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2-6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2-7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
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今天想把四则放在一起来看,因为都是问孝,答案却不同,与为政有什么关系呢?区别在哪里呢?
“为政以德”引申发挥,把中国文化里面的孝道精神,扩充到待人处世上面,中国自古以来,大政治家的出入不苟的胸襟,就是根据这一点培养出来的。(《论语别裁》)
先说对孟懿子的回答。小小的年青人樊迟驾着车,与夫子聊天。夫子说:“孟孙问我,怎样是孝,我说,不要违背。” 樊迟问:“啥意思呀?” 孔子称孟懿子的号,孟孙,是尊重的表示,因为孟懿子是当时鲁国一个大夫,官位很高。
于是孔子说,没有什么,很简单。“生,事之以礼。”这个“事”字是古人以下对上而说的。孔子说,当父母活着的时候,我们要孝敬他——“事之以礼”。怎么叫以“礼”事之呢?很难说了,这个礼不是说见到父母行个礼就叫孝。礼是包括生活上的照应、爱护。(这一切道理,将来我们还有专门讲“礼”的机会,在这里暂不详述。)又说:“死,葬之以礼。”所以礼是中国文化中很重要的一个基本概念,看到这个礼字,绝不能作狭义的礼貌解释。去世以后则“祭之以礼”。(《论语别裁》)
孔子回答孟懿子时比较含蓄,只说了半句话:无违。无违什么呢?从《孝经》可知,“孝不单是对父母要孝,还要扩而充之大孝于天下。为政的人以孝子之心来为政,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因为忠臣是一种情爱的发挥。” 意思是说,你孟懿子的身份不同,既然是从政的人,对天下人要负公道的责任,视天下人如父母,那才是真孝,这是大臣的风度。所以“无违”,就是不可违反人心。”
他也知道孟懿子未必懂,所以与樊迟的一段师生对白是“打丫头骂小姐”的用意,知道樊迟也一定不懂,不懂让他不懂,慢慢去传话,作间接的教育,所以等学生驾车时有这段对白。这种间接的教育,比直接的教育更有效。个人的孝道,能做到对樊迟所讲的,是了不起的孝子;对国家大事,能够做到“无违”就是了不起的大臣。
孟懿子的儿子孟武伯,这个世家公子,不知道何时也问了同样的问题,但是回答就不一样了。大约是说:孝道很简单,你只要想到当你病的时候,你的父母那种着急的程度,你就懂得孝了。
养儿方知父母恩啊,孩子生病时我也焦虑得生病,不是一次两次,老妈多么不容易。孔子担心一个温室长大的公子当政不知民间疾苦,就从让他从体察父母的情感入手,煅炼体察底层人的情感,以免犯错,历史上就有晋惠帝何不食肉糜,恶劣一些的更是杀戮重臣、罢黜能臣。
什么是“世家”,古代的制度,和现代两样,尤其在春秋时代,与印度、欧洲古代又不相同。所谓“世家”就是作官的,子子孙孙都有这个官作,不过是长子继承这个官位,即所谓的封建时代。但是与欧洲的封建不同,不是永久的,谁家不好,就被除掉。在中国这样传下来的家庭叫“世家”,长子有继承权,第二以及第三、四、五个孩子都是另外在一边了。孟武伯是正统的世家公子。(《论语别裁》)
但是,孔子对学生子游、子夏的回答,就完全两样了。对官二代以外的大众群体,孔子说:现在的人,以为养活了父母就算孝,如果内心没有敬爱,那么与养阿猫阿狗有什么区别?以为帮替长辈做了事,请长辈先吃了好的就是孝了,如果外在表现出冷硬而不是怡吾色柔吾声,长辈心里会舒服吗?
孔子对年青的樊迟、高官孟懿子以及他的儿子孟武伯,平民学生,分别用了五种方式来教化“孝”。读到这里我突然明白了“因材施教”的真正意义。
不是说孩子有音乐天赋就从小培养乐器,有语言天赋就从小培养口材什么的,这远触及不到“因材施教”的内里。要考虑到孩子的生长环境优劣、家庭经济贫富、父母情感亲疏等等,提前预知有可能导致的后果,而去随时随地的引导,不需要看哪些名人哪些书本上的正确答案去回答。因为,不同的孩子,他们心中渴求的东西完全不同,比如单亲的更需要爱,富裕的更需要金钱之外的友情爱情,笨孩子更需要被认可接纳等等。因材施教,是纯粹的私人订制,贵在与孩子的生活环境相连的预知,并且,这种教化,是看不见的隐形的。层出不穷的大学生恶劣事件,成材却没成人的可怕,大概是毁在曲解了“因材施教”四个字吧。
孔子的弟子们太了不起了,我突然觉得我好想穿越时空抱抱他们。都说论语是每句不相关,其实编排顺序大有文章。
附:
中国文化,对于家庭教育来讲,素来就有以“忠孝传家”相标榜的,可见中国文化把孝道看得严重,这个我们就要先懂得中国整个的历史文化了。中国这个民族,这个国家,与欧美各国都不同。研究西方文化,不要只以美国为对象,美国立国还不到两百年,谈不上什么,要从整个欧洲去看;而研究欧洲文化,必须研究希腊文化,从雅典、斯巴达两千多年以前开始。同时要知道西方文化与我们有基本的不同,中国这个国家,因为地理环境影响,能够“以农立国”,欧洲做不到,尤其希腊做不到,他们要生存,必须发展商业。过去欧洲的历史,在海上的所谓商业,看得见就是做生意,看不见时就做海盗,所以十六世纪以前,西方缺乏财富,穷得一塌糊涂。十六世纪以后,抢印度、骗中国,黄金才流到西方去,所谓西方文化、经济发展等等,原先都是这样来的。
我们了解西方文化以后,再回头来看中国,中国以农立国,有一个文化精神与西方根本不同,那就是中国的宗法社会。三代以后,由宗法社会,才产生了周代的封建。一般讲的封建,是西方型的封建,不是中国的封建,把中国封建的形态,与西方文化封建的奴隶制度摆在一起,对比一下,就看出来完全是两回事,完全搞错了。中国的封建,是由宗法形成的。因为宗法的社会,孝道的精神,在周以前就建立了,秦汉以后,又由宗法的社会变成家族的社会,也是宗法社会的一个形态,那么家族的孝道,把范围缩小了,但精神是一贯的。这个孝字,也是我们刚刚提到的,是人情世故的扩充,把中国这个孝字,在政治上提倡实行而蔚为风气,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是在西汉以后,魏晋时代正式提倡以孝道治天下。晋朝以后,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一直下来,都是“以孝治天下”。我们看历朝大臣,凡是为国家大问题,或是为爱护老百姓的问题,所提供的奏议,很多都有“圣朝以孝治天下”的话,先拿这个大帽子给皇帝头上一戴,然后该“如何如何”提出建议,这是我们看到中国文化提倡孝的好处、优点。(南怀谨《论语别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