,老师也有老师的委屈,自己的孩子也在教育的长河之中,被泥沙俱下的环境裹挟着,要我如何能够心情平和,在安抚好我自己的同时,还能够全身心地关注到班上的孩子?
这是现实。
后来那位怀揣着教育梦想的校长,辞去公职,去做了成人的教育。成人,包括为人师者。他说,或许我能从根源上做一些事情。
国办发文:推进高考综合改革 2022年前全面实施新课程新教材
【重磅】郑州市近年中招录取数据!附第一批21所省重点高中介绍
这是今天我看的两则消息,在看了第一则消息之后,搜索出了第二则消息。
为什么我会在第一则消息之后,作了这个搜索?之所以搜索,是因为我不是非常了解。我在想,介于理想和现实之间那个部分,是想像的那样吗?
有一些信息,大家可能也比较熟悉,入学某个学校,有渠道进入,多少钱一个名额,明码标价。
这是继房产捆绑学校资源之后的又一生态,教育资源就象经济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可以交换,可以变现,可以转化,可以成为搅动经济数据的指挥棒。
这样的情况,对于有学龄孩子的家庭来说,是无法置身事外,从容地作一个吃瓜群众的。这任何一个信息,都会成为关乎孩子未来的参考数据,怎能不严阵以待?
小崔曾经说过电影乱相:假如你投资过一部电影,你就会站到我这边来。那么,对于入学这件事来说,也是一样,只要你有过一次因孩子入学而奔波过的经历,都无法再坚持“教育是一片净土”的执念。
一个朋友,孩子入某双语小学,中间人要价六万。想想孩子的未来,忍了,痛快地付了六万。结果,一直到开学以后,孩子也没有接到入学的通知。那六万块钱,中间转了几道弯,没有字据,没有证人,如何要得回来呢?在失去钱财之外,又多了一份心寒。
当然,也不排除真的拿钱之后,可以如愿以偿的。但是,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除了感叹世风如此之外,有没有觉得哪儿不舒服呢?我想,应该是有的。
那就是,老师肚子里的每一个知识点、每一项专业的技能,或许都被有形无形地通过各种形式挂牌出售了。
这里有炫技,却少了道的坚守。是不是可以说,在教育资源不平均的情况下,在分享教育资源的时候,也是走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路?
当然,在任何一个行业中,都会有守望者。故且把教育也当成一种行业的话,那么也一定有守望者。我看到过,自然也看到过希望。然而,有一天,在一个沟通会上,听到了校方在激烈争论之后,一位负责人脱口而出一句话:学校就是需要有经济实力的家庭来一起合作,也尽量会通过面试筛选出比较听话的家长。
此话一出,全场哑然。无论接下来如何解释,都不能抹去这些思想在她的心里无数次翻滚的事实。如果,这种思想很普遍的话,那么,教育这件事情,被商业沾染到了哪种程度?
当然,上面的例子,来自于私立学校。
很多年前,在孩子入学这件事情离我很遥远的时候,就听说某些幼儿园和小学,入学就交赞助费,大概十万二十万不等。很多家长交得心甘情愿,因为你不交总是有人交,学校只要一挂牌,甚至不挂牌,都从来不缺学生来报到。
当然,这些情况,依然来自于私立幼儿园或学校。
那么,一个问题就出现了,为什么私立的教育机构代价如此之大,还有那么多的家长前赴后继呢?故且不说高中,国家的义务教育,一至九年级。是要保证每一个孩子有学上的。
身为家长,为什么那么多人不敢听凭统筹安排,轻松地进入一所学校呢?
择校,这个词我们很熟悉。那么,择的是什么,为什么而择?
这个问题似乎不难回答,择,肯定是择优。当然,不能够说最好的那一个,金字塔尖的那所学校,因为代价不一样。在这件事情,家长仍然需要量力而行。在自己的能力(经济实力+人脉)范围内,作最好的选择。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硬性标准,会让很多的家庭苦不堪言。倾家荡产式育儿,恐怕在历史上都没有出现过吧?
孩子课余时间穿梭于各种辅导班的景象,忙得远超成人的朝九晚五,这算不算是一种异相?谁敢成为那个逆流的家长,大概得有爆棚的自信和对”失败“的十足把握。否则,就会被冠以不负责。孩子们N个起跑线,哪一个都不敢输,而且必须坚持完全程。
根源在哪里?
衡量一个社会环境是否良性,至少三大因素:教育,医疗,治安,这是底线。
今天只说教育,其不能够良性或者是走在良性路上的这个阶段,最大的问题来自于不均衡。只有不均,才能够激起众人比拼的心和你追我赶的态势。那么,问题在于,人才是否可以用经济指数衡量,是否可以用金钱堆砌?
一位教育局长说过:我的儿子在他没有足够努力,足够的储备之前,我不会让他出国。出国,不是因为你在国内的教育体制下应付不来,而后用钱堆出的一条出路。而是,你在完成国内教育之后,有了更多更高的目标,依然能够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之后去作的一种选择。
一位朋友告诉我,出国求学的孩子中,有一半以上,是用钱堆出来的渡金选择。
不是因为在国内足够优秀,还想更优秀,而是不够优秀,可以通过资金支持,走一条轻松的路。
那么,教育的实质,到底是什么?
看到过一个班级的五个孩子,高中呈现的五个状态,一个孩子定下的目标,是要考到美国的大学,早早就制定了托福考试的学习计划,目标非常清晰。另一个孩子,喜欢上了摄影,志力于未来做一个导演,天天研究那些采访,人物,摄影器材。第三个孩子,一直找不到方向,选择休学。第四个孩子,决意参加国内的高考,考上哪个上哪个,她要看自己的实力。第五个孩子,只要一上学就生病,无法融入课堂,感觉全是压力。
这几个孩子曾经被很多次拿来作比较和研究,因为相对相比较典型。就发现,孩子的状态,不是完全因为进了某一所学校就能够成为现在的样子,而是更多的原因来自于家庭。
相对而言,家庭对于孩子的影响要大于一所学校。从被影响的因素占比来看,一个家庭也更容易影响到一个孩子。所以,自古以来,就有研究各个领域名人的家庭甚至家族家训,研究学校的,相对较少。
学校所做的事情,是一个概率。否则,就没有所谓的择优录取。如果学校真的能够有很强大的改变任何一个孩子的力量,那就不用选拔了。
孩子被选,不是因为“好学校”选了以后变优秀,而是因为本来优秀而被选择了,好学校是被好孩子集中起来放大了。
那么,回归家庭因素,家长能够做的事情也非常有限。我自己有一个观点,最好的教育,就是过好自己的人生给孩子看。这是耳濡目染。
我们只能做一个陪伴者,然而,作好一个陪伴者,真的也不容易。
用一首颂词,来结束今天的话题:
不想
不想,再迷恋成为一个问题解决的专家…
只想,当一个,生命的陪伴者。
不想,再沈迷于扮演一个拯救生命的英雄…
只想,与你,平起平坐、望着你、听你说故事。
不想,要再去改变别人的生命…
只想,走入生命的更底层,
深深的聆听…
但愿
但愿,我够柔软,
像一个大大、厚厚的软垫,
让你的悲与痛,
可以,放心、安安稳稳地落下….
但愿,我够柔软,
可以,柔软地,弯下腰来,
俯拾你的伤痛…
但愿,我够柔软,
柔软地,趴在你生命的地板上
聆听你的呼吸声、你的心跳
于是,当你……
于是,当你挫折时,我不会立刻要你振奋
我会,陪你一起,去感受你的挫折,
因为,挫折,是生命的一部份,很重要的一部份。
于是,当你含着悲伤的泪水,抚着胸口说:痛时,
我会,默默的、凝视着,你的痛,去感受你的痛
如果可以,我会,轻轻拍着你的背、抚慰那个痛…
于是,当你发现自己过去的闪亮时刻(独特经验),笑开了脸
我会,跟着你笑,兴奋地问:‘你是怎么办到的?’
于是,当你找到自己的力量、感到跃跃欲试时…
我会,跟着你振奋开怀,与你一起,享受内在
静默
“要聆听,先静默…”(智者名言)
静默,让我回到自己的中心,
彷彿,稳稳地、站在一个厚实的地板上…
静默,让我可以感觉到我与你的,“存在”
彷彿,彼此双手,扎扎实实地,握着…
静默,让我不急着反映
静默,让我可以好好的听你说话
静默,让我得以,进入,生命的‘底层’
于是,我与你,有了‘真实的接触’。
祈祷
我祈祷,
当面对你的无助、挫折、愤怒、伤痛时
我祈祷,
让上天协助我与你的灵魂,深深联系
我祈祷,
当我也束手无策时….
我祈祷,
因为我知道我的有限……
既便如此,
我也不会为你担心,
我会,为你,祈祷…
献给所有家有孩子的亲人们,愿我们都能够活出自己,成为一个绽放如花的陪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