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素红,焦点网络九期持续分享第379天(499)舞钢
(二)打破生活中理所当然的视框,浮现无所不在的正向素材
1、以重新建构的眼光,找到当事人难能可贵之处
除了优异的成绩,具道德的行为之外,当事人什么样的表现是值得咨询师赞美的?一位青少年当事人得到一百分的成绩值得赞美,但是六十分的表现有具有什么样的赞美意义呢?
如果咨询师只等当事人表现极佳的时候才不吝给予赞美,那么很多问题与困扰行为不断的当事人,就永远得不到咨询师或周遭重要他人的赞美了,那么当事人又何以具有改变的动力与提升自尊的力量呢?
犹如以“进步奖“的眼光一般,咨询师也可以试着看当事人优异表现之外值得肯定的小小优点,要看到这样的优点,可以加入“重新建构””的技巧,例如:当事人工作业绩不佳,但是至少当事人有积极冲刺的决心,考试成绩不佳的学生,仍有努力考试的尝试,犹豫是否要结束生命的当事人,至少有稳住他的力量,值得大大肯定与开发,被同事攻击而没有还手的当事人,至少有一颗不愿伤害人家的心,被耻笑而动手打人的当事人,至少想要保护自己........凡次,皆是咨询师值得肯定与强化之处。这些优点若能被咨询师看到、辨识出、肯定之,对当事人来说,会很具有鼓舞效益,也将使当事人至少还会继续保有这些优点,而能在这些优点的基础上继续成长。
明显可见地,咨询师辨认当事人何处值得赞美的挑战,在于咨询师认为值得赞美的标准与向度-咨询师需要打破日常认为值得赞美的世俗标准。除了优异的表现之外,当事人的计划、预备、尝试的行动,犹豫、挣扎的心,良善的特质与用心等都是咨询师可以用来赞美的向度。因为这些小小的好,对当事人来说,往往是不易具备的美德与优势力量,可使其“酝酿”而蓄势待发。当然,咨询师仍保有不绝对化的评论态度,所以直接给于当事人赞美时,还可以加上“我猜想,我想象、我看到”这种可以给予当事人修改的尊重姿态。