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是意大利史学家、哲学家克罗奇在其专著《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中提出的。当一个历史事件发生之后,我们对它的认识总会受当代客观情况和主观意识的影响;因此,对这个事件的理解,不可能一成不变,也不可能停留在它发生时的情况;而是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首先,克罗奇提到,“过去只有和当前的视域相重合的时候,才为人所理解。”人不能生活在过去,只能活在当下;所以人首先要理解当下,才能理解过去。这就造成,人对历史的理解,总是受当代的影响。这是人们被动地、自发地将历史化为当代史。
第二,历史构成了人们意识形态的重要部分。历史和现实的联系太紧密了,所以人们面对历史的时候,也往往会主动联系现实。如果不引起人们对现实的思考的话,历史就是“死的”。这是人们主动将历史解释为当代史。
第三,历史作为客观存在,会受现实认识手段的影响。比如考古技术的发展,会影响人们对久远历史的认识;新材料、新理论的出现,也会影响人们对历史的认识。过去发生的事情,在岁月中、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会有部分真相永远丢失。要将其还原,不可能不受当下手段的限制。这是从具体手段上看,人们不得不使历史成为当代史。
雅典卫城的断壁残垣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人致力于重新拾起希腊罗马古文明的荣光。因为当时的欧洲人需要精神上的解放,而求助于希腊罗马古文明是最佳选择。于是,本已蒙尘的古文明,重新焕发了生机,成了欧洲人称霸近现代的精神基础。在这个例子中,出于客观需要,欧洲人自发去挖掘古文明。
中国历史上,怎样看待三国时期?到底是拥曹还是拥刘?西晋时期写出来的《三国志》,选择认曹操为正统,因为作者要考虑晋政权的合法性。而从南宋朱熹开始,逐渐出现拥刘贬曹的倾向,也是受南宋偏安、需要增强自身合法性的影响。这个例子对应第二个原因,主动按时代需求来理解历史。
《竹书纪年》的发现,颠覆了上古史的很多提法。比如其中记载周公曾经篡位。这就是新材料改变历史解释的例子。但是,更深一步讲,《竹书纪年》是魏国的官修史书,魏国认为晋国是继承了周朝的统治地位,而魏国自己又继承了晋国。所以,魏国是有贬周倾向的。那么此例子又印证了第二点原因:竹书纪年本身,就是魏国对历史的“当代化”解释。
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解读是不断深入的、不断变化的。同样的道理,对身边的人和事,我们的认识也不知不觉地受到主观意识和客观形势的影响。我们应该意识到,自己的思想、看法,也可以不断变化不断更新,对事物的理解也会不断深入,甚至有可能有颠覆性的改变。因此,不论是读史的时候,还是在生活中,都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兼收并蓄,才能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